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社论

以高质量纪检监察工作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坚强保障

要闻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纪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新时代 新指南

精读原文 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深度学习 展望“十四五”:以新发展格局促高质量发展

         展望“十四五”:抓民生也是抓发展

学知躬行 发挥纪检监察职能 保障蓝图化为现实

         以高质量监督确保全会精神落地见效

         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监督保障

         以政治清明促生态文明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以有力有效监督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助推五中全会精神在税务系统执行到位

燕阁观察

从四个特点领会五中全会精神

特别关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徐焰: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

刘中刚:主题展览致敬“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的通化记忆

在英雄的城市致敬英雄

黄迎旭:纪念抗美援朝的五部著作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广东:更加科学精准履行纪检监察职能

践行论要 落实科学精准要求 探索运用监督执纪“七个看”和问责“六字诀”

调研报道 靶向施治 充分释放监督效能

         坚持事实为上 科学定性量纪执法

         着力解开“症结”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心坎上

实践一线 派出所来了纪检监察专干

         “榜样”的力量

采访札记 以科学精准放大监督执纪执法正能量

兰台论策

        用好纪检监察建议 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观察纵深 一纸建议何以成为“有力武器”

实践有方 灵活运用建议,监督加码升级

 对症下药开方,推动以案促改

 把握“时度效”,提升建议“含金量”

 紧盯建议落实,防止“一发了之”

一得之见

为创新而“创新”是一种形式主义

治病救人需把纪法情理贯通融合

“监督+”体系助推治理效能提升

学术研究

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

实证纪法

如何准确把握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的规定

如何理解和把握从重给予政务处分的规定

广角

一组

书记说纪

打响违规挂证取酬问题“清理战”

评论

主动投案才是唯一正确出路

监察史话

贾玉英:从“铁面御史”赵抃参罢宰相陈执中看宋代台谏制度 

为创新而“创新”是一种形式主义
首页
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地方、一个单位要探寻发展“好路径”,跑出发展“加速度”,离不开创新的突破和驱动。但现实中,一些地方、单位曲解创新的内涵,为了创新而“创新”。有的“徒有其表”,把精力用在材料美化、宣传造势上,工作刚开个头,创新经验就总结出来了;有的“喜新厌旧”,抓工作不着眼长远,而是热衷于“赶时髦”,搞形象工程,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有的“以点代面”,把各类资源都聚焦在抓示范点、建“样板田”上,却忽视基础性、经常性工作的开展。凡此种种,让创新脱离实际,成了形式主义,不仅华而不实、贻误工作,更劳民伤财、徒增负担。

实绩不够,“创新”来凑。     郑时根    韦荣景/绘

出现为创新而“创新”的怪象,原因出自多方面。要么是干部政绩观错位,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从服务群众的角度出发,而是汲汲于个人利益,热衷于做短时期内容易出彩的事。要么是作风飘浮,不愿沉入一线调查研究,只是在文件里、会议中、展板上“翻新”“包装”。要么是受考核诱导,一些上级部门对创新工作的考核不断变换花样,一年一个新主题,检查考评时大多不到现场察实情、看实绩,而是过分依赖基层报材料,基层单位疲于应付,只好在形式“创新”上做文章。

为创新而“创新”,本质是没有找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创新失去导向。创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更好地解决问题、开展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才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管什么样的创新,最终都要以群众是否满意、能否取得实效作为衡量标准。从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出“枫桥经验”,到改革开放前夜安徽凤阳小岗村18家农户大胆决定“分田到户”,再到新时代北京市探索实践“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这些创新举措之所以取得明显成效并运用推广,根本就在于紧贴基层实际,解决了群众切身问题,推动了工作更好地落实。否则,哪怕花样再多、方式再新、宣传再好,也不过是走形式,没有实际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纠治为创新而“创新”的形式主义,一方面,需要各级干部切实转变作风,校准政绩观,既传承好现有成功经验,又聚焦急难险重问题,在方式方法上突破,探索出适应新形势下工作新特点新要求的思路和举措。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在考评创新工作时,不应以材料论胜负,要多去一线听民意、看实效。如此多方发力,使干部从无谓的“创新”中解脱出来,坚持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才能汇聚更多干事创业新活力新动能,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纪委监委   祝敏凯   刘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