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2年第17期

  社论

  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建议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会见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代表

  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  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

  新时代  新指南

  领航·自我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

  习近平 “喻”论全面从严治党

  牢牢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迎接党的二十大

  足迹·全面从严

  清风正气护航出彩中原

  记录·金色名片   

  以公务接待收紧规范狠刹享乐歪风

  以上率下  鲜有不克

  感悟·监督向前   

  “治权之权”是这样运行的

  故事·执纪为民   

  吃得安全才有幸福味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磨剑·伟大变革  巡视利剑锋芒劲显   

  新时代巡视工作十年大事记

  深化政治巡视

  紧扣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能责任强化监督

  高质量推进巡视巡察全覆盖

  加强巡视整改与成果运用

  建立完善上下联动工作格局

  学术研究

  全面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对经济规律认识的新深化

  图说纪事

  护航“苗岭三峡”开工

  实证纪法

  如何理解和把握监察法实施条例关于职务犯罪案件指定起诉、审判管辖的相关规定

  如何根据监察法实施条例做好职务犯罪案件涉案人员的界定和处理

  一得之见

  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让群众真正从党的好政策中得到实惠

  以“全周期管理”理念推动市县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广角

  图片新闻

  地方动态


  一线镜头

  实招集萃

  线上线下结合助力项目顺利推进等

  名城话廉

  桂林  悠悠廉韵寄山水

  明德风苑

  牛犇  始终做与党同心同德的人

  知行话题

  领导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评论

  纠树并举深化作风建设

领导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领导干部立政德确立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期我们邀请专家学者从新思想、学党史、溯源流三个角度谈学习体会。

  【新思想】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政德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政德建设,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形成了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核心的新时代政德观。认真学习和领悟新时代的政德观,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加强领导干部自身政德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之路历经村、县、地、市、省直至中央等多层级领导岗位,在长期从政实践中,他一直关注政德问题。早在1990年3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在《从政杂谈》中提出为官之德在于清廉。2003年至2007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多读书,修政德》《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将共产党人的官德概括为为民、务实和清廉,并提出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党的十八大之后,总书记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第一次将道德分成大德、公德、私德三个层次。2018 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并阐述了“三德”的具体要求。这标志着新时代政德观的正式形成。

  党员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讲政德?总书记从三个角度进行了阐释。第一,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自古以来,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可见,官德影响民德,‘官风’决定民风。”第二,政德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第三,政德建设是培养执政骨干、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

  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应该讲什么政德?这是总书记在长期从政实践中一直思索的问题。在浙江工作期间,他概括为为民、务实、清廉。党的十八大之后,总书记系统完整地将政德的规范内容分为大德、公德、私德三个层次。需要注意的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明大德是政德的高线。只有树立高线,守公德与严私德才有了指导。其次,守公德是政德的基线。领导干部树立公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严私德是政德的底线。领导干部缺乏道德品质和基本操守,那么大德与公德根本就无从谈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余华)

  【学党史】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德公德私德

  纵观百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将政德建设贯穿于党的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就要从中体悟共产党人的大德公德私德,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明大德。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德,是支撑共产党人克服重重困难、抵制各种诱惑的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作为一个“铁肩担道义”的使命型政党,共产党在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百年来,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从1921年至1949年,仅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多万人,无名烈士难计其数。即便如此,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在革命历程中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也共同体现了共产党人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比纯洁的信仰追求,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大德。

  守公德。“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共产党人的公德。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公德也是一种公仆道德。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在党的历史上,张思德、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廖俊波等许多党的优秀干部身上,体现的正是共产党人的公德。他们把为民谋利作为毕生追求,将个人价值体现在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之中。这既是共产党人必须坚决守住的公德,也是新时代政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严私德。私德发生在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领域,是一种个人道德和近亲之德。个人道德,是一种只与自身相关的道德行为和品性;近亲之德,是一种基于血缘亲情关系的道德行为和品性。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严私德既要严修身,还要严家风。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的私德,还要从党的文化生态(党风)中获得其规范性,在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中锤炼个人私德。在党的百年历程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先垂范,留下了许多公私分明、严以律己、严格家教家风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砥砺前行。(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陈文娟)

  【溯源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德思想

  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与中国传统社会中“为政以德”的思想一脉相承。中国传统文化将政德视为治国之本,并形成了“德惟治,否德乱”“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等思想观念,这对于当下的政德建设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政德,即为政之德,在传统文化中既指以德作为治国的原则,也指为官者应具有的德行。古人对于政德的认识最早是从西周开始的,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铭文中有“正德”二字(“正”通“政”),这是“政德”一词最早的出现。周革商命后,鉴于商朝宣扬的天命说的破产,为了维护统治需要,明确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治国纲领。所谓“敬德”,主要是指执政者的自我道德完善,事事依礼而行,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将道德修养提高到了“大德”的层次,还特别强调忠诚的大德和律己的私德。孔子弟子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也是强调执政者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保民”也即孔子所说的仁,孟子后来将其发展为仁政,是一种大道之行的公德。《易·乾·文言》强调“君子进德修业”,进德是为了修业,修业之大者即是“保民”。自此,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得到了持久的传承。

  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政治与道德是统一的,两者共同服务于国家管理需要。因此,传统文化中至上的道德规范也即“大德”是忠诚,所谓“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唯有忠诚,才能成其大德。传统文化中的公德,也包括“民本”“仁”等思想。“民本”既是一种执政理念,也是一种道德要求,如“民惟邦本”“民贵君轻”“仁民爱民”等。还主张“仁者,爱人”,强调人皆同类,人和人应相亲相爱,孔子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个人私德也就是修身方面,传统文化资源最为丰富。从《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描述,到《礼记》中的儒行规范,到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到朱熹的格物致知,到王阳明的致良知、事上练、知行合一,再到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法”,都是古人对于修身的追求。在修身的同时,古人也将家庭教育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谓“人必有家,家必有训”。比如,周公旦的《诫伯禽书》、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朱子家训》等等,不胜枚举。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新时代政德,既传承中华文明血脉,又突破了历史上政德观的局限性,赋予了更高标准和内涵,形成了新时代的政德观。(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牛冠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