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社论

始终不负党和人民

新时代 新指南

深度学习 深入贯彻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方略

学者视点 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化推进有更多的制度性成果和更大的治理成效

延伸阅读 “三不”一体推进的哲学意蕴

学知躬行 持续深化“三不”一体推进 全面提升正风肃纪反腐效能

         自觉站位全局 坚持“三不”一体推进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北京:以“三不”一体推进理念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清廉京韵浸润人心

沈志莉接受审查调查后

把廉洁文化“珍珠”打磨串联成美丽项链

用好家风铺就社会清廉基石

廉洁文化建设助力一体推进“三不”

学习党史

跟着总书记学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伟大长征精神

从伟大长征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走进展览

孕育红色理想 谱写红色序章

党缔造和领导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

燕阁观察·形势任务谈

解码9500万党员之“钜”

特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第一批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

贺某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案

夏某违规操办其子婚庆事宜案

王某组织公款吃喝并违规接受宴请案

张某退休后违规接受宴请案

兰台论策

提级监督进行时

以紧盯重点事关键人确定提级监督对象

以“级差”强化基层监督实效

以提级监督撬动基层监督合力

发挥“上对下监督”和“面对面监督”的优势

正风反腐在身边

呼和浩特: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翻身仗

精准监督为营商环境优化保驾护航

学培撷英

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反腐败斗争

学术研究

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

广角

图片新闻

地方动态

一线镜头

明德风苑

吴为山:把大写的中国人立在世界上

张丁:家书中的理想信念

一得之见

让好家风弘扬在新时代

最是初心见伟力

评论

大力弘扬英勇斗争精神 

孕育红色理想 谱写红色序章
——走进“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
本刊记者 徐莹莹
首页
1

盛夏的北京,五四大街绿树成荫,游人如织。北侧一幢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的砖木结构近代建筑修葺一新,静静伫立,庄重大方。因外观以红色为主基调,及曾作为国立北京大学的校部、文科和图书馆所在地,自1918年建成至今,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北大红楼。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于6月底在北大红楼正式开展。展览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着力展现北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所具有的独特地位、独特贡献、独特价值。

红色思想从这里传播

走进重新修缮和布展提升后的北大红楼,修旧如旧的陈设、吱呀作响的木地板让人仿佛置身百年前的场景之中。一级文物、第一本五四运动的史料集《五四》原件,爱国学生散发的传单,新中国成立前7种《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李大钊在苏联期间珍贵历史影像……展览分为6个部分19个单元,共计67个展室,1357件珍贵文物史料、近千张历史图片图表、13个珍贵视频影像,系统生动展现着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北京革命活动的风雨历程和光辉历史。

100多年前,就是在这幢建筑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唤醒民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留下了不朽的革命足迹。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展厅内,刊登着名篇《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新青年》第5卷第5号和第6卷第5号、第6号原件赫然映入眼帘,李大钊的预言振聋发聩。十月革命后,看到苏俄工人和农民破天荒成为社会的主人,正在黑暗中不断摸索的李大钊看到了希望,经过一番深入观察和深邃思考,他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位于红楼的北大图书馆,成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一层东侧旧址复原的“五四游行筹备室”内,五四运动前夕北大学生准备游行旗帜、标语时的情景重现。“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当年,学生领袖罗家伦起草的《北京全体学界通告》正是在这里书写完成。除此之外,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等6处历史场景均得到复原展示,旧址内保留的老物件与展览相得益彰,印证着北大红楼在当时作为新思潮中心的历史地位。在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艰难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

红色火种从这里点燃

位于二层西南角的大教室是红楼内面积最大的教室,复原后的场景完美重现了当年学生上课的历史现场。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都曾在这里登上讲台,求知若渴的学生们争先恐后涌入,教室内常常座无虚席,门边走道往往挤满了人。自1920年开始,李大钊率先在北大文科为学生讲授《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唯物史观》等课程——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式列入课程。

展厅第五部分第五单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北京早期党组织”内景。

 

《唐山煤场的工人生活》《长辛店旅行一日记》《“五一节”(May Day)杂感》……展厅内,一篇篇聚焦国内劳工状况的文章静静陈列。中国先进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中国社会,深入工厂进行社会调查,广泛了解民众疾苦,以《晨报》《每周评论》《劳动音》《新青年》等进步报刊为载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2个大字在展板中格外醒目。1920年3月,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筹建党的组织,在李大钊的指导下,邓中夏、罗章龙等一批先进分子秘密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中国最早的比较系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校长蔡元培大力支持研究会的活动,从北大借了两间屋子作为研究会的活动场所,一间做办公室,一间做图书室。图书室取名“亢慕义斋”——“亢慕义”即英文Communism(共产主义)的译音。通过复原后的场景可以看到,亢慕义斋的房间虽小,但布置别致。墙壁挂着马克思像,在像的两边有一副集句联:出研究室入监狱,南方兼有北方强。这两句出自陈独秀和李大钊的诗句,映照了成员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团结互助的情谊。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立,培养了一批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骨干,为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做了重要准备。

红楼一层东南角复原的套间是李大钊办公室。当年,李大钊在里间办公,外间会客。1920年春,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同时在北京和上海从事建党的筹备工作。这间办公室的外间会议室,正是当时筹建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联络处。1920年10月,李大钊等人秘密成立北京共产党小组。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党组织。同年11月,北京共产党小组举行会议,决定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被推选为书记。共产党北京支部的很多党员,正是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员。由自由的学术团体开始酝酿,最终形成强调严格纪律、严密组织的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北方的传播。

红色曙光从这里升起

当炙热的阳光透过充满年代感的红木窗框投射进来,第二阅览室内一片静谧,让人仿佛回到那个年代。置于木桌上的报架里陈列着《民国日报》《益世报》《时事新报》等一批当时的报纸,墨香扑鼻。踱步思考的教授讲师、各抒己见的青年学生,桌子周围摆放紧凑的长条凳,见证着这间屋子曾经的人来人往。一百多年前,就在阅览室入口处的这张办公桌前,曾有一个操着湖南口音的年轻人认真忙碌地为穿梭其间的师生们办理借阅手续,并在闲暇时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积极参加学术团体,批判鉴别各种知识。正是这位看似不起眼的图书馆助理员,后来成为了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人物。

复原后的第二阅览室,青年毛泽东曾在此担任图书馆助理员。 徐莹莹/摄

 

“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在第二阅览室的墙上的这段话中,毛泽东对那段宝贵经历的回忆令人动容。展览通过展板和信件文物等形式,立体生动呈现青年毛泽东于1918年至1920年两次来京的活动经历,展示其成长为坚定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轨迹。“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北大红楼创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多项之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最早在此举起,最早一批建党英才在此培育成长,中国大学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在此开讲,中国北方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在此建立。

中共一大前的58名党员,大部分有在北大红楼工作或学习的经历,并曾受到李大钊、陈独秀直接或间接的教导和影响。一幢建筑与一个政党的前途和命运如此息息相关,可谓世所罕见。

在时代的召唤和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下,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高君宇等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走上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个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与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转眼百年过去,由北大红楼喷薄而出的红色曙光,照亮了曾经晦暗的夜空,也照亮了中国前行的道路。这幢见证了一个民族伟大觉醒的近代建筑,正激励我们赓续红色血脉,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伟业谱写新的红色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