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1年第19期

社论

守好实事求是这条纪检监察工作生命线

要闻

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

赵乐际出席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并讲话

新时代 新指南

以正风肃纪反腐凝聚党心民心

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立足职能职责办好民生要事

学习党史 跟着总书记学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沂蒙精神烛照前路

用沂蒙精神谱写纪检监察事业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红岩精神浩气长存

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中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监督推动贯彻新发展理念

把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在“最先一公里”

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 监督助力“小巨人”企业成长

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 以下看上找准发力“靶向”

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 调研监督促长江净“油”

驻商务部纪检监察组 把脉农村电商“微枢纽”

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 “小切口”撬动美丽乡村“大提升”

特别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解读

持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规范和正确行使国家监察权

使“三不”一体化推进有更多的制度性成果和更大的治理成效

准确理解管辖制度 依法履行监察调查职责

贯彻落实法治理念 严格规范监察措施适用

完善监委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制度 依法接受人大监督

树牢证据意识 确保案件质量

规范监察工作程序 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

细化监察对象范围 有效推进监察全覆盖

完善自我监督制度 坚决防止“灯下黑”

从几起典型案例看监察法实施条例带来的变化

学术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宝贵经验与启示

正风深一度

去基层既要“身入”更要“心到”

下沉一线解决群众急难要事

机关党建

进一步突出机关党组织政治功能

纪律作风故事 新时代新篇章

行政审批“瘦身”了

紫红茄子销路广

给小微权力套上“紧箍咒”

一得之见

不能当“好好先生”

将百年红色基因融入全面从严治党

实招集萃

北京通州区 监督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甘肃白银市 聚焦“一难两乱”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浙江杭州临平区 协作区“五联”机制提升监督质效

广角

图片新闻

地方动态

一线镜头

知行话题 形势任务谈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

评论

警惕由风及腐的严重危害 

不能当“好好先生”
首页
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对共产党人来说,‘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义的人,没有公心、只有私心,没有正气、只有俗气,好的是自己,坏的是风气、是事业。”这深刻揭示了“好好先生”非但不好、反而十分有害的本质,再次强调必须坚决反对好人主义。

  “好好先生”,一般是指那种不论是否符合原则都遇事“好好好”、凡事“行行行”,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处世哲学的人。“好好先生”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实质都是对组织、对事业不负责任。有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凡事明哲保身,宁愿不说也不愿批评人、得罪人;有的笃信“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碰到困难绕道走、出现问题就推责;有的弄虚作假、粉饰太平,以“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掩盖真问题深矛盾;有的嘴上说着为民办事,心里打的却是个人“小算盘”,对歪风邪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只讲私情不讲党性、只讲面子罔顾原则的“好好先生”,看似“对谁都好”,实则贻害无穷。

  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奉行“好人主义”,根源在于党性修养锤炼不够,为民服务意识不强烈,缺乏担当精神。乐于当“老好人”,把党性原则、群众立场、纪律规矩丢在一边,不仅使工作难以开展,而且极易使党内正气不彰、邪气上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发出警示,从党的领导弱化、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到为官不为、腐败频发,背后都能窥到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好人主义盛行,丧失党性、违背原则的影子,倘若放任不管,必将损害事业、丢掉民心。

  “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党员干部必须讲党性、讲原则、讲斗争,坚决跳出“好人主义”怪圈,决不做“好好先生”。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去修炼,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不断提升党性修养。要坚持原则、敢于担当,面对大是大非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面对歪风邪气坚决抵制、绝不退让,做到讲党性不徇私情,讲原则不看面子。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让接受批评、批评他人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敢于“唱红脸”、得罪人,讲真话、办实事,让好人主义失去生存的土壤。(北京 王畅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