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领导干部立政德确立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期我们邀请专家学者从新思想、学党史、溯源流三个角度谈学习体会。
【新思想】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政德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政德建设,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形成了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核心的新时代政德观。认真学习和领悟新时代的政德观,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加强领导干部自身政德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之路历经村、县、地、市、省直至中央等多层级领导岗位,在长期从政实践中,他一直关注政德问题。早在1990年3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在《从政杂谈》中提出为官之德在于清廉。2003年至2007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多读书,修政德》《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将共产党人的官德概括为为民、务实和清廉,并提出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党的十八大之后,总书记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第一次将道德分成大德、公德、私德三个层次。2018 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并阐述了“三德”的具体要求。这标志着新时代政德观的正式形成。
党员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讲政德?总书记从三个角度进行了阐释。第一,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自古以来,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可见,官德影响民德,‘官风’决定民风。”第二,政德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第三,政德建设是培养执政骨干、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
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应该讲什么政德?这是总书记在长期从政实践中一直思索的问题。在浙江工作期间,他概括为为民、务实、清廉。党的十八大之后,总书记系统完整地将政德的规范内容分为大德、公德、私德三个层次。需要注意的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明大德是政德的高线。只有树立高线,守公德与严私德才有了指导。其次,守公德是政德的基线。领导干部树立公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严私德是政德的底线。领导干部缺乏道德品质和基本操守,那么大德与公德根本就无从谈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余华)
【学党史】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德公德私德
纵观百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将政德建设贯穿于党的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就要从中体悟共产党人的大德公德私德,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明大德。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德,是支撑共产党人克服重重困难、抵制各种诱惑的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作为一个“铁肩担道义”的使命型政党,共产党在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百年来,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从1921年至1949年,仅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多万人,无名烈士难计其数。即便如此,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在革命历程中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也共同体现了共产党人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比纯洁的信仰追求,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大德。
守公德。“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共产党人的公德。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公德也是一种公仆道德。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在党的历史上,张思德、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廖俊波等许多党的优秀干部身上,体现的正是共产党人的公德。他们把为民谋利作为毕生追求,将个人价值体现在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之中。这既是共产党人必须坚决守住的公德,也是新时代政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严私德。私德发生在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领域,是一种个人道德和近亲之德。个人道德,是一种只与自身相关的道德行为和品性;近亲之德,是一种基于血缘亲情关系的道德行为和品性。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严私德既要严修身,还要严家风。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的私德,还要从党的文化生态(党风)中获得其规范性,在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中锤炼个人私德。在党的百年历程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先垂范,留下了许多公私分明、严以律己、严格家教家风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砥砺前行。(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陈文娟)
【溯源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德思想
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与中国传统社会中“为政以德”的思想一脉相承。中国传统文化将政德视为治国之本,并形成了“德惟治,否德乱”“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等思想观念,这对于当下的政德建设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政德,即为政之德,在传统文化中既指以德作为治国的原则,也指为官者应具有的德行。古人对于政德的认识最早是从西周开始的,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铭文中有“正德”二字(“正”通“政”),这是“政德”一词最早的出现。周革商命后,鉴于商朝宣扬的天命说的破产,为了维护统治需要,明确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治国纲领。所谓“敬德”,主要是指执政者的自我道德完善,事事依礼而行,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将道德修养提高到了“大德”的层次,还特别强调忠诚的大德和律己的私德。孔子弟子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也是强调执政者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保民”也即孔子所说的仁,孟子后来将其发展为仁政,是一种大道之行的公德。《易·乾·文言》强调“君子进德修业”,进德是为了修业,修业之大者即是“保民”。自此,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得到了持久的传承。
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政治与道德是统一的,两者共同服务于国家管理需要。因此,传统文化中至上的道德规范也即“大德”是忠诚,所谓“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唯有忠诚,才能成其大德。传统文化中的公德,也包括“民本”“仁”等思想。“民本”既是一种执政理念,也是一种道德要求,如“民惟邦本”“民贵君轻”“仁民爱民”等。还主张“仁者,爱人”,强调人皆同类,人和人应相亲相爱,孔子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个人私德也就是修身方面,传统文化资源最为丰富。从《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描述,到《礼记》中的儒行规范,到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到朱熹的格物致知,到王阳明的致良知、事上练、知行合一,再到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法”,都是古人对于修身的追求。在修身的同时,古人也将家庭教育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谓“人必有家,家必有训”。比如,周公旦的《诫伯禽书》、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朱子家训》等等,不胜枚举。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新时代政德,既传承中华文明血脉,又突破了历史上政德观的局限性,赋予了更高标准和内涵,形成了新时代的政德观。(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牛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