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精简报批程序以来,重庆市巴南区服务群众工作专项经费(简称“群专经费”)使用率同比提高26%,解决群众就医上学、就业创业、住房道路饮水等问题2.3万余个,21.6万余人受益——这一成效,正是巴南区巡察干部切实发现并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关注、反映最强烈问题的结果。
在十三届巴南区委第十轮巡察期间,巴南区40余名巡察干部下沉到基层一线,通过进村入户、座谈了解、走访调研,广泛收集群众诉求,发现村(社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花溪街道屏都社区,区委第五巡察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17年至2019年期间,划拨给该社区的群专经费仅支出8722.1元,截至2019年10月仍结余70.21万元,群专经费的使用效率很低。然而,该社区老旧小区的群众却反映,屋顶漏雨、下水道堵塞等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
“群专经费就是为解决群众急难小事而设立的,现在却结余这么多,群众反映的问题又没有得到及时妥善解决,这究竟是为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巡察干部们立即兵分多路,下沉到花溪街道的其他村和社区走访调研。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摸排调研,巡察组了解到,一些老旧小区群众反映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群专经费来解决的。但群专经费使用边界不清晰、申请程序复杂且耗费时间长,想用这笔钱根本没有那么简单。由于群专经费未能真正发挥作用,群众对村(社区)工作不满,村(社区)干部委屈又难言。
“群专经费使用率低,可能还不仅是花溪街道一个地方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全区的情况,争取从面上推动问题解决。”收集到相关情况后,第五巡察组立即向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汇报。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迅速要求在全区301个村和社区开展群专经费使用情况调查摸底,结果发现截至去年4月,巴南区累计拨付群专经费1.18亿元,剩余5171万元,使用率仅为56.5%。
“群专经费审批程序繁琐,使用率低,必须精简报批程序才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直指问题症结,督促相关部门科学合理设置群专经费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避免繁琐的报批程序限制群专经费作用发挥。随后,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对群专经费管理使用办法进行修订,精简预审程序,明确群专经费用途,同时提高村(社区)自主审批限额至5000元,并给群专经费划定“硬杠杠”,规定不得用于村(社区)办公条件改善及办公场所建设等6个方面,确保群专经费主要用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
该办法修订后不久,花溪街道走马梁社区就顺利使用群专经费47800元,为5个老旧居民点制作共享衣架43根,惠及1000余户居民。“过去,我们小区没有阳台,衣物常常只能‘阴干’,有了这个共享衣架方便了我们晾晒。”面对回访的巡察干部, 70多岁的老人吴中秀脸上挂满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