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少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原院长
2020终于过去,2021的春天即将来临。回首2020,有太多猝不及防,还有更多的拼搏、更美的逆行,以及带给人们的更多感动,所有这一切构成2020的集体记忆。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时刻,作为古老的艺术,昆曲能够帮助人们消除恐惧、迷茫等,带来心灵上的抚慰,显得弥足珍贵。
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发时代之先声。早在1956年1月,为响应党中央反对官僚主义作风的号召,浙江国风昆苏剧团在杭州上演新编昆曲《十五贯》,这出戏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引起轰动后受邀进京演出。当时,毛泽东同志两次观看该剧,周恩来同志观看演出后说:“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把昆曲和《十五贯》推到了高峰。
从2002年到2019年,我担任苏州昆剧院院长18年,有幸见证并经历昆曲的大发展。一个成功的例子,青春版《牡丹亭》从舞台走向校园,从国内走向世界,390多场演出吸引现场观众数十万人次,网上观看高达2.5亿次,把时代感注入到古老的剧种中去,让古老的艺术焕发时代的青春。从2001年昆曲被列入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到现在的这20年,可以说是昆曲发展的最好时期。
昆曲文化的发扬光大,光靠剧院本身很难做到,必须吸收各方面的精英注入新鲜的血液。坚定这样的一种追求,拥有开放眼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昆曲才有希望。近20年来,苏州昆剧院一方面积极抢救老一辈艺术家身上的精华剧目,以此提高后辈演员的艺术眼光和审美能力;一方面,努力把全国乃至全球华人中的大师和佼佼者请来同商共议,创编经典,先后吸引白先勇、陈启德、叶锦添、王童等一大批海内外文化精英。著名作家王蒙、余秋雨、许倬云、郑培凯、古兆申等一批学者都来我院讲课,传授中华文化,提高演员文化修养,有力促进了演艺水平的不断提升。
对于一种传统文化,这个时代需要呼唤更多的白先勇。这不仅对于昆曲,也对传统文化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就好比张艺谋在影视界所受关注度与影响力一样。
苏州昆剧院在香港举行“昆曲之美”讲座及示范演出活动,为戏曲爱好者介绍昆曲的表演特点并现场示范演出折子戏《牡丹亭·惊梦》。
要赋予传统经典时代性
昆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讲遗产,人们比较熟悉的是物质遗产,长城、故宫。物质遗产保护以保持原样为上,实在不行要修,也要尽量修旧如旧。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一样,它靠的是人来传承,明朝时候的人不在了,康熙年间的观众也不在了,要求昆曲一成不变,怎么行?现代的审美、现代的舞台手段,也要运用到昆曲中去,把时代感注入古老的剧种中去,让古老的艺术焕发时代的青春,而不仅仅是一出戏,演完就完。
昆曲本身的人文本质和600年的历史,每个时代文人精英力量的共同注入,才让表演者有了辉煌的成就。现代一词的意思,不是演技上的现代,是包装的现代,呈现方式的现代。比如,一个宋代的瓦罐,你把它放在角落,大家看不见,也容易遗忘,放在一个最高的殿堂,灯光照下来,联想就有了,传递的信息就不一样了。这些年,我们逐渐认识到,在演绎传统经典的时候,一定要赋予时代性,时代的审美,比如音乐,服装,我们都是从本源上去寻找这份遗产应该有的东西,用现在的眼光,把最美的部分奉献给大家。
在东方管理哲学中,太极哲学对我影响非常深远,包括对剧院的管理,要伺机而发,借力发挥,扬长避短。再一个就是棋子理论,有人喜欢下军棋,一个吃一个,直至棋盘上一个子也没有。而我选择下围棋,瞄准大战略,只要这个大战略没有错。老艺术家传承的是表演,是经验,他们的人文支撑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更专业的研究者来审视、把握、重塑。架构昆曲要请高人,我经常请教授来上课,演员都在读研究生,从文学入手,才能在表演中真正感染观众。
昆曲是一门高雅艺术,是阳春白雪,它的精粹就是“雅”和“美”,我们要去引导现代人,而非迎合。如果一味迎合,必然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昆曲以前是在家庭厅堂,所以有了它细腻的艺术表现形态,而现在是在大的剧院,必须用现代人的审美去表现,我们从灯光、音乐、舞蹈、服装、摄影等把昆曲最能打动当代人的“美”和“雅”发挥到极致。还要沉下心来,敬畏地去发现,从原点到现在,寻找昆曲可以表达的更多可能。
让追求真善美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将优秀的剧目推广出去。昆曲作为表演艺术性的世界级“非遗”,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与活态传承并重。昆剧,它不单单是一种戏曲,也应该是一座城市的生活方式。昆曲要活在当下,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让经典走入生活,重接地气,只有这样,它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民众参与。以昆曲欣赏为突破口,加强传统文化经典的教育,加强艺术教育,加强通识教育,在全民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增强我们民族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怎么走得更远?不能一劳永逸。把它做成品牌,不断建设它、维持它。演一次停三年,怎么可能形成固定观众群?青春版《牡丹亭》每年我们都坚持演。周末闲暇,年轻人不仅仅想着去看一场电影,可能还想去看场昆曲,通过看昆曲发现传统文化之美,并用它来滋养心灵。这是理想的态势。
通过媒体的宣传,现场观众、网上受众多达亿万,而这里面大多数是青年观众,青年观众里大部分都是大学生,他们会去影响更多的人,我们就感觉找到了艺术本身特需的土壤和对象。于是,苏州昆剧院致力于让昆曲与民众开展零距离接触,作为苏州昆曲文化分享体验基地,每周五至周日面向市民免费开放,并作为第二课堂,向苏州中小学生开放。坚持定期在中国昆剧院进行演出,开设昆曲讲堂定期进行昆曲公益讲座,开设昆曲传承体验空间,进行当代昆曲活态传承展示。这种零距离的接触,体验品味昆曲的生活方式,使得昆曲在潜移默化中的润泽了一座城市的文化生活。
回顾这20年来的探索实践,苏州昆剧院始终坚守昆曲传统,培育了昆曲的人才梯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纳海内外社会和民间力量,参与重建昆曲的文化生态,创新了昆曲的传承路径,实现了昆曲保护、艺术生产、人才培养、对外交流、市场培育和文化传承的大发展。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党的正确指导和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昆剧,又一次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作为昆曲工作者,我们更要坚定文化自信,以优秀民族文化为轴,坚实地凝聚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推动昆曲不断走向繁荣兴盛。(本刊记者徐莹莹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