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0年第21期

社论

以高质量纪检监察工作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坚强保障

要闻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纪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新时代 新指南

精读原文 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深度学习 展望“十四五”:以新发展格局促高质量发展

         展望“十四五”:抓民生也是抓发展

学知躬行 发挥纪检监察职能 保障蓝图化为现实

         以高质量监督确保全会精神落地见效

         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监督保障

         以政治清明促生态文明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以有力有效监督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助推五中全会精神在税务系统执行到位

燕阁观察

从四个特点领会五中全会精神

特别关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徐焰: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

刘中刚:主题展览致敬“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的通化记忆

在英雄的城市致敬英雄

黄迎旭:纪念抗美援朝的五部著作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广东:更加科学精准履行纪检监察职能

践行论要 落实科学精准要求 探索运用监督执纪“七个看”和问责“六字诀”

调研报道 靶向施治 充分释放监督效能

         坚持事实为上 科学定性量纪执法

         着力解开“症结”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心坎上

实践一线 派出所来了纪检监察专干

         “榜样”的力量

采访札记 以科学精准放大监督执纪执法正能量

兰台论策

        用好纪检监察建议 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观察纵深 一纸建议何以成为“有力武器”

实践有方 灵活运用建议,监督加码升级

 对症下药开方,推动以案促改

 把握“时度效”,提升建议“含金量”

 紧盯建议落实,防止“一发了之”

一得之见

为创新而“创新”是一种形式主义

治病救人需把纪法情理贯通融合

“监督+”体系助推治理效能提升

学术研究

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

实证纪法

如何准确把握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的规定

如何理解和把握从重给予政务处分的规定

广角

一组

书记说纪

打响违规挂证取酬问题“清理战”

评论

主动投案才是唯一正确出路

监察史话

贾玉英:从“铁面御史”赵抃参罢宰相陈执中看宋代台谏制度 

徐焰:
志愿军以“钢少气多”
力克“钢多气少”
首页
1

 

徐焰: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国防大学军事思想和军事历史学科带头人,著有《金门之战1949-1959》《解放军为什么能赢》等

 

1950年6月27日,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开宣布,要出兵朝鲜、台湾,并援助在越南的法军,从三个方向对中国形成威胁。面对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威胁新生政权安全的行径,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奋起抗击以保家卫国。

出兵朝鲜是一项伟大的战略决策

面对美国从朝鲜、中国台湾、越南以“三把刀”插向中国,中共中央从1950年7月便开始研究进行较量的战场。由于当时中国没有可使用的海、空军,没有能力在台海同美军作战,毛泽东同志确定了“三有利”的朝鲜战场——最有利于发挥我陆军优势、最有利于后勤供应、最有利于得到苏联支援。

朝鲜战争开始时,是其本国的内战,因美国入侵才变成国际战争。毛泽东同志认为美国占领朝鲜,会严重威胁我国工业中心东北,并将控制南满电力,国内反动势力也会乘机响应,恢复经济和进行建设就都很难展开。中国若在这场斗争中表现出忍让退缩,势必会使美国更为嚣张,严重影响到刚刚宣布“站起来了”的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自1950年10月1日起,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毛泽东同志住所连续举行会议,政治局成员和有关方面的领导人陆续到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否出兵朝鲜作战”。10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斯大林的电报中表示,我们决定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援助朝鲜同志”,这一电报写好后,据查并未发出。此后,中共中央还在争取最后一线希望来避免中美双方交战。

由于当时中美两国实力相差极为悬殊,美国军政首脑对新中国的力量,持傲慢的轻视态度。美国发现苏联毫无出兵干涉的迹象后,杜鲁门向麦克阿瑟发出指示称:“今后中国共产党要是不事先声明就在朝鲜任何地方公开或隐蔽地使用大量的部队,你应该根据自己的判断,只要在你控制下的部队有可能获得胜利,你就继续行动。”

面对严峻形势,出于对国家负责的态度,中共中央的领导成员对出兵的利弊充分阐述了自己的意见,毛泽东同志从他非凡的胆略出发,在让到会同志充分摆出不利条件后,仍从两分法来看待出兵问题,认为美国也有致命的弱点。美国驻军欧洲、亚洲许多国家,历史上还没有过这样长的战线,其战略重点又在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投入朝鲜的力量有限。同时,美国军队进行的是不义之战,士气不高。我们有广大人民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朝鲜又临近我国,便于发挥我军的长处。

1950年10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统一”朝鲜的决议;次日,毛泽东同志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向朝鲜境内出动。”毛泽东同志下定出兵决心后,因苏联不履行为中国入朝部队提供空中掩护的承诺,入朝行动曾两度推迟。1950年10月18日,毛泽东同志主持中央会议再度研究出兵问题,当日最后下定决心,会议确定入朝部队于次日出动。

历史雄辩地证明,毛泽东同志决定出兵朝鲜,将革命胆略和科学态度相结合,既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同时也充分显示出爱国主义精神指导下的保卫祖国的气魄。毫不夸张地说,抗美援朝战争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历史复兴的重要心理支撑点。这一伟大战略决策的功绩,将永垂于史册。

用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是一个令世界惊叹的战争奇迹

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也堪称中国进行的第一场世界型的现代化战争。面对拥有世界上最强实力、最先进技术的美国军队,新中国的军队以绝对劣势的装备奋战强敌,创造了世界现代战争史上以劣胜优的奇迹,显示出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

在整个战争期间,侵朝美军以轮战方式先后投入了120万兵力,并纠合了另外15个国家的军队,连同南朝鲜军队一同作战。当时,美国有3.1万架军用飞机,平均4个人装备1辆汽车,榴弹炮为155毫米、105毫米,转入阵地战以后又增加203毫米榴弹炮。

相比而言,中国在朝兵力轮流参战,最高数为135万人。按1952年定编的部队计算,其比例为:曾入朝的步兵部队25个军79个师,占全军的比例为73%;炮兵部队16个师,占全军的比例为67%;坦克兵部队2个师,占全军的比例为55%;铁道兵部队10个师,占全军的比例为100%;航空兵部队12个师,占全军的比例为52%。但是,志愿军的装备陈旧落后,型号不统一,缺乏标准化。比如,中国军用飞机不足200架,平均500人装备1辆车,榴弹炮为105毫米和122毫米两种。当时中国虽然有苏联援助,然而供给的武器不多,还要按“出厂价五折”记账付款。

当时美军1个团的火力强度,超过中国1个军的强度。从下面的对比表中,可以看出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胜利,是在物质条件相差极为悬殊的条件下取得的。

即使以战争后期的双方火力对比而言,按一次弹药投射量计算,美军一个师的火力强度也超过志愿军一个师10倍。在战争期间,美国投入的装备、弹药和金钱都超过中方许多倍,双方是在远远不对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一场较量。

尽管实力相差如此悬殊,全国人民却同仇敌忾。志愿军发扬几十年战争中养成的极其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白天以隐蔽分散避开敌人的强大火力,晚间则突然攻击,而且一交手就穿插迂回,连续取得两次战役的胜利,使敌军从朝鲜北部狼狈南逃。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回忆录中也感叹,这是“美国历史上路程最长的败退”。

从朝鲜战争中使用的武器和消耗的弹药物资看,战争的激烈程度同以往的战争相比,仅次于世界大战。美国在战争中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各种新式武器。美国在仅有22万平方公里的朝鲜半岛消耗的弹药,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弹药总消耗量的一半,从单位火力密度上看,朝鲜战争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新中国为抗美援朝做出了重大牺牲,不过人员损失同敌人相比并不算严重。志愿军牺牲19万7千多人,歼敌70万人。这在“联合国军”火力强度要高十几倍、技术条件又远超中朝军队的情况下,不能不说志愿军有着相当出色的高超的战斗效能。

抗美援朝战争靠政治优势和精神优势战胜敌人

战争不光是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竞赛,也是人的精神力量、心理素质的竞赛。抗美援朝战争的实践,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以来,从这70年来世界上各次局部战争实践证明,武器装备技术虽然重要,但是作战人员的精神面貌仍然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我们当年胜利虽然也靠苏联支援武器装备,更重要的还是我们精神上的优势。美军的根本弱点,毛泽东同志当年概括“钢多气少”,我们要战胜强敌必须以我之长,击敌之短。

在整个战争期间,侵朝美军因其战争具有非正义性,官兵“钢多气少”,作战时主要依仗着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妄图靠以大量倾泻钢铁、爆炸物压倒中朝军队。志愿军在朝鲜的前方后方,都处于敌军陆、海、空全方位的立体攻击下。例如,美军在攻击志愿军两个连的防御阵地时,一天之中就发射了炮弹19万发。面对着这种世界战争史上密度空前的火力网,志愿军指战员们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牺牲、前赴后继,以勇敢加灵活的战术与敌人顽强拼搏。

靠着上下一心、艰苦奋斗,志愿军指战员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险和困难,并群策群力创造了许多战胜敌人的有效方法。在运动战中,能以连战连胜将敌人赶到三八线以南;在阵地战期间,又能坚守住横贯朝鲜中部的战线,并能以不断的攻势行动逐段打破敌阵地,迫敌以妥协方式结束战争。

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先后涌现30多万名英雄功臣,被全国人民称为“最可爱的人”。如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许多英雄人物,成为全国人民的光辉榜样。尽管志愿军在技术和火力方面远远不及敌人,在精神上却始终压倒敌人,以我强大的政治优势和精神优势弥补了装备方面的劣势。

“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毛泽东同志精辟的总结,指出了我军赢得战争的根本所在。毛泽东同志对钢和气的形容,其实就是硬实力和软实力。钢代表硬实力,气代表软实力。当年我们跟美国相比,硬实力差得太多,我们靠软实力战胜了敌人。

经过这场战争,中国陆军有光荣传统的步兵学会了打现代化战争,又打出了一个强大的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也有了飞跃发展,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数量和质量,也跃居世界空军第三位。这场战争的丰富实践,为中国军队打开了一个观看世界先进军事技术的窗口,使新中国更注重将自己由落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战争未结束就在1953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距现在整整过去了70年,世界形势乃至整个亚洲东部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今天我们要在世界上赢得一个应有的尊严,中华民族要崛起,同样也需要钢和气、硬实力和软实力一起来抓。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我们是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也要多。进入新时代,斗争的对象、斗争的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无需用手中的钢枪消灭敌人,但和平掩盖下的斗争仍然十分尖锐复杂,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敢于针锋相对,敢于接招、敢于出击、敢战敢胜,坚决把伟大斗争进行到底。“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本刊记者曹雅丽访谈整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