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1年第19期

社论

守好实事求是这条纪检监察工作生命线

要闻

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

赵乐际出席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并讲话

新时代 新指南

以正风肃纪反腐凝聚党心民心

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立足职能职责办好民生要事

学习党史 跟着总书记学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沂蒙精神烛照前路

用沂蒙精神谱写纪检监察事业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红岩精神浩气长存

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中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监督推动贯彻新发展理念

把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在“最先一公里”

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 监督助力“小巨人”企业成长

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 以下看上找准发力“靶向”

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 调研监督促长江净“油”

驻商务部纪检监察组 把脉农村电商“微枢纽”

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 “小切口”撬动美丽乡村“大提升”

特别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解读

持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规范和正确行使国家监察权

使“三不”一体化推进有更多的制度性成果和更大的治理成效

准确理解管辖制度 依法履行监察调查职责

贯彻落实法治理念 严格规范监察措施适用

完善监委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制度 依法接受人大监督

树牢证据意识 确保案件质量

规范监察工作程序 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

细化监察对象范围 有效推进监察全覆盖

完善自我监督制度 坚决防止“灯下黑”

从几起典型案例看监察法实施条例带来的变化

学术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宝贵经验与启示

正风深一度

去基层既要“身入”更要“心到”

下沉一线解决群众急难要事

机关党建

进一步突出机关党组织政治功能

纪律作风故事 新时代新篇章

行政审批“瘦身”了

紫红茄子销路广

给小微权力套上“紧箍咒”

一得之见

不能当“好好先生”

将百年红色基因融入全面从严治党

实招集萃

北京通州区 监督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甘肃白银市 聚焦“一难两乱”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浙江杭州临平区 协作区“五联”机制提升监督质效

广角

图片新闻

地方动态

一线镜头

知行话题 形势任务谈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

评论

警惕由风及腐的严重危害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
首页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百年大党何以领航民族复兴?本期我们就此话题,邀请三位专家学者,从实践形态、经济发展、历史规律3个维度谈认识体会。

 

【实践形态】民族复兴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0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矗立起重大里程碑,也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个历史进程,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革命实践创新相互激荡、相互促进的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引用的“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丰富思想内涵,这就是伟大梦想、历史进程、现实运动有机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更是一个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实的运动”,中国社会每时每刻正在进行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改革创新,中国社会已经干成和正在干的一切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形态和现实形态。当代中国一切的制度安排、一切的政策导引都是致力于改变与伟大复兴不相符合的“现存状况”,通过阶段性目标一步步为走向更加美好社会、实现更好发展奠基铺路,使伟大复兴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更为充分的保障、基础与力量。

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表明,只有通过发展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解放、实现真正的解放,这一人间正道不仅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而且正以铁的历史必然性在现代社会渐次展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了世界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振兴,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

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化背景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社会革命的壮阔历史实践,更是革故鼎新、守正出新、实现世界社会主义振兴进而为人类实现真正彻底的解放而努力作为的宏大历史活动。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当 “中国方案”越来越为世界所接纳、所认同、所践履时,世界将会呈现一种崭新的面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马克思主义也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辛鸣

 

 

【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了伟大复兴不可逆转

为什么伟大复兴不可逆转?这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不可分割,也同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所奠定的经济基础和取得的发展成绩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论是生产力水平、国民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开放度和人民生活水平,中国经济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不断巩固和完善,也使全方位开放能够持续坚持和扩大。由此提供的体制保证和积累的物质条件,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在经济基础一穷二白时,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屡遭中断。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经济体系自身的良性循环就会不断强化。尽管经济增长仍然还会遭遇内外部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盘和基本面不会改变。如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经济总量超过百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会因为经济体量增加而有所放缓,但是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健特征却不会改变,也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基础不可撼动。

中国经济增长既受惠于全球经济,也对全球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投资和中国贸易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全球经济越来越离不开活力四射的中国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受疫情影响而出现停滞乃至衰退时,中国经济发动机的强劲动力强有力地推进了全球经济复苏。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初步建成,经济增长的抗风险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中国经济增长带动了大批就业,激发了大量创业。我国就业人员规模从1978年的40152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77471万人,2000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左右的较低水平。高速经济增长也使人民生活标准稳步提升,2020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提高到27007元和13713元,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在2019年已下降到28.2%,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中国人民绝对不会答应回到过去。这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群众基础日益牢不可摧,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群众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马亮)

 

 

【历史规律】在把握历史规律中推进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论断是基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

中国近代的衰落和挨打,从根本讲上是受两个历史规律的支配。国内主要受历史周期率的支配。历史上大凡一个阶级、政治集团,在政权稍加稳固或历时较久,便产生懈怠,内部争权夺利、奢侈腐化,最终导致灭亡,中国封建王朝很少有统治超过三百年的。国外主要受大国崛起规律的支配。五百多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先后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等9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崛起。但大国崛起后往往“国强必霸”,都是与征伐杀戮紧密相连的,这些强国先后都把魔爪伸向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饱受战乱、灾难深重。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把握历史主动。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掌握历史主动,团结带领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时代问题,指导中国实践,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面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坚决惩治腐败、纠治不正之风,坚决清除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消极因素,以优良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提出并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和平崛起,走出了一条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牛冠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