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1年第6期

社论

把高质量发展主题长期坚持下去

新时代 新指南

核心述评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度学习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两会专题·奋进“十四五” 启航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论国是

赵乐际同志与代表委员同议政

杨晓渡同志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

昂首奋进迈向伟大复兴

两会这一刻

以高度政治自觉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上两会

自觉践行“两个维护” 以强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

坚决惩治腐败一体推进“三不”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 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监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实事求是贯通融合纪法情理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水清沙净,总书记牵挂的腾格里沙漠变了样

代表委员故事汇 好传统好作风依然是制胜的关键

          向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政协委员谈畅想 展望“十四五” 奋力开新局

学习党史

学史践行 辽宁压实主体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等

案语

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系列报道之二:浮华奢靡生活为何令这些年轻人无法自拔

膨胀的虚荣 泛滥的贪欲

追求“精致”生活的代价

书记说纪

主动说清了,包袱卸下了

实证纪法

如何确定被给予政务重处分的人大或其常委会选任人员职务免除方式

公职人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或行政处罚后如何给予政务处分

名城话廉·南昌

洪都奏廉韵 赣水扬清波

明德风苑

冯巩:让文艺之花为时代绽放

知行话题·形势任务谈

历史辩证地看中澳关系的发展

评论

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历史辩证地看中澳关系的发展
首页
1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访澳时引述谚语,“盯着太阳就不会被阴影困扰。”不久前,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指出,澳方公然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屡屡发表错误言行,污蔑指责中国。针对这个问题,本期约请3位专家从历史回顾、本质扫描、前景评估的角度进行分析。

 

【历史回顾】民粹主义折射出澳大利亚极度脆弱的旧思维

近30年间,澳大利亚之所以能够连续保持经济增长,成为西方国家战后唯一没有经历经济衰退的国家,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中澳关系停滞不前。彼时,双方虽然没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但民间往来、团体互访从未间断,长期稳定的小麦贸易甚至成为一段佳话。从1972年中澳建交到冷战结束,中澳关系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国家间关系的典范。

从历史看,澳大利亚作为西方文明在亚太的前哨阵地,恪守西方中心主义,鄙视亚洲文明,从一战时为英国远赴欧洲和土耳其参战,不惜打到“最后一人,最后一个先令”,到二战后参加美国纠集的联合国军登陆朝鲜半岛;从效忠英国王室,到战后改换东家,组成澳新美防务同盟,澳大利亚一直是西方国家称霸世界、大搞冷战的“马前卒”。

二战后,澳大利亚出于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考虑,扮演美国五眼联盟中最积极的一个,充当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警长”。近些年来又积极参与推动印太战略,遏制围堵中国,同时加大了对自己视为后院的南太岛国的战略投入和关注程度。事实上,中澳两国并无根本利害冲突,中国的发展对澳大利亚来说是机遇而不是威胁。

正如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费思芬指出,澳“正身处在一个中国的世界”,澳大利亚外交政策应该给予中国“最高优先级别”。澳大利亚《新日报》近日刊文指出,中澳之间的关系恶化,主要是因为澳大利亚的政客不了解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甚至直接表示“中澳关系源于我们的无知”。从中澳建交实践看,澳大利亚不仅没有因为发展中澳关系而与美国关系恶化,反而从中较好地利用了大国平衡,获得了更多的外交主动权。

近年来,澳大利亚的一些政客为转移民众视线,激发民族主义反华浪潮,添油加醋抨击中国政府。这种充满了民粹主义色彩的中伤,对中澳关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伤害。当前澳大利亚在中澳关系上的一味挑衅,是其旧思维的深刻反映,暴露其在适应国际变局时的极度脆弱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徐秀军)

 

 

【本质扫描】从问卷结果看中澳关系的发展取决于中美关系

“没有中澳关系,从来都只有中美关系。”这一观点能否成立呢?围绕中澳关系核心议题和近期热点问题,前不久开展的一个问卷调查覆盖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及“影响中澳关系的最大干扰因素是什么”(单选)时,49.5%的受访者认为是美国。研究表明,美国是中澳关系最重要的“第三方因素”,中澳关系的发展很多时候取决于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好的时候,中澳关系也会呈良好态势,反之亦然。

作为一个人口稀少、领土广阔、海岸线漫长以及远离西方的西方国家,澳大利亚的不安全感与生俱来,并且其严重程度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所不能比拟的。2017年以来,澳大利亚对外战略正在经历缓慢但深刻的变化,但其外交战略理念落后、思维僵化,漠视变化的世界,机械教条地将所谓的安全感捆绑在美国战车和美澳同盟上。问卷结果显示,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南锚”,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就是美国“大副”(Deputy Sheriff)。

与美国“大副”并存的是澳大利亚两面派手法。一方面,将贸易问题政治化,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做法。比如,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理由拒绝中方投资,率先禁止中国企业参与5G网络建设等;另一方面,却大肆炒作中国“经济胁迫”“歧视性经贸”等具有鲜明“迫害妄想症”“受害者心态”特点的负面舆论。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指明了更切实际的方向。但中国参与全球和地区治理,被西方国家误读为“威胁”现行国际和地区秩序。美国无法理性看待和接受这样的变化而对中国制裁打压,导致澳大利亚由在中美之间保持动态平衡转变为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美国拜登政府正在有选择地回归国际多边合作,澳大利亚是美国在亚太地区首选的合作对象,而美澳合作带有明显的地缘政治和战略竞争的烙印,背离了国际合作的初衷。当前,中澳关系正“驶向未知区域”,未来两国关系能否重回正轨,将取决于澳大利亚的选择,取决于澳大利亚能否重拾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中国矿业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许善品)

 

 

【前景评估】观察中澳关系的三个维度

今年是中澳关系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50年前的1971年,澳大利亚工党领袖惠特拉姆率领工党代表团访华时承诺,如果工党在1972年大选中获胜,澳大利亚将与中国建交。1972年12月,工党赢得联邦大选,惠特拉姆出任政府总理,澳大利亚随即与中国正式建交。作为中澳关系的开拓者,惠特拉姆顶住了其国内保守派的质疑和压力,以政治家的远见和气魄打开了中澳建交的大门,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

当前,中澳关系走到了十字路口。澳大利亚某些人搞意识形态对立,在涉台、涉港、涉疆等问题上不断制造矛盾、干涉中国内政,在经贸问题大搞“政治化”“安全化”操作。比如,2020年4月,在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之时,澳政府无端要求对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展开独立调查,就疫情问题大搞政治操弄,严重干扰国际疫情防控合作。2020年7月,澳在南海问题上罔顾事实,追随美国否定中国在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澳一些人逆潮流而动,附和美国对华遏制打压政策,不断渲染“中国渗透论”“中国威胁论”,煽动对华经济“脱钩”,试图将中澳关系引向歧路。

评估中澳关系前景,有3个方面值得特别关注。从地缘政治看,澳大利亚无论从历史还是文化的角度来说都是一个西方国家,但在地理上远离欧美,这导致其对亚洲国家始终抱有一种戒备心理。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强大,澳大利亚的这种焦虑感和不安全感被再次“唤醒”。从美澳关系看,美澳同盟被澳视为外交与防务政策的基石,两国在情报、军事和安全领域有着极为密切的合作关系,澳大利亚在中美之间一直面临着如何保持“平衡”的问题。在中美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澳大利亚“自由空间”在不断压缩。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澳大利亚在中美之间的选择倾向越来越明显。从对华认知看,尽管澳大利亚从中国经济增长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澳国内一些人仍对中国有很深的不信任感,对中国崛起的前景十分疑虑。一直以来,澳将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视为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基础,认为中国的持续崛起导致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构成挑战。

中澳关系有着良好的基础,两国没有历史恩怨和根本利益冲突,保持中澳友好始终是两国人民共同的心愿。事实一再证明,保持对华友好合作有利于澳经济繁荣和人民富裕。总之,如何处理对华关系是莫里森政府必须直面的一个考验,同时也是对澳外交能力的一次检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宁团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