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1年第23期

社论

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新实践中作出积极贡献/本刊评论员

新时代 新指南

三个历史决议:百年复兴的引领指针

继续成功的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学习党史 跟着总书记学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大庆精神——一首昂扬的奋斗诗篇

从大庆精神中汲取纪检监察事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特区精神——敢为天下先 勇当“拓荒牛”

坚持以特区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

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辨证施治“急难愁盼”事——江苏“三不”一体推进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直击“停车难”痛点

看住村均超亿元集体“三资”

守护好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

以系统思维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兰台论策

政商如何走向“亲”“清”

建立联系点,让涉企监督更精准

打出组合拳,让护航发展更“硬核”

以制度破题,让亲清基础更厚实

图说纪事

码头搬 江豚“笑”

正风深一度

破除违规吃喝的“局”

学术研究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历史探究和现实思考

学培撷英

对省级纪委监委“室组”联动监督制度机制运用情况的调研

实证纪法

微信记录、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电子数据怎样才能具有证据效力

如何准确把握监察法实施条例关于简单案件特殊立案程序的规定

书记说纪

既防止“带病提拔”也激励担当作为

对同一人的两次“暂缓使用”意见回复

“四室会审”精准“画像”

案语

新任职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系列报道·之三

在“围猎”中落马的新任总经理

读司马光《训俭示康》

一得之见

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智慧力量

着力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纪律作风故事 新时代新篇章

义务讲解员老周更有干劲了

“四张新名片”让廉洁文化教育入脑入心

孝廉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广角

图片新闻

明德风苑

林毅夫 中国将势不可挡地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知行话题 形势任务谈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评论

作风建设必须寸土不让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首页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本期我们邀请三位专家学者,从亮点解读、学习笔记、历史梳理3个角度谈学习体会。

 

【亮点解读】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亮点

  11月11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发布。公报亮点纷呈,主要聚焦在五个方面。

  对重大成就的全面礼赞。全会从四个历史时期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分为四个历史时期,这既是客观历史事实,又是深刻历史逻辑。历史事实是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前后相继,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历史逻辑是说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要以前一个历史时期为前提,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前一个历史时期的新发展与新创造。

  对历史意义的深刻阐述。历史意义讲的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就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意味着什么。全会从五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全面、深刻、系统阐述了党对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进步事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所作的历史性贡献。

  对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十个坚持”。“十个坚持”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统一体,既坚持了党的根本原则和根本宗旨,又阐明了理论和道路的选择,既有对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秘诀的科学揭示,更有胸怀天下、开拓创新的气度。“十个坚持”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一百年来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也是走向未来的根本遵循,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对根本问题的高度自觉。全会号召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只要我们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好地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终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使命。

  对“两个确立”的坚定宣示。全会明确提出“两个确立”,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政治保障和思想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确立,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掌舵人,有了主心骨,有了定盘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思想旗帜,有了理论武装,有了锐利武器。同时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充分体现了“两个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辛鸣)

 

【学习笔记】深入学习《决议》的五个维度

  从历史的纵深把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要深入体会蕴含于《决议》之中沉甸甸的政治分量、历史分量、理论重量、知识含量、精神力量。

  在党的百年历程中,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教训、分清是非、定分止争,对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大的作用。本次《决议》的政治分量丝毫不亚于前两个决议。正如《决议》所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决议》深刻总结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重大成就,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此自信、如此坚毅、如此昂扬的“历史密码”,充分体现了党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决议》沉甸甸的历史分量,必将使其载入党史国史,烛照伟大复兴之路。

  《决议》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有着深厚的理论重量。《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论断科学阐明了这一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标明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决议》与党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知识含量十分丰富。百年党史,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决议》通篇融汇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所进行的奋斗、牺牲和创造,是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绝不会是一片坦途。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严峻形势,面对着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繁重任务,《决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让我们有了“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从容和自信。(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田坤)

 

【历史梳理】自我革命:六中全会的重要主题

  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召开的第九次六中全会。回望历史,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到本次十九届六中全会,总共召开9次六中全会。这9次全会,大多以党的建设为主题,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1990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决定》对群众观点作了新的概括,由党的七大总结的“四个基本观点”发展为“六个基本观点”,提出应从七个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把克服脱离群众危险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落脚点,《决定》也体现了这一重要原则。

  中国共产党一路发展壮大,背后都贯穿着加强作风建设这条红线。2001年9月召开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党的作风建设,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对加强作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把党的作风建设提到了新的水平。

  201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针对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出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出全面规范。《准则》和《条例》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总结,在管党治党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刚刚胜利闭幕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指出了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全会公报深刻总结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将“坚持自我革命”作为党领导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积累的历史经验之一,再次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在新的征程上,“赶考”远未结束,全党任重道远。理清历届六中全会关于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历史脉络,有助于我们再次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汲取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历史经验,帮助我们不断提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张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