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雍:紧扣首都工作大局强化政治监督
从首都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看,我们必须按照“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紧扣首都工作大局精准有效推进政治监督,为“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好局、起好步营造良好环境。
牢牢把握“两个维护”根本任务。坚持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政治监督的首要任务,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跟进监督,聚焦服务保障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冬奥会冬残奥会、严肃换届纪律、抓好巡视整改等政治任务精准监督,聚焦健全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机制创新监督,以正风肃纪反腐释放出的监督推力,确保党中央关于“十四五”时期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北京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首善标准,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聚焦“七有”“五性”,以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实际行动,夯实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做深做实“接诉即办”专项监督机制,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监督“微权力”、治理“微腐败”,推动首都基层治理创新。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以钉钉子精神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推进具有首都特点的清廉建设。
牢牢把握首都发展安全底线。紧盯首都政治中心建设重要方面、“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首都城市资源富集行业,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深化金融领域、政法系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国企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科研管理等方面反腐败工作,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有力有效应对腐败和不正之风这个党面临的最大风险、最大威胁、最大挑战,不断实现“三不”一体推进战略目标。

许罗德:时刻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
全国两会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的施工图和时间表,是“国之大者”的集中体现。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纪检监察机关提出的新要求,把政治监督更好融入“十四五”建设中,推动全国两会精神有效落地。
突出监督重点。我们要坚持大处着眼,紧紧围绕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加强对全国两会提出的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扩大内需战略、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数字化改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等部署要求,下落一层开展靶向监督。
明确监督路径。我们要实行“项目化”监督,把全国两会精神、“十四五”规划细化具体化为一项项监督内容,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深化“专项式”监督,紧盯基本民生保障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加注重一线监督、专题监督,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监督什么问题。
贯通监督力量。我们要更加注重压实主体责任,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定位,推动各级党委(党组)自觉履行主体责任,严肃查究贯彻落实中悬空、虚假、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更加注重“四项监督”贯通协同,进一步完善统筹衔接、情况通报、沟通协调、成果运用、督促整改等机制,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工作重点开展协同监督,不断健全监督体系。
展现监督效能。我们要建立常态长效机制,立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逐年制定政治监督的具体实施方案,实现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推进。建立闭环管控机制,强化目标管理、过程控制、效果评估,积极探索构建一套可量化、可检验、可评价的政治监督评价体系,让监督者有责任、有压力,被监督者有感知、有触动。

蓝佛安:以有力监督护航现代化建设大局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是“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十四五”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当前,海南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快速发展通道上,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健全政治监督工作机制,把“十四五”规划与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中央12号文件、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日常监督、集中监督、专项检查的制度安排和衔接配合,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海南做什么,纪检监察机关就重点监督检查什么。
整合运用监督力量,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形成合力。我们要把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作为实施规划的基础性建设,强化政治监督、加强日常监督,构建全覆盖的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督促行业主管部门严格履行日常监管职责,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促进监督工作在决策部署指挥、资源力量整合、措施手段运用上更加协同,使监督进一步融入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之中,推动监督落地,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
精准监督执纪执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坚持把廉洁理念贯穿于自贸港建设全过程,组织开展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跟踪监督,在去年对全省7198个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全过程监督的基础上,今年将围绕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自贸港建设早期安排等重点任务开展监督,促进项目建设廉洁高效、提质增速。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更加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加强对“十四五”规划、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关于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政策措施的监督检查,拓宽群众参与监督渠道,分级分类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保党中央的好政策真正落下去、见实效。

穆红玉:找准政治监督着力点切入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从九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确保这些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找准政治监督的着力点切入点,精准把握工作要求,聚焦工作重点,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我们将持续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决策,围绕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健全“一区两群”协同发展新机制、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等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跟进监督,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实干实绩兑现市委“三个确保”政治承诺。当前,重中之重是抓好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市纪委监委既抓好自身问题整改,又履行好监督职责,将监督检查整改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推动巡视整改落地见效。
更为注重监督实效,我们将持续深入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深刻吸取邓恢林等案件教训,扎实做好“以案四说”“以案四改”,健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机制,把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巩固好,把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维护好。深入贯彻落实市纪委监委《关于新时代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政治监督的意见》,通过发现问题、矫正纠偏、查处问责、以案促改,推动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等方面问题,为“十四五”发展扫清障碍。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来说,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加强川渝监督执纪执法协作配合,健全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坚决整治政策落实“中梗阻”问题,严肃查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把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廉洁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