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闻
新时代 新指南
兰台论策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
廉洁文化
纪检监察学
一得之见
正风反腐在身边
实证纪法
小新说纪
经验交流
广角
风采
七七草杂谈
书记说纪
评论
社论
要闻
新时代 新指南
兰台论策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
廉洁文化
纪检监察学
一得之见
正风反腐在身边
实证纪法
小新说纪
经验交流
广角
风采
七七草杂谈
书记说纪
评论
巴山无处不新绿
——王瑛精神激励巴中纪检监察干部接续奋斗
本刊记者 李晓阳 徐莹莹
“你是一片红叶
飘拂在寂静的远山
你是一抹彩霞
映照着清朗的长天……”
4月5日,清明,大巴山上的山花开了,开出了一片盎然的勃勃生机。花儿点缀在漫山遍野的绿色中,带着几分温柔,仿佛在向那片远去的巴山红叶喃喃絮语。山间,《你是一片红叶》的歌声悠扬,照台山陵园的王瑛墓前,悄悄多了一束又一束鲜花……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十几年过去了,在四川省巴中市纪检监察干部心目中,王瑛从未远去,王瑛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释放着新的能量,激荡出新的奋进之歌。
坚守:将不忘初心、绝对忠诚的坚定信念根植在心中
信仰是什么?对于巴中市纪委监委第八纪检监察室主任蒲雪松来说,这个问题很简单,一点也不抽象:“王瑛书记让我明白,信仰就是你说的每句话、干的每件事。”
从进入纪检监察队伍的那一天起,蒲雪松就时刻牢记王瑛书记说过的“严肃执纪,查办案件,是纪检监察干部的天职”这句话,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在审调一线工作的11年中,他牵头承办过上至中央驻川企业一把手,下至县区公安局副局长等违纪违法案件上百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0余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2020年,八室按照上级要求调查巴中市公安局原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马某甘当黑社会“保护伞”案件。因其长期在公安系统担任领导职务,关系网复杂,威胁的、说情的、冷嘲热讽的,各种压力纷至沓来。特别是因为几名涉案人都在政法机关工作过,有一定的对抗调查能力,案件一时陷入僵局。关键时刻,是蒲雪松带领八室干部不分白天黑夜,30多个小时来回辗转于成都、金堂等4个城市1000余公里,快速锁定证据,最终成功突破全案。这个身上有着全省扫黑除恶先进集体负责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诸多光环的纪检铁汉说,对王瑛精神的接续、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热爱、对党的事业的坚守就是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今后还要继续努力,不辱没“纪检监察人”这个称谓。
对于南江县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廖泉来说,王瑛精神是激励他不断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的指路明灯。2021年4月14日,四室接到任务:对潜逃18年的巴中市南江县某金融机构原会计刘某开展新一轮追逃。拿到案件资料的廖泉心中一凉:手工账本垒了大半间办公室,人物形象仅一张模糊的证件照。18年物是人非,这个任务能完成吗?好在背靠追逃协作这棵“大树”,在市纪委监委统一调度下,公安机关抽调精兵强将充实追逃组,金融、民政等部门同频共振,这让廖泉吃了定心丸。追逃组既不放弃亲情感召、走访调查、重要关系人排查等传统手段,又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奔赴4个省市区10余个城市,走访百余名人员调查取证,最终将关键人员谎言击破,“从小窟窿里抠出了大螃蟹”, 10多天后在贵州省贵阳市一小区内将刘某抓捕归案。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十几年过去了,当我们的脚步已经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走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当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变化时,如何继续做好王瑛精神的宣传?如何精准把握王瑛精神与新时代脉搏的共振点?巴中市委书记何平要求,“通江王坪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和‘改革先锋’王瑛的先进事迹,是新时代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一定要把先烈和先锋的精神弘扬传承好。”近年来,巴中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进一步挖掘王瑛感人事迹中的细节,将宣传的重点放在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本色,“嫉恶如仇、敢于碰硬”的斗争精神上,采取开展“王瑛精神伴我行”系列活动,在省纪委监委领导推动下筹备开展“永远的巴山红叶•王瑛先进事迹展陈”等,引领党员干部把榜样力量转化为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转化为拼搏奉献的奋斗实践。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王瑛精神的感召下,巴中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涌现出许多王瑛式的好干部。他们中间,有“铁骨燃尽,唯有初心”的全国优秀巡察干部景龙呈,有3年走遍上千个村庄获得中央表彰的市脱贫攻坚暗访督查人员,还有全省扫黑除恶先进集体市纪委监委第八纪检监察室……他们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公仆本色,诠释着对党忠诚的深刻内涵。
追随:将改革创新、善作善成的担当精神彰显在行动中
什么最能彰显纪检监察人的眼界和担当?对于王瑛来说,是如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如何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去谋划和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对于今天的巴中纪检监察干部来说,是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把握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守正创新做好本职工作。
巴中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四川省脱贫攻坚任务最繁重的地方之一。在脱贫攻坚战中,巴中市纪委监委调研发现,市县乡三级纪检监察机关在脱贫攻坚专项督查中缺乏统筹,存在着多头督查、反复督查、扎堆督查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基层的“迎检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纪委副书记曹曦文带领党风政风监督室创新设立黄橙红“三牌”预警、分区分级联督联查等工作机制。将全市乡镇分为“Ⅰ、Ⅱ、Ⅲ级攻坚区”,统筹整合市县乡三级纪检监督力量,实行分区分级、联督联查,上级纪委已监督的地方原则上下级纪委不再监督。对于脱贫攻坚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黄橙红“三牌”追责机制,区分问题性质和具体情形来问责追责。这些措施既有效减轻了基层扶贫干部的负担,也确保了每一笔扶贫资金都用在发展惠民的刀刃上。
“为搞好现场会,养猪场竟临时买猪充数,这是不是形式主义?”入夜,巴中市广电演播室进行着一场辣味十足的直播:一乡镇为迎接现场交流会,临时购买600余头生猪,放进当地养猪场。事后,生猪却陆续死亡,数十万元财政资金打了水漂。针对此事,直播主持人现场对该乡镇负责人犀利发问。不前期彩排、不提前预演,暗访中发现的问题、问廉对象名单、监督员名单,直到节目开播才揭开“谜底”。每期抽选“问廉监督员”参与暗访调查,主持人现场直接发问,群众、网民连线质询,问廉考评团现场投票,不留情面、不走过场,这便是巴中探索的 “阳光问廉”全媒体直播。这种全新的“纪检+舆论+群众”一体化监督模式,2020年入选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并被省纪委监委在全省推广。
前不久,通过“双责体检”,巴中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张云清被确定为约谈对象。所谓“双责体检”,是指对部门(单位)管党治党的健康状况开展全面检查。“双责体检”的第一道关口是“预检站”,市纪委监委会同组织、宣传、财政等10个职能部门,对党风廉政建设履责情况进行“望闻问切”,据此确定4个“体检”单位。第二步,就是由纪检监察机关对4个单位实地开展政治监督调研,并综合分析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体检指标”,形成“体检报告”。约谈当天,4位“一把手”先后走进双责约谈室,市纪委书记手持“体检报告”,面对面通报了上述单位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市委书记针对通报问题,逐一提出工作要求,给“一把手”压责任、压担子,同时也“开方子”“下医嘱”。经历了“双责体检”的张云清表示心服口服:“通报的问题很犀利,但指出的路径也很清晰,这次双责约谈太及时了。”
从王瑛的“五个零”工作法、“三最佳”创评活动,到如今的“三牌”预警、分区分级联督联查,“阳光问廉”曝光问题、“眼见为实”见证治理成效全媒体监督链条,“大要案件复盘”机制、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双责体检”,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的实践中,体现的不仅是巴中纪检监察队伍砥砺前行奋斗的足迹,还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清明节,巴中市纪委监委干部缅怀王瑛。 严定志/摄
践行:将鞠躬尽瘁、一心为民的人民情怀镌刻在血脉中
巴中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洪斌说:“‘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作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使命,但永远不变的,是执政为民的理念与情怀。当年王瑛的选择,就是最生动的示范!”在王瑛精神的感召下,巴中市纪检监察干部将为群众纾困解难当作自己的职责使命,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让群众觉得事情有人管、利益有人护,时刻感受到纪检监察的牵挂和守护就在身边。
晚春时节,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长滩河村产业园里1600多亩桃花、李花竞相绽放,春意盎然。巴中市纪委监委驻长滩河村工作队的同志们感慨万千,他们至今还记得2015年6月刚到村里时那一片荒凉的景象,“上山下梁、肩挑背扛,大路不通、赤脚赶场,遇到干旱,娃儿面黄……”通过和村干部、村民代表反复研讨,工作队决定从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三方面着手脱贫。在市纪委监委结对帮扶下,几年下来,村里建设了156套新居,拓宽了4.3公里道路,病险塘库和渠系维修加固了,自来水厂、村两委办公场所也建起来了,还打造了 “一花、两果、三药膳”综合立体化旅游观光产业。帮扶第五年,长滩河村实现了整村脱贫,人均年纯收入达12000元。
为群众办实事,不仅需要驻村干部倾心帮扶,更需要纪检监察机关压实监管责任,持续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
50多岁的柯秀英是巴中市恩阳区明阳镇中心小学旁秀英小卖部的老板。最近,她养成了一个习惯,卖东西时先看下生产日期,确认没过期才给顾客,“卖的时候看下日期,既是对顾客负责,也对自己负责嘛。” 这个习惯养成,还得从巴中“三小”集中治理说起。巴中是劳务输出大市,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往往是“小卖部”“小诊所”以及学生午间托管机构的主要光顾对象,而这些经营业主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识不强,容易售卖过期食品药品。2021年初,巴中市纪委监委将小诊所、小卖部、小饭桌,公租房、新建小区社区综合服务用房领域闲置房、转租房,不动产权登记证等“三小两房一证”作为治理重点,截至目前,全市“三小”领域查纠各类问题5112个,清理过期变质食品药品32余吨;为“问题楼盘”颁证41080本,为49.5万户农村群众颁发不动产权证;累计清理使用新建社区用房1.89万平方米, 473户困难群众搬进了公租房。
“各位村民请迅速落座,我们的‘唱榜’‘问榜’环节马上开始。” 腊月二十三,传统小年,在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随着村党委书记殷雄话音落下,村民们有序坐到位置上。殷雄口中的“唱榜”“问榜”是指市纪委监委统一部署的,聚焦党中央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集中公开放榜活动。惠民惠农政策有哪些、惠及谁?资金发得对不对、全不全?一直以来,这些问题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为减少群众疑虑,巴中市纪委监委在全市144个村(社区)试点开展集中公开放榜活动。通过财政“发榜”、乡镇“唱榜”、群众“问榜”、镇村 “答榜”、部门“核榜”、纪委“监榜”,把各项惠民惠农补贴“晒”在阳光下。“加强惠民惠农政策落实监督,就是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好群众监督作用,有效防止申报材料不真实、公开公示不真实、群众感受不真实等问题”,谈及开展此项活动的初衷,市纪委副书记曹曦文说。为抓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市纪委监委在放好“一张榜”的基础上,还探索建立了 “一本通”“一张网”“一颗章”等一套务实管用的管理监督机制,对基层权力进行事前、 事中、事后监督,为村级“微权力”带上了“紧箍咒”。
春去春来花自开,一声杜宇巴山绿。巴中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洪斌说,王瑛身上同时闪烁着党性的光辉和人性的光芒,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在她身上有机结合,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凝结成了最动人的巴山红。巴中的纪检监察干部愿做一片片绿叶,一生追随这片红叶,不断向前,向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