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2年第12期

  社论

  团结奋斗才能战胜风险挑战

  新时代  新指南

  深刻感悟“两个确立”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意义

  “两个确立”是新时代最重要的政治成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磨剑·伟大变革    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   

  担起“两个维护”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

  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落地

  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

  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迎接党的二十大

  足迹·全面从严

  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起

  记录·金色名片

  合力打造金色名片

  感悟·监督向前

  同题共答提升监督效能

  故事·执纪为民   

  绝不让“教育公平”停留在口号上

  风采·纪律部队

  铸就嫉恶如仇的铁军本色

  特稿

  铭记使命担当  忠诚履职尽责  全力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兰台论策

  如何精准有效发现问题·之三 

  精准才能见真章

  廉洁文化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高效释放一体推进“三不”叠加效能

  以政治文化为引领抓紧抓实廉洁文化建设

  推动廉洁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图说纪事

  “监督联动”守护“大国重器”

  学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新形态  / 王炳权

  正风深一度

  努力挡住滔滔会海

  跳出文山的重重包围

  狠刹“套路化”调研

  一得之见

  重点发力应对腐败手段变异升级  / 陈世海

  从儒家思想中汲取廉洁文化智慧  / 扈书乘

  正风反腐在身边

  纪检监察在稳企业稳增长上发力加力

  把力气花在关键处

  以有效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实证纪法


  如何理解和把握条例对移送后作出不起诉决定或无罪判决案件的审核处理程序的相关规定


  如何理解和把握条例关于追逃追赃案件没收违法所得程序的规定


  实招集萃

  浙江省纪委监委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提高政治敏锐性把好特殊图书供给关口

  海南省纪委监委驻省财政厅纪检监察组细化监督标尺护航自贸港建设


  天津宝坻区小切口做好耕地保护大文章


  评论

  让领导干部都有好家风

纪检监察在稳企业稳增长上发力加力 

马敏  吕昂  黄磊

1

  六月的中国,草木葱茏、生机勃发。努力克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全国上下都在鼓足干劲、分秒必争,全力助推复工复产,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稳经济首先要稳企业。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是纪检监察机关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的内在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督促落实减税退税、融资支持、创新激励、纾忧解困等政策措施,坚持不懈纠“四风”树新风,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保证企业家一门心思抓生产谋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在此,撷取几个市县纪检监察机关的有益做法、有力举措。

  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平时“无事不扰”,难时“有呼必应”

  “在联系服务娃哈哈公司3年多时间里,慢慢摸索出了让大家都‘舒服’的相处之道。”四川省广元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书记余春贵说,实践让他对亲清政商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政商关系是影响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政商关系“亲”则两利、“清”则相安,清朗的政治生态就能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正能量。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政商关系出现明显积极变化,但“亲而不清”“清而不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着力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坚决破除权钱交易的关系网,推动厘清政商交往边界,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努力构建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公正无私、有为有畏的亲清政商关系。

  广元市纪委监委从2019年5月起,探索实施“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精挑细选百名政治过硬、业务突出、公正廉洁的纪检监察干部担任监督员,以一对一的方式联系服务全市“重量级”龙头企业,深入其中了解困难并协调解决。余春贵就在首批之列,负责联系服务广元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之举,也是对干部处理政商关系的实战考验。担任新职务之初,余春贵经常到企业走访,询问企业经营状况如何,是否有困难需要解决。很快,他就发现这样的做法给企业添了麻烦——每次自己一去,企业负责人都会放下手头工作陪同,还会召集主要部门负责人开座谈会,耽误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这不就违背服务企业的初衷了嘛!”余春贵心想。于是,他很快改变工作方式,与企业负责人互留手机号码并添加微信,每个月通过电话和微信了解一下企业诉求,线上解决不了的再碰面。“这样确实方便了不少。我回顾了一下,企业一年向我反映问题或者咨询政策的次数也就3到4次,线上沟通效率更高,也不会浪费人家的时间。”余春贵说。

  尽管企业生产经营比较顺利,疫情暴发以来,余春贵还是收到了几次企业的求助信息。2021年初,为了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广元市针对部分生产企业推出了电价优惠政策。娃哈哈公司负责人得知这个消息比较晚,又不确定企业是否符合条件,眼看截止日期快到了,赶紧向余春贵反映了情况。余春贵第一时间与经信部门联系,确认娃哈哈公司符合电价优惠条件后,立即告知企业申报要件和程序,并协调经信部门积极搞好对接服务,5天就办好了手续。这项政策最终让企业在2021年共享受电价优惠60余万元。

  除了及时帮助企业享受优惠政策,余春贵还主动了解并协调解决企业其他方面的困难。娃哈哈公司所处的广元经开区没有市属的定点医院,500多名员工接受体检办理健康证成了大难题。了解到这一困难之后,余春贵联系市卫健部门,很快为企业员工协调了附近区的一个定点医院做体检,健康证如期办理。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把握不准与企业交往的分寸,把“不干事就不出事”奉为圭臬,以“不吃请、不收礼、不办事”为准则,为保“清”宁舍“亲”,余春贵却不这么认为。担任监督员的3年多时间里,他始终坚持“合理诉求有求必应、明确界限无事不扰”的原则,与企业的联系亲而有度、清而有为。他说,“干部与企业交往的出发点一定要出于公心。把企业运行的正当诉求放到桌面上来谈,绝不要把私人问题夹杂在联系服务企业的工作中。涉及重大复杂问题,能解决的、不能解决的都去解决是不行的,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营商环境联席会议推动解决,不藏着掖着,大家都很敞亮。”

  对于市纪委监委向企业派驻营商环境监督员的做法,受益企业十分认可。“之前我们自己去联系各个部门的效率很低,有些时候不一定能找对人、找对门,沟通交流的效果也不太好。监督员来了之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我们也能够放开手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感谢市纪委监委这么接地气,一对一地帮助我们解决难题。” 娃哈哈公司办公室主任郑训莉由衷赞叹。

  保障稳企纾困政策落实——馅饼要让企业看得见更能吃得着

  “你们纪委搞的这个营商环境‘一点通’真是不错,我们的难题很快得到了解决,一次性政策奖励材料已经申报上去了,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近日,在安徽省郎溪县,高胜电讯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握着前来回访的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此前,该公司因为不熟悉申报程序,眼看着丰厚的优惠政策就是享受不到。

  高胜公司面对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近几年来,为应对世纪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企纾困政策,但一些企业对政策明知能用但不知怎么用,一些地方出台的政策实施办法不够明确具体,一些部门对政策认定标准不一产生矛盾……如此这般,让一些好政策成为挂在天上的馅饼,让企业看得到但“吃不到”。

  为了让好政策得到好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政治监督,加强对减税降费、金融扶持、人才调配等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相关部门及时制定配套措施,坚决整治政策落实打折扣搞变通、一刀切、阳奉阴违等行为,让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安徽省宣城市纪委监委就于去年底会同有关部门开通了营商环境“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通过平台反映,不少优惠政策落实的问题在这里得到了快速解决。

  今年4月25日,高胜电讯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在营商环境“监督一点通”反映:“根据郎溪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我企业符合‘投产五年内亩均税收首次达到20万元’标准,应当给予一次性扩大再生产奖励每亩1万元,但不知道如何申请,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帮忙办理。”

  收到问题反映后,郎溪县纪委监委高度重视,立即联系经开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到企业上门走访了解情况,向企业详细讲解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联合税务部门对企业亩均税收进行核实。核实后,企业所在园区安排专人指导企业申报材料并跟进服务,确保奖补资金第一时间兑现到位。“我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手机上反映了一下情况,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高胜公司负责人说,“有了这笔钱,我们眼前的困难一下子就缓解了。”

  这样的故事不止发生在宣城。为保障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各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在积极行动。特别是今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退税减税约2.64万亿元,规模为历史之最。为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制定监督工作方案,推动税务系统通过听取汇报、明察暗访、问卷调查、运用税收大数据分析研判和实地走访纳税人缴费人等方式,广泛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坚决纠治虚收空转、收“过头税费”、乱收费、乱摊派等问题。此外,不少地方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开展专项监督,同时以查办案件为抓手,严肃查处政策“落地难”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保障。

  扫除管理服务中的歪风邪气——门好进脸好看,事情更得痛快办

  设立开办、申报税款、经营范围变更……企业经营发展离不开政务服务。政务服务效率高不高、质量优不优,直接影响各类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为了把好的市场主体请进来、留得住,各地积极探索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模式,最大程度地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够安心发展。

  近日,江西省新余市举办了一场惠企政策宣讲报告座谈会,相关部门领导列席。交流环节中,一家企业负责人廖经理向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府办公室纪检监察组负责人提起了自己在渝水区行政审批局某窗口遭遇的无奈事——

  “今年3月中旬,我去办理企业法人代表变更业务,结果碰了壁。”廖经理愤愤不平地说,“需要的材料和格式要求不一次说完,每次我都以为问得很清楚了,等我准备好后送过去又说格式不对,为这点儿事前前后后跑了三四趟。好容易把材料弄完,我询问需要多久才能拿到新的营业执照,没想到人家甩给我一句‘领导的事,我们哪里说得准’!”

  新余市纪委监委了解相关问题后,立即督促市政务服务中心调查核实有关情况。经多方调查了解,确认该窗口工作人员确实存在服务态度问题,导致企业“办事难”。渝水区行政审批局对该工作人员给予辞退处理,同时在全市政务服务系统进行通报。

  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干部作风的好坏决定着营商环境的优劣,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近十年的严管严治,党员干部的作风明显好转。但在个别地方,群众办事仍然首先想到“托关系、找熟人、走后门”,即使经过纠治后依然“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对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惩治“官老爷”习气、对企业正当诉求不及时回应等突出问题,坚决查处在支持保障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中担当精神缺失等问题。

  新余市纪委监委聚焦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营商环境问题,通过体验式暗访、专项检查等方式开展“嵌入式”监督,精准发现问题,推动窗口服务部门工作作风转变,对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置。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已查处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9起24人。

  优化营商环境既要注重“面对面”,也要提升线上办事效率。为护航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主动满足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办事需求,新余市纪委监委督促市政务服务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各项业务实现线上办理,通过专项监督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大监督推动力度,切实提高“一网通办”和“可网办”率,为企业带来便利。

  “4月底你单位‘一网通办’率为53.86%,影响全市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请深入分析原因,立即整改到位。”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某单位“一网通办”和“可网办”率低的情况,市纪委监委下发督办函,要求立即整改。同时,针对企业反馈的“线上系统服务有待进一步优化”问题,市纪委监委督促市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微信政务服务大厅,将37个部门的133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上线微信大厅申请办理,将372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纳入“码上”服务范围,实现一扫即查、一点即看,切实提升系统服务效率。

  “以前开办企业要来回跑多次,现在通过‘一网通办’系统,实现了全程电子化网上办理,短短一个半小时就全部办完,为我们企业尽快投产建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看着新办理好的营业执照,新余盛瑞硅灰石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小兵赞不绝口。

  【编辑的话】把力气花在关键处

  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稳经济、促发展是“国之大者”,是重要的政治任务。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必须自觉把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增强历史主动,坚决扛起使命担当。稳经济首要稳企业,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立足职能职责,坚持“监督的再监督”定位,瞄准企业“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精准发力,为亿万市场主体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围绕企业所需所盼,强力监督保障落实。面对疫情等不利影响,企业最需要实实在在的政策扶持。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加强政治监督,督促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减税退税、融资支持、创新激励、纾忧解困等“政策包”落实、“工具箱”生效,让党的好政策切实惠及企业,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摸清经营“门槛”“路障”,坚决整治绝不姑息。吃拿卡要等腐败和作风问题严重损害企业利益,最为企业深恶痛绝。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企业反映问题切入监督,动真碰硬查处腐败问题,坚持不懈纠“四风”树新风,清除企业经营“拦路虎”“绊脚石”,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着眼长远健康发展,压实责任推进治理。企业最担心营商环境建设“喊口号”“一阵风”,雨过地皮湿。纪检监察机关不仅要纠治眼前问题,更要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举一反三,针对问题全面整改、堵塞漏洞、强化治理,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当前,世纪疫情持续冲击、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越是困难重重,越要坚定信心,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把党中央经济工作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以精准有效的监督执纪执法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赵振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