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培养精准思维,精准开展工作。纪检监察工作是个细活,不能搞大而化之,不能搞概略瞄准,不能大概如此差不多,必须把精准思维贯穿监督全过程。如何在监督中找准靶心、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度”和“准度”?我们约请来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和地方纪委监委的4位同志进行交流。
嘉宾:
马成芳 青海省海北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州监委主任
张博 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副局级纪检监察员兼纪检监察三室主任
崔建辉 驻国家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
韩建明 辽宁省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副主任
把握“精准”内涵,增强“靶向治疗”意识
精准发现问题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举措。发现问题的精准性决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性,问题发现得越精准,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发挥就越有力
张 博:精准发现问题是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举措。只有清醒分析当前形势,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阶段性特征,精准发现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及时有针对性地督促问题整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对纪检监察干部来说,精准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及时给出纠偏措施和解决方案,是职责所系,也是必然要求。现实中,有的不能准确从业务入手发现政治问题,政治监督越到基层越抽象,抓手不多、方式单一;有的不善于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对一些日趋隐蔽、复杂的违纪违法行为没能做到及时精准发现。对此,必须培养见微知著的政治洞察力,厚植知识储备,炼就精准、敏锐抓住问题的“火眼金睛”。
马成芳:问题发现得越精准,整改措施就能越务实,问题解决就会越有效,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发挥就越有力。如果无法找准“病灶”,解决问题就打不到“痛点”,监督就会成为“吹面不寒”的“杨柳风”。随着发现问题精准度的不断提高,监督对象对监督工作的信服度逐步加深,接受监督的主动性不断增强,监督执纪执法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也会明显提升。当前,有的纪检监察机关没有因时因地因势细化调整监督的具体方向和重点,关键节点、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加力不够。对此,要根据不同地区、部门、领域的特点,把握共性、突出个性,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强化“靶向治疗”思维,把准关节点、要害处,做到精准发现、精准施策、精准解决。
崔建辉:监督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精准性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精准发现问题、开展精准监督是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各种已知和未知、浅层与深层、共性及个性问题混杂交织。问题有真假之分,有表面和本质之别,问题找不准,工作可能就会发生偏差。全面提升精准发现问题能力,做到于纷繁复杂中直奔主题,于千头万绪中切中要害,是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解决的紧迫任务。当前,有的纪检监察机构对政策把握不准,“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三转”不到位,工作发散不聚焦;有的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搞“一刀切”,导致问责泛化。凡此种种,都是缺乏精准思维的表现。转变思维、培育精细化工作方式,及时找准靶心问题,是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坚持有的放矢,提高发现问题的“准度”
聚焦才能精准,精准才更有力。要以政治监督为统领,善于从政治上查找问题,瞄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注重从群众急难愁盼中发现问题,提升监督“成色”
马成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只有从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坚持以政治监督为统领,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问题首先从政治上找、治理首先从政治上抓、效果首先从政治上检视”的工作理念,把对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情况作为第一监督事项,精准发力、直击问题。在祁连山南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护航监督中,我们对照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科学分析研判我州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难点,聚焦目标任务、节点安排和责任分工,紧盯贯彻落实走形式、整改打折扣搞变通等问题,梳理制定25项问题清单和13项重点监督任务清单,集中精力先后开展6轮次专项监督,指出并督促整改问题500余条,以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如针对祁连县虚报、瞒报整治进展问题,指出个别部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强的问题,督促县委县政府全面整改,使祁连县从生态环境整治后进县一跃成为全省整治成绩突出县。
张 博: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精准发现问题就要抓住这个“关键少数”,锁定问题的责任主体,督促其正确规范履责用权。我们探索开展了领导干部“画像”工作,组织二级单位纪委书记对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有关情况逐一“画像”、查找偏差,从中了解到公司党组管理干部在履行职权、作风建设等方面的一些情况反映,结合日常工作中掌握的信息,对个别人员开展了约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了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在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经商办企业专项治理中,福建公司纪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一步对领导干部违规持有小水电企业股权开展了清退整治工作,督促78名干部员工按要求清退对小水电企业的投资,对8名违规持有小水电企业股权的干部员工进行立案审查,从源头阻断关联交易、利益输送渠道。
崔建辉: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否妥善及时解决,直接关系监督工作“成色”。驻委纪检监察组监督的行业均涉及民生,群众关注度高,精准发现问题就要注重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不足。今年春节前,针对舆情反映强烈的一些地方返乡政策层层加码、部分群众返乡受阻等问题,我们系统梳理具体情形,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多项工作意见,包括督促各地严格落实“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等“五个不得”;回应群众反映问题,防止负面舆情发酵;用好惩戒手段等。国家卫生健康委件件有回应,及时采取将畅通群众反映返乡受阻问题渠道作为全国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商首要议题、印发《关于加强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重点防控工作和科学指导群众返乡的通知》、在官网开设“春节返乡路”留言板等措施,妥善解决群众诉求。回访中,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反映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顺利返乡与家人共度春节”。
韩建明:辽宁省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负责联系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和33家省管高校的监督工作。在开展高校监督工作时,我们注重紧盯高校“关键少数”,加强对省管高校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巡视整改情况的日常监督,压实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其他领导人员“一岗双责”。通过调研走访、定期约谈等方式,从党性修养、精神状态、工作能力、性格作风、兴趣爱好、群众口碑等方面精准把脉,准确“画像”,动态掌握“关键少数”的“廉情”变化。
丰富手段方法,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度”
用对方法是精准发现问题的关键。要坚持沉到基层、深入群众察实情,用好“四不两直”监督检查、专项监督、信息化监督、“清单式”监督等方式,辨别“伪问题”,定位“真问题”
崔建辉:精准发现问题是认识更是实践,是标准更是能力,需要在监督一线不断学习总结、磨砺提升,不断探索创新精准发现问题的方式方法。近年来,驻委纪检监察组总结出“组组联动”、谈心谈话、“四不两直”监督检查、紧盯来电来访、回应网络舆情、蹲点调研等6种方式,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度”和“准度”。如今年4月下旬以来,北京持续发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本级和在京直属医院也面临较大疫情防控压力。驻委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同志带队,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路线方式,直插医疗机构疫情防控一线,现场查看患者进院通道、核酸检测点、封控区患者就医区域、门诊大厅,现场反馈问题,持续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筑牢“国家队”疫情防控防线。在疫情防控日常监督工作中,我们坚持每日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和视频会商会议,以“第一视角”了解各地疫情动态和综合监督单位工作作风、精神面貌和工作落实情况,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推动整改问题。
张 博:专项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做实做细监督首责的重要抓手,也是精准发现问题的有力武器。我们以“一主题一方案一监督”为原则,每年结合形势任务组织开展不同领域的专项监督工作,着力构建“点题、破题、解题”监督模式。比如,针对“低职实权”人员存在的廉洁风险,国网辽宁电力纪委开展乡镇供电所“小微权力”专项治理。通过梳理报装接电、运维管理、工程管理等关键岗位职责,相关专业管理制度规定和典型案例违纪行为表现,推动制定了相关从业人员权力、责任和负面“三张清单”,以“四不两直”突击检查、“纪检+专业”联合检查等方式,对各所属单位辖内的31个供电所、30个营业厅和46家集体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并严肃查处一批违规搭车收费、违约用电查处不规范、在管理服务单位长期签单消费等问题。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全省客户投诉量显著下降。
马成芳:我们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督工作精准性。海晏县运用“河清海晏”手机监督APP平台,对52项惠民资金发放进行监督和公示,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治;刚察县通过“智慧监督”大数据平台督促整改6类650余条惠民资金问题。州纪委监委正在开发建设“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监管平台”,旨在通过数据分析预警、手机终端查询、公示和受理问题反映,精准发现问题。同时,借鉴巡察工作有效做法,探索试行小巡察式“一对一”循环监督,集中时间、人力、精力开展“嵌入式”驻点监督,在全面掌握驻在单位职能职责基础上,紧盯领导班子成员,聚焦政治站位、管党治党、权力运行和干部作风,围绕履职各环节,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和问题反映,通过“学、看、谈、察、研、督”,深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韩建明:“清单式”监督是精准发现问题、靶向施治的有效手段。针对省管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省纪委监委联系纪检监察室系统梳理省管高校信访举报情况、问题线索及案件查处情况、高校舆情综合情况等,列出问题清单及责任清单,并通过约谈、定期例会等方式,把握高校党建的最新动向,精准确定监督内容。同时,坚持沉到基层接地气、深入群众察实情,多和最了解情况的人沟通交流,掌握一手材料,参照问题和责任清单,比对实际情况,辨别“伪问题”,定位“真问题”。
透过业务看政治,挖掘深层次问题
坚持从政治上观察形势、把握大局,通过一个个业务工作,看清背后的政治考量,强化对被监督单位政治生态的研判
张 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骨干企业。驻国家电网纪检监察组坚持从政治上看,聚焦党中央赋予公司的职责使命、主责主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电力行业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十四五”规划实施、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带一路”建设等决策部署,结合公司实际加强政治监督,有力有序推进各方面工作,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障。具体说来,通过做实日常监督,把政治监督内容落实到具体业务工作中,及时发现业务问题背后的政治风险、隐患;通过协助开展巡视巡察,深度扫描各单位政治生态,及时发现、报告和推动解决问题;通过强化审查调查,优先从政治角度审视问题,将政治监督贯穿监督执纪执法全过程。
崔建辉:精准发现问题,除了必须熟练掌握党章党纪党规及各项法律法规外,还要强化对驻在单位业务工作的学习,了解不同行业领域的规律和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招,通过具体业务工作,看清背后的政治考量。在疫情防控监督工作中,我们全面梳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学细悟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背景和战略考量,再对照整改落实台账实施监督,努力做到直指问题、事半功倍。去年10月,驻国家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抽调精干力量对冬奥会延庆赛区医疗卫生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开展调研检查,汇总梳理各级、各部门在业务工作中的4方面16项问题,同时透过业务指出其在政治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比如,综合监督单位党组和有关地方党委、政府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个别地方负责同志对其中蕴涵的政治立场和战略考量认识理解不够,地方有关部门整体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树得还不够牢等,并提出多项整改意见。
韩建明:透过业务看政治,要强化对被监督单位政治生态的研判。在开展监督过程中,我们注重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政治文化、“一把手”的政治修为、教育事业发展、学校风气、选人用人情况、查办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违纪违法案件等七个方面分析研判学校政治生态。通过经常性、不定期查阅常规工作资料、列席民主生活会等方式,结合政治巡视、专项督查、制度检查、审查调查等工作,及时了解掌握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实际情况,精准发现、深刻剖析存在问题。
实践样本
“清单式”监督让问题一目了然
“这个电话我打了13次,2次占线,11次没人接。”“我的公司和员工有些纠纷,可这个公开电话怎么也打不通,现在我该怎么办?”在开展“窗口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中,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对照监督事项清单排查工作作风问题时发现,短短一个月内,有多名群众向政务服务热线反映,其在工作时间多次拨打区劳动仲裁公开咨询电话,却始终无法拨通。
群众的反映引起了该区纪委监委的注意,相关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区劳动仲裁院,核实电话号码。“电话号码没错,为什么这么多群众反映打不通呢?”调查组人员意识到可能存在作风问题,决定前往现场深入了解情况。来到咨询处门口,工作人员用手机拨打热线电话,只听电话铃声响起,在旁的工作人员却无动于衷,再次拨打,仍然不予接听。“这是典型的违反工作纪律、漠视群众诉求问题,必须严肃处理。”经严格依规依纪依法组织核查,最终2名相关人员受到政务处分,并在全区予以通报。
为提高监督精准性,该区纪委监委对政务服务热线、网络舆情、信访举报、审查调查和以往巡察中反映、发现的服务窗口领域有关问题进行梳理,按照工作纪律、业务廉政风险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监督事项,分领域分行业建立检查问题清单,监督执纪人员采取“暗访看、座谈听、档案查”等多种方式照单监督,确保监督质效。
“我们以‘清单式’监督为抓手,采取监督事项清单、检查问题清单、整改落实清单‘三单联动’方式,对全区49个窗口服务单位、22个街道便民服务大厅186个服务窗口开展全覆盖式监督。”市北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整治开展以来,该区纪委监委通过照单监督,先后发现惠企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次办好告知不规范等反映基层窗口服务的有关问题24个,针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建立整改落实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对存在责任纪律作风问题的,严肃执纪问责,形成“建立清单、强化检查、现场反馈、督促落实、从严销号、持续问效”六步监督整改闭环。(刘弋畅)
“大数据”精准揪出违规领补“蛀虫”
“清河街道朱某从事城管工作,每月领取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655元。”2022年3月,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检查残疾人补贴发放情况时,通过大数据监督模型发现一条异常信息。
“马上进行数据对比,梳理朱某领取补贴的时间、金额,同时追踪查看资金走向和审批程序,查找有无优亲厚友、侵占冒领和失职失责等方面的问题。”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说道。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朱某的工资收入情况、领取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相关情况,证实朱某作为公职人员有固定收入却违规领取补贴的事实。
这到底是工作失误,还是有人刻意“揩油”?该区纪委监委立即成立调查组核查,一路对相关责任人谈话深挖,一路对申报、上报、审批材料进行“大起底”,很快便发现,给朱某办理申报材料的竟然是他的亲哥哥——清河街道老坝社区残补负责人朱某厂。经查,自2010年开始,朱某通过其哥哥关照,在相关职能部门把关不严情况下,连续10年违规领补5万余元。目前,该案已有3名公职人员被立案调查,相关违纪违法所得正在追缴。
残疾人补贴发放工作关乎民生底线,涉及对象数量大、部门多,动态变化快,怎样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发现蛛丝马迹、高效精准揪出问题线索,对纪检监察机关是一个考验。今年以来,按照淮安市纪委监委在全市开展落实残疾人政策专项监督的工作部署,清江浦区纪委监委严格遵守相关数据保密要求,建立未及时调整补贴、公职人员违规领补、不符合资格领补等监督模型,从海量数据中快速发现异常问题。专项监督开展以来,已立案处理36人,问责12人。“大数据让监督方式由‘瞪大眼睛看’向‘数据碰撞算’转变,极大提升了监督质效,为实现政策初衷、体现惠民诚意持续助力。”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说道。(顾志兵 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