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事业薪火相传,久久为功。1953-1957年,中国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我们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当下,回顾这段历程,既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远见卓识与强烈担当,也可对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所借鉴。
为着人民的长远利益计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党领导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同志讲过:“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1951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顺利恢复,中央财经委员会着手试编第一个五年计划。对于工业化战略问题,曾设想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工业提供足够的原料和粮食,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经过抗美援朝战争同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较量,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和建立现代国防工业,就成为工业化中最紧迫的问题。
重工业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且产品不能直接满足人民消费需求。这一客观现实要求工业化起步阶段,全体人民不得不节衣缩食,艰苦奋斗。对此,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那末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经过慎重权衡,党中央决定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
于是,以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为标志,中国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一五”计划则成为这条道路的起步计划。
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
尽管由于缺乏经验,“一五”计划采取边制定、边执行的方式,但是,党中央始终坚持从国家发展的全局和长远考虑,较好地处理各种重大关系,建立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在产业结构上着眼于构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一五”计划的工业建设以苏联援助的“156项”(实际施工150项)建设项目为核心,包括国防工业44项、冶金工业20项、能源工业52项等,着力补齐重工业短板。
在区域结构上则着眼于促进均衡发展。为了改变旧中国工业集中于东部的格局,“156项”增加了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配置。44个国防工业有35个在中西部地区;106个民用工业有50个布置在东北,32个布置在中部地区。从而使各地区都获得一定的发展动力。
坚持以国内力量为主的指导方针,处理好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党中央特别强调生产建设上要自力更生,政治上要独立自主。“一五”期间,国家财政收入中有69.4%来自国营经济上缴利润,来自国外的贷款仅占总收入的2.7%。即使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的技术建设项目中,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仍担负设计工作量的20%-30%,机器设备安装量的30%-50%,并重视加强对先进技术设备的学习和吸收。这也为后面苏联撤走专家后,“中国人自己也能够搞出来”打下坚实基础。
将阶段性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结合
“一五”时期,全党全国人民戮力同心,艰苦奋斗,不仅较好地完成了计划目标,而且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此后,中国在“二五”至“四五”计划期间再接再厉,虽遇到许多挫折坎坷,但最终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两弹一星”等尖端国防突破,巩固了国家安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五年计划”这个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机制仍然保留了下来,并在“十一五”时期由“计划”转为“规划”,成为持续指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优势。
秉承独立自主精神同时积极学习和利用国外经验和资源,是“一五”时期形成的宝贵经验。中国始终注重保持国民经济体系的独立完整,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的国家。近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够有力应对外部经贸摩擦,并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最早恢复经济增长,都与拥有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密不可分。这也让我们不禁由衷感念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与历史担当。(作者: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