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浙江省宁波市鄞州经济开发区里,一串串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洋溢出年味浓浓的喜气景象。
无暇擦拭脸上的汗水,开发区纪检监察干部马亮,正同其他人一起,把一箱箱年糕、海鲜等经济开发区总工会准备的新春大礼包,搬进浙江明磊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磊)生产车间,为留鄞就地过年的企业员工送去温暖。这也是当天马亮走访的第三家企业。
各方倾力、广送关爱,让亲情、乡愁跨过万水千山。收到礼包的黑龙江小伙高宇笑着向马亮表示,他这个异乡人在宁波,也感受到了像在家一样的年味!而像高宇一样,留在宁波过年的该公司员工已达到了员工总数的80%。
就地过年忙生产。大年初七,明磊近6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200余名员工身着统一工服,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压轴、组装、打螺丝、测试……一道道流水线紧张忙碌地进行,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有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有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有行业内企业的抱团取暖,去年我们单体利润增长就达到了33%。今年,我们有信心更上一层楼。”明磊总经理翁磊信心满满地表示。
明磊的信心,有着实实在在的支撑。就在今年1月,鄞州区出台《关于支持企业留工优工稳增促投实施意见》,通过“政策激励、用工保障、补贴力度、氛围营造、防疫稳控”政策“组合拳”,鼓励支持企业留工优工、稳增促投,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出台后,区纪检监察机关积极行动,通过入企走访,面对面收集企业岁末年初的痛点难点问题,了解职能部门服务企业情况,监督保障留工稳企政策在一线落实。
“有了信心,勇于再战。”翁磊表示,面对国外疫情形势或许会造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的困难,企业已抓紧行动起来,积极筹集流动资金,并向合作伙伴分别发出了“预警”和“支持”信函,目的是让大家在春节期间资金不紧张,筹备足够的原材料,开年再战。

春节前夕,宁波市鄞州区纪检监察干部走访企业,监督保障留工稳企政策落地。
相较今年的淡定从容,回想起去年疫情初期的情形,翁磊很是感慨,“当时心里真的没底,特别迷茫”。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包括明磊在内的无数中小微企业,瞬间感受到了什么叫作“泰山压顶”,企业无法正常复工、无法按时履约,订单流、物流、现金流均受到巨大挑战。
这样的“迷茫”是短暂的。“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救助政策要精准落地,政策要跑在受困企业前面。”疫情之下,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小企业发展始终牵挂于心,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要让中小企业尽快从疫情中恢复状态。为企业纾危解困,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实施税费减免,支持稳岗就业。宁波市在严防严控的前提下,也相继出台“帮扶中小企业十八条”等系列支持企业渡过难关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意见。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则第一时间跟进,将企业复工复产与惠企政策落实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
“我们公司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员工紧缺。”面对前来督导服务的鄞州区纪检监察干部,翁磊直言难处。为解企业燃眉之急,区纪委监委立即督促区人社局等主责部门,搭建“云招聘”平台,为中小企业牵线搭桥,解决招工难问题。明磊顺利与东北一所高校对接上,通过线上专场招聘会,成功招揽到了34名紧缺工种人才。
不仅招工难问题顺利解决,明磊还享受到了社保减免、贷款利息减免、出口退(免)税、来甬员工交通补贴等10余项惠企政策。多方助力下,企业生产重新走上正轨。不仅如此,深感共克时艰重要意义的明磊,在接到合作伙伴——浙江温岭市一家电动工具开关制造企业的紧急求助电话后,迅速出动人财物,助其复工复产。
包括明磊在内的电动工具行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实现快速发展,是宁波民营企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逆势成长的一个缩影。“2020年,民营企业出口额4896.2亿元,同比增长10.9%;民营企业进口额2085.7亿元,同比增长17.4%”,这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宁波市民营经济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新春孕育新希望。春节期间,明磊完成了总装10万台、包装20万台的生产任务,为完成全年产值奠定了坚实基础。“‘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新的一年里,我们定将释放更满的灵气、更足的活力。”翁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