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1年第23期

社论

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新实践中作出积极贡献/本刊评论员

新时代 新指南

三个历史决议:百年复兴的引领指针

继续成功的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学习党史 跟着总书记学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大庆精神——一首昂扬的奋斗诗篇

从大庆精神中汲取纪检监察事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特区精神——敢为天下先 勇当“拓荒牛”

坚持以特区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

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辨证施治“急难愁盼”事——江苏“三不”一体推进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直击“停车难”痛点

看住村均超亿元集体“三资”

守护好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

以系统思维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兰台论策

政商如何走向“亲”“清”

建立联系点,让涉企监督更精准

打出组合拳,让护航发展更“硬核”

以制度破题,让亲清基础更厚实

图说纪事

码头搬 江豚“笑”

正风深一度

破除违规吃喝的“局”

学术研究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历史探究和现实思考

学培撷英

对省级纪委监委“室组”联动监督制度机制运用情况的调研

实证纪法

微信记录、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电子数据怎样才能具有证据效力

如何准确把握监察法实施条例关于简单案件特殊立案程序的规定

书记说纪

既防止“带病提拔”也激励担当作为

对同一人的两次“暂缓使用”意见回复

“四室会审”精准“画像”

案语

新任职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系列报道·之三

在“围猎”中落马的新任总经理

读司马光《训俭示康》

一得之见

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智慧力量

着力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纪律作风故事 新时代新篇章

义务讲解员老周更有干劲了

“四张新名片”让廉洁文化教育入脑入心

孝廉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广角

图片新闻

明德风苑

林毅夫 中国将势不可挡地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知行话题 形势任务谈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评论

作风建设必须寸土不让

 

 

 

打出组合拳,让护航发展更“硬核”

黄坤 王炳

首页
1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在去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苏州排名全国第三,其中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位居全国第一。今年以来,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苏州市纪委监委选取“我为亲清政商关系保驾护航”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项目,整合用好各级监督力量,聚焦投资合作、执法监管、政务服务等政商互动重点领域,以执纪执法规范权力运行、促进政商交往、推动干事创业,助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

  既鼓励公职人员亲企助企,也督促企业诚信守廉。紧扣“亲”“清”二字,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和倡导清单,将“可为”和“不可为”具体化,厘清交往边界,促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不断推向纵深。引导规模以上企业与合作企业围绕采购销售、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环节,建立企业间廉洁交往准则,签订廉洁自律公约,推动形成合规经营的“生态圈”,不断扩大企业廉洁“朋友圈”,把违反廉洁行为的企业列入“黑名单”。目前,金融、科技、新材料、生物医药等32个行业5894家企业申请建立或加入廉洁生态圈。创新探索包容审慎的执法监管新模式,改变以罚代管、一罚了之的执法监管乱象。市监委联合市司法局开展涉企免罚轻罚工作,推动26家市级行政执法主管部门梳理免罚轻罚清单454项。

  督促职能部门高效率、高质量解决企业实际困难。6月24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推进会,会上发布了“苏州市营商环境监督平台”,设置“政策直通车”“廉通企业”“诉求直达”3个子栏目,搭建起企业之间廉洁共建、政企之间互动交流和服务企业廉勤监督的窗口。依托该平台,苏州市纪委监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研究制定平台运行《工作指引》,明晰企业诉求分办处置流程、答复时限和责任主体,进一步建立健全受理—分办—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今年7月底,苏州工业园区某公司负责人通过平台反映人才奖励资金未到账问题。接到平台推送的工单后,市纪委监委派驻市人社局纪检监察组第一时间督促该局相关职能处室跟进核实,不到2个星期,这笔奖励资金就全额拨付到位。全市人社部门举一反三,对辖区范围内人才奖励资金发放情况进行梳理,加大惠企引才方面政策申报流程透明度。截至目前,平台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316个,处置完成率92.7%。

  察进度、看成效、督作风,护航重大项目落地。苏州市纪委监委把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把政商关系作为对各地区各部门政治生态评价的重要指标,出台《关于以强有力监督助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加强对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及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跟踪监督。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们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从省市两级年度重大项目中选取20个重点监督项目,以点带面、上下联动开展专项监督,助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今年,我们注重在“拓面扩容”上下功夫,聚焦工作作风、政策兑现、资金使用、责任落实和安全生产等5个监督重点,对全市年度400个重大项目开展“协同式”“点穴式”监督,着力整治项目推进中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现象,推动解决堵点、难点问题95个,助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今年前三季度,苏州全市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超过90%,22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99.1%。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将在持续用好营商环境监督平台、监督保障项目落地的基础上,依托本土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家风文化相融合,开展成风化人、润物无声的宣传教育活动,让“亲”“清”真正成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共识,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选择和共同行动。(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纪委监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