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1年第2期

社论

以优良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 新指南

千磨万击更坚劲

特稿

坚定行进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

专题 ● 将高质量发展写进生动实践

紧紧围绕“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

福建:突出“见人见事”释放政治监督效能

湖南:蹲点下去找问题 上下联动抓整改

坚持人民至上根本立场

江苏:解决百姓小难题 推动民生大发展

广东广州:监督阳光照暖群众心坎

四川泸州:向着搬迁后的美好生活迈进

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负重担当

疫苗,疫苗,争分夺秒

湖北武汉:把担当挺在一场场硬仗里

把正风肃纪反腐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

安徽:整改评估机制促进巡视高质量发展

银保监会、内蒙古:揪出“硕鼠” 护好“玉盘”

自觉把握运用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山东:在把好政策策略中用好“四种形态”

陕西:廉风润万家 正气盈三秦 / 王佳伟

河南洛阳:以案促改进家庭 警示教育筑屏障

名城话廉 ● 济南

群泉争流唱廉曲

巡视巡察在行动

加强上下联动 构建战略格局 推动新时代巡视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中央单位内部巡视 强化政治监督促进政治建设

突出巡视综合监督平台作用 贯通融合各类监督

发挥系统优势 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

强化巡视成果运用 完善企业治理体系

落实主体责任 推动高校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守职能定位 深化政治巡视

创新方式方法 提升巡视监督质效

正风深一度

坚持不懈推进正风肃纪

特别关注 ● 纪检监察工作更要规范化法治化

从自行决定到层层报批

从监审合一到前后台分设

从凭交情到靠机制

从鼓励创新到统一规范

三级联动破疑案

“零容忍”铲除“内鬼”

一次特约的观摩交流

亲历全员培训考试

知行话题

感悟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之智之美之大

评论

巡视巡察要在上下联动上下功夫 

四川泸州:向着搬迁后的美好生活迈进
刘传福
首页
1

“来,大家一起,为我们搬进新房子干杯。”2021年元旦前夕,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凤鸣镇凤凰村15社8户农户乔迁新居,以别样的方式向着新一年的美好生活迈进。

合江县虽然已于2017年摘帽,但仍存在返贫现象。这8户人家的房子之前已纳入危房改造,因新建房墙体漏水,农户不愿搬迁。泸州市纪检监察干部下沉组了解到该情况,督促当地党委政府实施二次整改,农户最终住上了满意的新房。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群众脱贫后最担心的就是扶贫政策“断了线”、返贫没人管。泸州市纪委监委深刻认识肩负的职责使命,将“四不摘”落实情况纳入全市纪检监察工作监督执纪重点内容,突出抓好责任落实、问题整改、综合监督、执纪问责四项举措,督促行业部门履行监管职责。

2020年5月,古蔺县观文镇凤鸣村32户贫困户在发展产业中入股,分红时却“卡住了”,在纪检监察干部的督促下,终于拿到了迟到几个月的分红;合江县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取消不符合条件的低保人员72人,追回死亡人员继续领取的低保金13002元……立足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2020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检查130次,走访2.7万余户贫困户,发现并督促整改“四不摘”问题392个。

工程项目建设得好不好,直接关系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泸州市纪委监委聚焦扶贫领域工程项目,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严查工程质量、进度及扶贫资金发放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路修好了,农产品运送太方便了,孩子们上学也不受苦了。”走在全新铺设的张茶路上,合江县甘雨镇剑龙村村民夏良全一番感慨。

然而修路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道路动工后,合江县纪检监察干部走访时发现,不到2公里的公路上存在着31处“补丁”,验收报告却显示“公路合格率为100%”,群众质疑声很大。

“对出现问题的扶贫项目绝不姑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就要管到底。”合江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下发督办函,要求甘雨镇立行立改,并全程跟进整改情况。纪检监察室深入调查问题背后原因,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处理,回应群众关切。3个月后,张茶路路面加铺18公分混凝土,新建2个排水涵洞,并配套急弯道防撞护栏,扶贫路终于通了!

紧盯关键领域、重点环节,泸州市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水务、住建、交通部门,对2017年以来实施的安全饮水、安全住房、农村道路三类扶贫项目审批程序不规范、建设进度滞后、建设质量不达标、未按规定审计等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截至目前,“三项整治”共收集问题220个,已督促完成整改152个,移送有关问题线索8条。

既注重问题整改,又注重健全监督机制。泸州市纪委监委将深化村务公开专项监督、完善“小微权力”监督机制作为重要抓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进一步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要求,泸州市纪委监委继续“盯住县里的权,盯住乡里的情,盯住村里这个点”,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展村务公开专项监督,督促民政部门对村务公开内容开展“瘦身”,制定全市统一样本,在试点的基础上全市推行新的村务公开,对扶贫领域资金项目来源、数额、分配、进度等“应晒尽晒”。

监督不是空话,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泸州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村务公开专项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将村务公开纳入《日常监督手段清单》《乡镇纪检监察组织清单制管理》重要内容,督促主责部门加强对村(社区)的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明察暗访,及时发现收集一批、运用“四种形态”处理一批、通报曝光一批半公开、不公开、假公开的问题,将村务公开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作为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监督执纪工作重点。

制度建立了,村监委会主任开展监督也有了底气。“以前监督什么,如何监督,心里没数,现在明确了村里必须公开的事项,我们的监督检查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叙永县叙永镇百花村监委主任游太俊对此深有体会。

“小微权力”晾晒在阳光下,背后的成效立竿见影。曾经的“上访村”古蔺县鱼化镇苗沟村,变成了零上访的和谐幸福村。如今,在脱贫奔小康路上的苗沟村日子越过越红火,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多元,整整比2018年脱贫时翻了一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