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社论

坚持不懈抓纪律抓作风

要闻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

赵乐际在山东调研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越是艰险越向前

跟着总书记学党史 湘江战役:热血忠魂铸丰碑

         三代铁人接力冲刺 精神薪火代代相传

深度学习 在新征程中大力弘扬伟大奋斗精神

         百年大党的奋斗探索及启示

纪检先辈录 红梅傲霜雪

         章蕴、李耘生:铮铮铁骨的革命伉俪

作风纪律故事·党史馆长讲

         陈云纪念馆

         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

         改革担当精神传承馆

         遵义会议纪念馆

         六连岭革命烈士陵园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

特稿

推动全球反腐败治理迈上新征程

巡视巡察

加强上下联动探索实践 构建巡视巡察工作战略格局

科学谋划 压实责任 推动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战略格局

推动市县巡察向基层延伸 扎牢上下联动监督网

专题·《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解读

充分认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要性紧迫性

把对“一把手”监督作为重中之重

强化同级领导班子相互监督

聚焦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

发挥纪检机关专责监督作用

兰台论策

观察纵深 把容错纠错正能量释放出来

实践有方 从案例看怎样做到“精准容错”

观点聚焦 真容错敢纠错

一得之见

将“三不”一体推进贯穿巡视巡察工作

政治监督要避虚就实

实招集萃

江苏:“小切口”做实作风建设“大文章” 

福建福州:压实主体责任推动作风整治融入日常 

吉林长春:协作配合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 

明德风苑

何建明:以“国家叙事”书写百年辉煌

广角

海南海口市:靠前监督护航重大项目建设等

知行话题

认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三个维度

评论

自觉在新时代“两个革命”中担当作为 

真容错敢纠错
首页
1

  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需要每一名党员干部敢担当、善作为。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工作报告提出,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做到早发现早提醒、真容错敢纠错、讲政策给出路。这是对纪检监察工作一以贯之的要求,又因时因势赋予了新的内涵,释放出激励保护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鲜明信号。

  容错,不能只嘴上说说,必须动真格、见真章,决不能让“老黄牛”“拓荒牛”变成“替罪羊”。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过程中,党中央适时提出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针对的是一些干部担心“洗的碗越多,打碎的就越多”、在改革探索过程中不敢闯不敢试等“心病”。这些年来,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探索实践,成效初步显现,但有的地方仍把容错纠错当作口号喊,有原则没细则,致使政策成了“墙上的大饼”,能看不能“吃”;有的把容错纠错与“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对立起来,担心对相关干部容错会“引火上身”;有的混淆“可容”与“不容”的界限,出现“过度容错”现象。这些问题,让容错纠错的政策初衷打了折扣。必须坚持把严的主基调和“三个区分开来”有机结合起来,把握好为公与谋私、工作过失与玩忽职守、改革先行先试与蓄意违纪违法之间的界限,从公心出发、对干部负责,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只有真容错、容真错,才能像“大浪淘沙”一样,让搞腐败、不思进取的干部没市场,让有想法、有闯劲、有担当的干部有干头,真正树立起“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个人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鲜明导向。

  纠错,不能遇到矛盾就绕着走,做好好先生、当老好人,看到犯了错的同志置若罔闻、任其发展。要本着“用监督加压、用信任加力”,用足用好“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一体推进防错、容错、纠错,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有过必改、有错必纠,监督、教育、批评帮助有犯错苗头的同志不犯错误、初犯偶犯错误的同志改正错误、犯小错误的同志不演变成犯大错误。还要帮助犯错误的干部总结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效挽回损失、消除影响,运用纪检监察建议、监督检查考核等手段推动纠错整改到位,促使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只有敢纠错、及时纠,才能引导干部既勇于担当、大胆创新,又注意改正错误、少走弯路,坚决杜绝以创新、干事为由,把失误当成“交学费”的错误认识。

  用好容错纠错机制,更要在形成合力上见实招,防止纪检监察机关一家单打独斗。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容错纠错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承担主体责任,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提高政策策略运用的精准度,实事求是、分类施策。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对符合容错条件的干部及时容错,并注重了解掌握干部被容错后的表现和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谈心谈话,做到考核考察客观评价、选拔任用公正合理。只有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等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咬耳扯袖常态化、跟踪回访经常化、澄清正名制度化、关心关爱具体化,才能让真容错敢纠错落实落地。(沈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