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志愿军战士在这里集结,过境赴朝参战;成千上万吨军用物资在这里存储,运往朝鲜前线;近20万志愿军伤病员在这里治疗,转运后方。这就是吉林通化市。近日,本刊记者专程赴通化祭奠抗美援朝烈士,传承红色精神,感受峥嵘岁月留下的感动。
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刘芳春/摄
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震撼
70年斗转星移,人们对“最可爱的人”的敬仰却从未改变。通化市环通乡石棚村北侧的烈士陵园,是吉林省安葬志愿军烈士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陵园内共有1076座烈士墓,其中558座埋葬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受重伤回国、救治无效而牺牲的烈士,另外518座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墓迁移到陵园进行管护的。
1950年10月,原西南国防医院(1951年2月改编为陆军第31医院)奉命参加抗美援朝。据在医院担任过护理员的老兵王钦回忆,当年12月2日,医护人员背包刚放下,就抬进来了2700名伤员,其中有700多名是冻伤伤员。王钦和护理班的战友一头扎进了救护工作中,忙得不可开交,常常忘记吃饭睡觉。当时为了让伤病员吃上更有营养的饭菜,医护人员只能吃大饼子、喝白菜汤。就这样,医护人员还积极为伤病员献血。据史料记载,战争期间,该院有四分之一受血者的血管里流淌着医护人员的鲜血。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陆军第31医院共收治与后转志愿军伤病员14万余人,其中伤员11万余人,占全部志愿军伤员的51.2%。
随着前线不断地将伤员转送到通化就医,也就不断地有因抢救无效而牺牲的伤员。1950年12月,时任通化市长的高非在石棚子村副村长王贵陪同下,选定石棚子村里的山坡为志愿军烈士墓地。当时烈士下葬都是土坟,坟前立有烈士碑。2011年,通化市东昌区组建了陵园管理处,开始改建烈士陵园。陵园管理中心主任邹世福说,一开始区里经费不足,管理处都是有一点钱就迁一些坟,但是给烈士用的棺椁和石碑都是最好的。前后快3年,才把整个陵园改造为草坪墓地。
邹世福介绍,当年交通不便,很多伤病员运送到通化时已经危在旦夕,所以陵园埋葬的烈士中,留下姓名的只有200余人。即便是有姓名、籍贯可考的烈士,也有部分因为战时通讯不畅、亲人不知道烈士埋骨何处等原因,鲜有后人来祭拜。
60多年的岁月里,烈士们当时下葬的简易土坟如果无人管护,难免会变为平地。但王贵和石棚子村的村民凭着对烈士敬重的朴素感情,为烈士们守墓填土60多年。王贵生前多次说:“没有这些牺牲的烈士,哪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
松涛阵阵,眼前这一排排、一行行的烈士墓,仿佛又成了志愿军战士昂首持枪的方阵。这支部队活着为人民流血流汗、建功立业,躺下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虽然我不知道他们都是谁,但我知道他们为了谁,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震撼。
抗美援朝担架队运送伤员的情景。(抗美援朝纪念馆供图)
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晚秋时节,鸭绿江上波光粼粼,国境铁路大桥巍然挺立。大桥钢梁上的残洞痕迹,无声诉说着70年前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这座桥是‘抗美援朝第一渡’,1950年10月11日,志愿军后勤第一分部就是在这里入朝,进至别河里、武坪里地区设置兵站线的。10月16日志愿军第42军先头部队也是从辑安(今集安)渡江进入朝鲜。10月19日以后,一共有第38军、39军、42军、50军、20军、26军等42万志愿军从辑安过江。” 集安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市档案局副局长佟德才自豪地说。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志愿军抗美援朝是在国外作战,同样得到了我国人民的全力支持。佟德才介绍,毛泽东同志签署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命令后,通化就喊出了“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在通化、梅河、辑安、临江等地设立兵站,24小时为军列上的志愿军官兵提供热饭、热菜、热水。当时还有800多名民工长期驻扎在火车站,以装卸、搬运军用物资。10月中下旬,在志愿军渡江前,辑安的机关干部和民工还协助志愿军工兵部队,在鸭绿江上架起了一座水面下桥。
1950年10月下旬至1952年1月,通化铁路大桥先后3次被炸坏,铁路职工和志愿军铁道兵密切配合,做到了“哪里铁路被炸坏,哪里就有抢修的队伍”。还先后在辑安至满浦间的鸭绿江上,突击抢修了2条铁路便线和2座便桥,使辑安境内通往朝鲜的铁路桥梁增至3座。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这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上,驶过了75908列次向朝鲜运送军用物资、人员的火车,15810列次向朝鲜运送筑路材料的火车,51782列次其他往返的火车。其中,运送伤员回国18.2万人,运送朝鲜难童及陪行人员8000余人。
“志愿军打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抗美援朝战争展览馆里,陈列着一根普普通通的木制扁担。一根普通的扁担,为什么能够陈列在军博的展览馆里,并作为一级文物收藏、展出?答案就在于这根扁担的战功和传奇经历。
1950年10月30日晚上,辑安县担架支队第3大队大队长曲洪一带领一个担架小分队赶往朝鲜前线,路过楚山郡下水洞时,忽然听到左前方有急促的脚步声和叽哩咕噜的说话声。曲洪一命令小分队在路旁隐蔽,他们借着照明弹的亮光进行观察,原来是一群被志愿军打散了的美国兵和南朝鲜士兵。
当敌人走到跟前时,曲洪一端着扁担猛然跃起,用朝鲜语大喊:“缴枪不杀!宽待俘虏!”其他担架队员也都一边喊,一边端起手中的扁担,把敌人团团围住。这群美国兵和南朝鲜士兵被突如其来的喊声吓呆了,不知道这些“天兵天将”拿的什么新式武器,乖乖缴枪当了俘虏。事后,曲洪一荣立一等功,他所带领的担架小分队也受到了表彰。
曲洪一的事迹,只是通化支前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后,通化立即开始组织担架队员、翻译、木瓦工、车夫、伙夫、司机、电讯员、护理员、理发员等战勤工作人员,自1950年10月27日起过江赴朝参战。其中,第一批赴朝的担架队就有6000余人,他们喊出了“志愿军打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的口号。在战场上,担架队员冒着敌人的炮火抢救志愿军伤员,许多人壮烈牺牲,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仅海龙县就有80余名担架队员长眠异国他乡。
“通化人民负担了大量战勤工作,抢修飞机场、架桥、修路、装卸军用物资,等等。”通化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马会凤说,“70年前的通化,全地区仅有88.5万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出战勤的民工就达到了81.6万人次”。
马会凤介绍,在如火如荼的抗美援朝运动中,通化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有4587名青年参军,其中1699人壮烈牺牲。通化县大川乡朝鲜族老妈妈金福顺,大儿子抗日时期就加入共产党,二儿子牺牲在解放战场上,1951年她又亲自送三儿子上了抗美援朝战场,1953年三儿子牺牲在朝鲜江原道。在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中,通化人民踊跃捐款,年过7旬的老人孙名山卖掉7间草房,把所得全部捐献;杨万春老人不仅把儿子送到前线,还捐献了全部积蓄……到1952年4月下旬,通化人民捐款总计135.97亿元(旧币),折合9架战斗机,尚有余款。
志愿军为人民而战,人民的支援是志愿军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战火与硝烟早已散去,但英雄的功勋祖国和人民从没忘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