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的内在逻辑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十三五”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简而言之,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而民生建设是贯穿这三个“新”的一条主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无论是贯彻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也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罢,都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可以说,规划《建议》体现出鲜明的民生导向,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五中全会客观分析了我国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进而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民生建设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十四五”期间民生建设的关键领域和重点举措
为了完成这些民生建设目标,全会指出了一些关键领域,提出了一些重大举措。如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又如,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具体而言,在就业方面,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在收入方面,将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在教育方面,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在文化体育方面,将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在健康方面,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使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在养老方面,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在社保方面,将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尤其是针对我国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十四五”时期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事业。还将全面促进消费,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发展服务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着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要实现“十四五”期间民生建设目标,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实现两者良性循环。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前提,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民生改善既能有效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改变原有的把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把民生建设作为纯粹的财政支出和负担的固有观念,树立民生建设也是生产力、社会福利也是竞争力的新理念非常重要。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提升民生福祉不但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民生建设和社会福利投资对于扩大消费、培育市场、提升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一个城市或国家的竞争力和美誉度都至关重要。
传统的民生建设和社会福利思路往往认为,民生工程是政府财政的消耗和支出,社会政策是实现再分配的手段,民生建设往往被视为对公共财政的消费,或生产力发展的负担。因此,在各方面财政压力之下,各级政府往往更愿意直接向生产领域投资,而缺少足够动力做大民生工程或投入社会建设。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前进,人们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重新定义了“经济与福利”之间的界线,认为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民生福祉不是反生产性的支出,而是卓有成效的生产性投资。从“消耗性民生工程”跨越到“社会性民生投资”的关键是要以辩证的视角统筹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方式,实现多方面融合发展。社会福利也可以成为一种“生产要素”,民生建设也可以成为一种“开发性投资”。良好的社会政策一方面通过保证所有人的基本的社会和经济安全,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增强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公正和聚合,营造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所必需的有利环境;另一方面它通过发展和释放人力潜能,增加人力资本,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并直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事实也证明了社会福利和民生建设支出的这种“投资性”,以及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内在联系。比如,我国沿海很多发达中小城市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吸引人才方面面临很多制约和短板,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缺钱,而是缺乏好的学校、医院和文化娱乐设施,没有这些民生建设就很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已不单单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和民生问题。据调研,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的党委和政府,现在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就是研究老百姓的“吃喝玩乐”,即如何把城市的文化和民生建设搞好,提升“城市舒适度”,以吸引人才、聚集人才、留住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的产业和人才竞争力。
统筹好抓发展与抓民生,根本在于提升民生福祉,关键在于将个人、家庭、城市和国家等不同层面的利益与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形成多方共赢的政策机制。社会建设不但是一个发展领域,更是一个发展维度。要坚持“大社会建设”和“大民生建设”的理念,不单单就社会建设谈社会建设,而是要充分体现出社会建设的整体观和长远观。
五中全会强调的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要求把社会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这也鲜明体现了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系统观念”,一方面彰显了将民生贯穿于发展全过程的决心和勇气,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各项成果,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另一方面,它改变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社会经济各方面缺乏协调的传统思路,从抓全局、抓联系、抓根本的角度出发,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脱离社会建设而单兵独进,需要社会建设与之相配合,需要民生建设为之提供基础和动力。
这种“系统观念”,不但是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化解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问题的有力证明。增加人民收入、提升民生福祉,不但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和执政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
激励各级政府争当推动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先行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在民生和社会建设上进行了不懈探索。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及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进行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事实证明,一些地方大规模、大投入的“大社会建设”不但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反而成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成为吸引高端人才、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和重要抓手。这些城市和地区的社会建设经验充分说明,民生建设也是生产力,社会福利也是竞争力。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也必须树立新的社会建设和民生福祉理念:一是坚持“社会投资”理念,不仅仅把社会建设和民生支出作为消费和包袱,而是将其作为投资和资产,作为提升地方发展环境和城市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和组成部分;二是坚持系统观念,把社会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统筹推进、系统谋划、一体推进。
随着“十四五”的开启,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不再只以GDP论英雄,而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竞争。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也将从“GDP”向“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更具综合性、整体性的美好生活竞争转型。而“十四五”时期如何构建新的以民生为导向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对民生福祉的考核力度,激励各级地方政府争当推动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先行者,将成为能否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一个关键。(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