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本期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重温那段历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14年抗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话语转换,而是对历史最客观、最公允、最权威的评价。
14年抗战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无论具体目标、政策、步骤和手段如何变化,其实现先征服“满蒙”、再侵占整个中国、进而称霸世界的企图始终没有改变。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演变为全国抗战的历史过程,二者共同构成一个连续的历史链条。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主席在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1931年就开始了。从这个角度说,提出14年抗战,完整还原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
14年抗战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九一八事变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第一反应不是向侵略者宣战,而是向“国联”投诉,期盼着同情和干预,甚至对侵略者还抱有幻想。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先后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呼吁组织东北游击抗日。1932年4月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名义正式对日宣战。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联军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斗争的主力,并为此付出巨大牺牲。据统计,到1941年,东北抗日联军由3万余人锐减到不足2000人,其中仅师级以上干部就牺牲了190余位,包括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高级将领杨靖宇、赵尚志。
14年抗战,中国开辟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并逐渐发展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法西斯的猖狂进攻,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打响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至1939年9月战争在欧洲爆发时,中国已独立进行了8年的抗战;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中国独立抗战则已持续了10年之久。(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 许森)
【重大贡献】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在几无外援的情况下,面对先侵占中国、再称霸世界的日本法西斯,不仅在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战,同时也为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而战,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卢沟桥事变之时,当地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的刘思远和其他200多名精壮士兵组成“奋勇队”,身穿白背心,臂扎白布巾,签下生死状,坚守卢沟桥阵地,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大部壮烈牺牲。此后无数像刘思远这样的爱国将士,“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奏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凯歌。
面对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嚣张气焰和国民党军的节节失利,八路军第115师未待全军改编就绪,即由陕西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平型关前,第685团2营5连担任突击队。连长曾贤生高喊着:“我们要用刺刀消灭敌人,就是牺牲,也要堵住敌人!”他先指挥全连战士用手榴弹炸翻了日军队列最前面的20多辆汽车,然后率20多名大刀队员冲进敌群,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先后砍倒十几名敌人,在身负重伤、陷入重围之际,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就这样,连长牺牲了,排长顶替;排长牺牲了,班长接替指挥,全连打到只剩30余人,仍然顽强拼杀。平型关一战,八路军以伤亡600余人的代价,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使全国人民看到了民族希望之所在。
1940年,在日军军事压力和政治诱降下,国民党内部出现妥协投降的逆流。黑云压顶之际,八路军前方总部组织晋察冀军区、120师和129师部队,开展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大规模破击战役,共105个团参加,史称“百团大战”。在5个多月里,将士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战斗,有时一连数日吃不到一顿饱饭,但依然以最大的战斗热情,奋力杀敌。据统计,仅在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就毙伤日军2万多人。
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正是有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配合,才沉重打击了日军,并将其大量有生力量牢牢牵制在中国。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感叹:“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在14年的抗战岁月里,中华儿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据统计,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按照1937年的比价,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余亿美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军事人物研究室主任 王雷)
【抗战故事】千万中华儿女用生命谱写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在14年的抗战历程中,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百折不挠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英雄之歌,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在长乐村战斗、堡垒户的故事、松山战役等史实中,中国军民的牺牲、爱国和团结,正是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彰显着全民族抗战的伟力。
1938年4月初,华北日军集结3万余人,发动了对晋东南地区的“九路围攻”。朱德、彭德怀指挥第二战区东路军的国共两军迎战。14日八路军总部令第129师主力及第115师第689团,进至武乡以北地区,伺机歼灭进入腹地的日军一路。16日在刘伯承、徐向前指挥下,八路军将日军第117联队辎重部队压制在浊漳河河滩,予以分割围歼。此战共歼灭日军2200余人,随后,与国民党友军乘胜追击敌人,并连克榆社、沁县、长治等10余座县城,从而粉碎日军的“九路围攻”。长乐村急袭战,虽是一次战斗,歼灭日军数字却堪称抗战期间一次战斗之冠。这一战绩不仅高于八路军的平型关大捷,甚至高于正面战场多个国民党军会战的战绩。
1942年7月在滦县干河草战斗中,冀东第12团设伏,全歼日军180人,并且消灭了制造丰润县潘家峪惨案的主犯佐佐木二郎,缴获一挺重机枪。杨思禄营长把机枪放在赵凤池家中。第三天,日军突然包围西赵庄子村,挨家挨户搜查,逼问八路军在哪里,东西藏在哪里,赵凤池的女儿坚决不说,被恼羞成怒的日军当场踢死。正是在堡垒户的帮助下,在最困难的时候,八路军避开了敌人一次次的扫荡、清乡。华北大地成千上万个堡垒户,就像一颗颗钉子牢牢地钉在敌人的心脏,彰显着人民战争的伟力。
松山位于云南怒江惠通桥西北约6公里处,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这里日军拉孟守备队构筑大堡垒群16座,小堡垒群5座,各堡垒间均有隧道相通,弹药充分,被日军称为“东方马其诺防线”。1944年6月,中国远征军新28师夺取松山外围阵地,前后十战松山,苦战3个月零3天,于9月7日攻克松山。这次战役是正面战场空前的一次大胜利,不仅在物质上确保了国际援助通过缅甸公路源源涌入,而且在精神上提振了全国军民的士气,对赢得抗战最后胜利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副教授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