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社论

以“三严三实”作风保障决战决胜

新时代 新指南

核心述评 领导干部要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

学者视点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改革、法治与反腐

学知躬行 切实履行监督保障执行作用 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特稿

聚焦职能责任 深化政治巡视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调研报道 监督责任搭桥,促“两个责任”同向发力

         用改革将派驻“探头”越擦越亮

         看“四项监督”如何协同作战

         让监督的阳光照亮基层

采访札记 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

燕阁观察

如何理解反对浪费和扩大消费关系

特别关注 ● 河南持续开展廉洁家风建设

清正廉洁 从家出发

涵养党员干部优良家风 助力风清气正社会风尚

特色做法 洛阳开展“向家风馆报到”活动

         开封打造领导干部家风建设阵地

         南阳以廉吏文化促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学术研究

让思想跟上时代步伐

正风深一度

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打折扣的新众生相

帮扶只走形式 落实全靠他人

把说了当成做了 虚报数据搞应付

名城话廉

宁德:山海传廉德 明月沐宁川

滴水穿石 久久为功

监察史话

开栏的话

卜宪群:秦朝御史大夫制度之历史得失

张宏杰:从云贵总督恒文大案看乾隆前期监察制度

七七草杂谈

戒惰以正恒心

实招集萃 

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用好大数据 绘制“政治生态图”

山东寿光市:“云”模式让审查调查更精准高效

湖南岳阳云溪区:为扶贫领域监督插上科技翅膀

实证纪法

从3组典型案例看“舌尖上的腐败”行为的定性及处理

以案说规

不实举报终澄清 担当作为有保障等

警示剖析

一人牵出“一窝鼠”

编辑点评 勿让“清水衙门”成监督死角

广角

一组

评论

把工作抓到群众心坎上

涵养党员干部优良家风 助力风清气正社会风尚
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 任正晓
首页
1

 

河南省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在栾川县潭头镇拨云岭村家风家训馆调研。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就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把对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为推动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对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管党治党的政治机关,必须坚决扛牢“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责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指引,把匡正党员干部家风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应有之义,在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优良家风建设中助推全社会营造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

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在笃信笃行中坚定家风建设政治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既立足全面从严治党大局、又饱含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必须在学深悟透、学懂弄通上下功夫,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

深刻领会加强家风建设是深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一身之进退荣辱,而且关乎一个地方单位的风气。实践证明,良好的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也是抵御“四风”的“防火墙”。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高度重视家庭家教,自觉作培育良好家风的表率,才能以良好家风带动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

深刻领会加强家风建设是增强党员干部“不想腐”自觉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想”是根本,要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靠提高党性觉悟,靠涵养廉洁文化,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不敢腐”的氛围已经形成;通过深化以案促改,推进改革、强化监督、完善制度,“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密。但从当前情况看,强化“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还有差距、有短板。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有利于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进一步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切实把一体推进“三不”方针方略落实落地。

深刻领会加强家风建设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长效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亲属也利用其职务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其危害不可低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教是个人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家庭成员成长的土壤。只有培育良好家风,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人员,才能以己身一家之清正廉洁,带动形成良好政治生态。

准确把握新时代弘扬家风新要求,在守正创新中推动家风建设与时俱进

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方式、社会心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探索家风建设新途径、新方式,努力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涵养、引领社会和谐。

突出引领性,始终把牢家风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党员干部家风是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在家庭的直观反映,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在当前利益诉求、道德信仰、思想情绪、价值取向多元多样的情况下,必须强化政治引领,确保方向不偏。要把理论学习纳入家风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要把对党忠诚纳入家风建设,坚持忠诚立家、修身齐家,影响和带动家庭成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要把纪律规矩纳入家风建设,重家教、立家规、正家风,管好自己、管好家人,以家庭清廉维护一生清誉。

突出创新性,充分发挥优良家风的教化引导作用。时代在飞速发展进步,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也要与时俱进。要注重继承发展,既传承和弘扬积极的、向上的内核,又否定和抛弃消极的、陈腐的因素,还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做到常做常新、与时俱进。要创新方式方法,注重通过微信、客户端、动漫等形式,充分运用廉政谈话、干部讲述、编家风剧目、演家庭节目等方式,起到家风润物于无声的教化作用。要强化典型引路,宣传弘扬良好家风建设模范事迹,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以好干部标准要求自己、树好形象、管好家人。

突出开放性,着力讲好新时代健康向上的家风故事。家风带有很强的社会特征,不仅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承,也会在家庭之间形成互鉴,并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必须用开放的心态、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方式讲好新时代优良家风的故事。要把加强家风建设作为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时时、事事、处处带头,吸收借鉴标杆典型、亲朋邻里的好家风、好传统,取长补短、发扬光大,争做新时代家风建设的表率。要把实现家庭梦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确处理爱家和爱国、小家和大家、小我和大我的关系,有效发挥家庭的生活功能、教化功能和社会功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教的全过程,涵养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推动家庭成员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贯彻运用一体推进“三不”方针方略,在统筹联动中增强家风建设总体效果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凝结着对作风腐败问题发生机理和管党治党规律的深刻洞察,对家风建设也同样适用,必须把握内在联系、融入家风建设,切实把这一方针方略贯彻好、运用好,形成叠加效应、综合效能。

纳入党内政治生活,激发“不想”的内生动力。建设廉洁政治、坚持反腐倡廉,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要督促相关部门将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纳入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内容,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内容,传承弘扬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家风,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思想政治建设引领家风建设,还要根据情况邀请党员干部家属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或支部会上“讲家规”“晒家风”,学习借鉴身边先进典型的家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更加自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

加强日常监督,提升“不能”的约束作用。匡正党员干部家风,既要靠依规依纪依法来纠治,更要靠制度规范和日常监督来约束。要做实日常监督,把家风建设情况纳入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积极组织开展廉洁家访活动,多维度了解党员干部家庭生活、邻里关系和社交关系,管好八小时之外。要强化考核评价,把家风建设情况作为党员干部述责述廉的内容,建立家风建设专题报告制度,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要动员家属参与,利用党员干部成长进步的重要节点,邀请家属共同参与,有针对性进行家风教育;探索建立党员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家属签字”、夫妇双方廉政承诺等制度,共筑廉洁“防火墙”。

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形成一体推进“三不”的叠加效应。充分运用以案促改这个一体推进“三不”方针方略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推动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最大化。对巡视巡察、信访举报中发现的党员干部家风不正问题线索,及时依规依纪依法进行处置;在案件查办过程中,严查党员干部配偶、子女违纪违法问题,倒查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责任,严防“裙带腐败”“衙内腐败”。针对案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党员干部家属子女和直系亲属从业回避等制度,明确对党员干部配偶、子女和亲属的纪律和规矩。用活用好案例资源,公开通报家风败坏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促使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