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社论

传承红色基因 永固红色江山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编者按

铭记卓著功勋 传承崇高风范

跟着总书记学党史 新时代赶考路上永远铭记“两个务必”

         永葆本色的将军夫人

深度学习 以好传统好作风护航新征程

         从百年党史看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纪检先辈录 钱瑛和革命伴侣谭寿林

作风纪律故事·党史馆长讲

         李大钊纪念馆

         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

         中共广东区委(监委)旧址纪念馆

         中国红军第七第八军河池整编阅兵纪念馆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香山革命纪念馆

         渡江战役纪念馆

航拍伟大足迹 西柏坡 香山 天安门

重温经典 在美术经典作品中探寻初心使命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让“天大的小事”有人管有人护

实践一线 哈尔滨市 把民生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

         牡丹江市 以专项监督守护百姓“养老钱”

         伊春市 整治特权 把好处让给群众

         桦南县 指尖点开群众心头惑

采访札记 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起

正风反腐在身边

内蒙古巴彦淖尔:“菜霸”覆灭记

坚决向损害群众利益者开刀

学术研究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增进民生福祉

一得之见

高标准高质量学好党史必修课

图说纪事

多收家长的钱是这样追回的

书记说纪

既“深挖蛀虫”又“精准拆弹”

铲除“毒瘤”化风险

挖“蛀虫”更需补漏洞

名城话廉·龙岩

客家廉贤 红土清风

广角

江苏南通崇川区:开通廉洁文化公交专线等

明德风苑

顾宗宏:在陈云同志身边工作的往事

评论

以史为鉴关键要付诸实践

新时代赶考路上永远铭记“两个务必”
本刊记者 刘来宾
首页
1

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重要讲话

 

西柏坡五大书记铜像广场

 

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翠柏葱郁,水光潋滟,革命圣地西柏坡就坐落在这里。2013年7月11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西柏坡,瞻仰革命旧址,追寻红色记忆,重温“两个务必”,坚定历史自信。

“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西柏坡具有卓然的历史地位。在这里,党中央指挥了永载史册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立下了一系列管党治党的规矩,提出了“两个务必”和“进京赶考”的著名论断,为历史和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盛夏时节,刚刚被雨水浸润的柏坡岭,花草青翠欲滴,空气清爽宜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中央军委作战室、毛泽东同志旧居静静矗立,讲述着我们党栉风沐雨、朝乾夕惕的峥嵘岁月。

步行在干净整洁的西柏坡革命旧址内,习近平总书记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历史烟云,“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他感慨地说,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

这是一间面积不过几十平方米、由大伙房临时改用的会议室,没有扩音设备,一排排长凳是从四处拼凑而来。站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前,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发问,“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

1949年3月5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彼时,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即将夺取全国胜利。如何吸取李自成进京的历史教训,如何避免“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这些问题让毛泽东同志夜夜难眠。

深思熟虑后,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分析了因为巨大胜利可能出现骄傲、以功臣自居、停顿起来不求进步、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等四种情绪,郑重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耿耿箴言,透过会场狭窄的木门言犹在耳,猛烈地警醒着全党。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闭幕后第10天,中共中央启程前往北平。挥别送行的父老乡亲,望着远处连绵雄伟的太行山,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就是两位伟人在西柏坡的“赶考对”。由此,“不当李自成”成为党内一个屡讲不衰的话题。牢记“两个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在我们党的漫漫“赶考”路上深深扎下了根。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深刻阐述,“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进入新时代,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然而,“赶考”远未结束。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严峻复杂,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风险依然存在,我们必须始终把忧患意识和自我革命的勇气贯穿于党的奋斗全过程,“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就要靠头脑清醒,靠保持‘两个务必’”“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要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

小小的院落、简陋的陈设、破旧的桌椅,土屋斗室,质朴无华,这就是西柏坡著名的九月会议旧址。不铺桌布、不摆鲜花、不放茶杯,在这简陋的旧址内,习近平总书记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进行了座谈。

“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听取与会人员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讲了这样一句含义极为深刻的话。70多年前,我们党就是带着无比清醒而坚定的纪律规矩意识,从这里掀开了历史新的篇章。

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在这间屋子里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强调要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党的下级组织的代表大会、委员会及代表会议的重要决议,必须呈报党的上级组织批准以后方准执行。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必须将不同意见的争论,及时地、真实地向上级报告,其中重要的争论必须报告中央。

建章立制通常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当时定的规矩也是由实际问题引发的。随着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党内出现了一些违反政策、破坏纪律的现象。比如,地方主义的和经验主义的恶劣作风,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恶劣作风,多报功绩、少报(甚至不报)错误缺点的恶劣作风,对于原则性问题粗枝大叶、缺乏反复考虑慎重处置态度的恶劣作风,等等。

毛泽东同志敏锐地意识到,这些违反政策、破坏纪律的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其危害是严重的。基于这样的考虑,毛泽东同志亲自起草了一系列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报告制度的文件和指示,并在九月会议上对立规矩进行了详细阐述,下定决心花大气力抓党内纪律建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一段深刻论述,“正是这项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进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为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提供了有力保证。”此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定下了“两个务必”、六条规定、党委会的十二条工作方法等诸多规矩和制度,厘清规矩、匡正纲纪在全党深入人心。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严明纪律是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一条鲜明主线。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党对纪律建设的要求一以贯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反复强调“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用严明的纪律维护制度”,要求全体党员“不折不扣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把纪律建设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共同纳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创新发展形成了党的六项建设一起抓的总体布局,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达到新境界。

回望百年征程,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至为关键的因素就是组织严密、纪律严明,这既是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无可比拟的巨大政治优势。今天,作为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要保持全党上下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伟力,“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依然是须臾不可忘记的铁律。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为什么还有些人对不正之风乐此不疲”

在群山环绕、碧水映衬下,西柏坡纪念馆静立山腰、庄重肃穆。来到纪念馆内,一块红底白字的展板上展示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作出的六条规定。习近平总书记驻足良久,逐一对照:“不做寿,这条做到了;不送礼,这个还有问题,所以反‘四风’要解决这个问题;少敬酒,现在公款吃喝得到遏制,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少拍掌,我们也提倡;不以人名命名地名,这一条坚持下来了;第六条,我们党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共产党人的好作风好传统看得见、摸得着。一部电话、两张地图、三套桌椅……西柏坡时期的中央军委作战室条件艰苦,铅笔都要节省使用,累了就在地上铺上麦秸和苇席休息。走进毛泽东同志旧居,寝室内一张木床占了大半个屋子,门口的老式大衣柜朴素、整洁。望着一张破旧藤椅和旁边打着补丁的布鞋,习近平总书记久久凝思,感念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发问直击痛点、引人深思:“这么多年来,中央经常讲、反复提‘两个务必’,围绕改进作风发了不少文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为什么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那一套还有不小的市场?为什么还有些人对不正之风乐此不疲?”

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习近平总书记心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反复告诫全党,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很牢固,但如果作风问题解决不好,也有可能出现‘霸王别姬’这样的时刻。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意识。”总书记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么多年,作风问题我们一直在抓,但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一些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必须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以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狠抓作风建设,整饬不良作风,始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党的作风建设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容易刹住的歪风邪气,克服了一些司空见惯的沉疴陋习,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更加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党的十九大以后,党中央持续向全党释放纠正“四风”不能止步的强烈信号。保持整治力度,坚守重要节点,防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纠治“四风”呈现常态化长效化,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

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上,西柏坡是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转折点。作为西柏坡精神的要义之一,“两个务必”的精髓是教育全党,越是接连取得胜利时,越要保持清醒,要经得起新的历史阶段的考验。不忘来时路,薪火相传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永远铭记“两个务必”,一代代共产党员赓续和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我们必将交出一张又一张人民满意的答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