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时代催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助推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共同夙愿,是人类历史上正在进行的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也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彰显中国价值,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中国精神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精神动力
“小康”概念描述的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也是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小康”既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又涵盖了文明演进和礼义规范的具体要求。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愿景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举凡社会,都是相对“人”而言的,因为只有人才具有社会性,才能建成与自身生存发展彼此互推、协调共进的社会,即经济与文化相互契合,物质与精神互济共生,富裕与文明高度互励。从“小康”到“全面小康”,其内涵和意义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维度,也意味着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趋成熟和定型。只有这些因素和条件充分生成且完全具备,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全面小康。倘若只有物质条件的富足,而没有文明与之相伴、为之托底,就绝不会有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幸福可言,全面小康也无从谈起。因而,全面小康的构建必然也必须体现为经济与文化并举、富裕与文明共存、物质与精神同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开创美好生活的初心与使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100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折射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现实国情以及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从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被创造性地用来诠释中国现代化坐标上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重中之重,任务必须如期实现,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历史的使命催人进取,精神的丰碑根植人心。弘扬中国精神,能够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保持乐观向上、奋勇拼搏的精神状态。今年以来,在多种复杂因素影响下,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和巨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而且非常强调精神力量,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坚定信心和昂扬斗志。在抗击疫情和消除贫困这两个战场上,爱国奉献的“西迁精神”、滋养初心的“延安精神”、吃苦耐劳的“蒙古马精神”、诚信守法的“企业家精神”等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它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正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取得飞速发展的力量源泉。这是西迁人永恒不变的精神底色,也是“西迁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总书记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总书记还深刻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弘扬 “蒙古马精神”,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和阐释的这些精神品质,正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一路闯关夺隘的通关密码,更是前进路上无惧风浪、坚定前行的不竭动力。
中国精神是维系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精神支柱。中国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鼓点,在强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中,奋发进取、砥砺前行。从激活数千年的社会理想,到激扬数十年的执着追求,不断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美好的前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提档加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正是这种“小康”意蕴的不断丰富,打通了历史与现实,涵盖了古往与今来,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互协调。毋庸置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国精神必然成为国民提升素质、陶冶情操、培养情怀的有力抓手,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爬坡冲刺迈坎增添强大动力。
中国精神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思想保证
中国精神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先导性作用。如果忽视精神文化的思想引领,就会导致社会发展偏离正确轨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中国精神通过凝心铸魂的价值引领,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
中国精神为文化小康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文化小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从精神文化的生成特点以及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看,中国精神导入文化小康可从“模式”“经验”以及“导向”等载体建设入手,即依据并遵循各地经济小康的整体状况,从不同文化类型和特色着手,打造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载体;或者基于实现全面小康的具体要求,选择既具普遍性,又有明确政策内容、意识形态和文化内涵的“导向载体”;还可通过群众精神文明创建实践中证明有效的经验载体,多措并举为实现全面小康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比如河南兰考县由于受盐碱、风沙和内涝的影响,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但自焦裕禄起,一连15任县委书记始终坚持经济与文化齐头并进,以精神引领经济的驱动改革发展之路,最终在2016年宣告全县脱贫,依托精神高地跨出“经济洼地”,创造性地以文化之燧点燃精神之火。再如,曾经被称为不宜生存的山西右玉在历任县委班子的接力领导下,2018年8月摘掉了国家贫困县的帽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新右玉呈现在世人面前。一代又一代的右玉人在奋斗不息的锤炼中形成的“右玉精神”,成为激励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右玉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彰显了我们党担当使命、一诺千金的不懈追求,展现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汇聚起坚定信心克难关、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强大力量。
中国精神重视精神小康的价值引领。精神小康是与物质小康彼此共振、相互关切的一种文化状况。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全面小康是在物质和精神双向互动、彼此互推的增长过程之中产生、持续和完成的。对于一个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中国精神具有强大的思想引导和与良法善策同向发力的支撑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的深刻洞悉,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精神文化的小康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智力支持和动力保证,是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前景的重要因素。正是这种显著而又独特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使得我们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的小康并将之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精神小康不仅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高地上灼灼绽放,更要厚植于经济领域的鲜活实践中,使精神小康以精神与经济的混合体兀然崛起,催生以文化为“魂”、产业为“体”、产品为“桥”的新文化产业体系,并不断衍生出新业态、新创意、新产业,力促其产品同时具有物质层面与意识形态双重属性和复合意义,将文化DNA植入以 “互联网+文创” “文化+创意”“文化+科技”为主要特征和基本模式的大文化产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发展空间的重塑”。由此可见,中国精神通过精神小康的倡导与弘扬,植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过程,为决胜全面小康奠定思想逻辑、厚实能量聚集。
中国精神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道德滋养
道德兴,则国家兴,这是总结历史和现实得出的结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有赖于中国精神通过凝心铸魂、同心同向的传播方式,引导全国各族人民答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德考卷”。中国精神是共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受到所属民族文化的滋养和熏陶,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族群精神。如何把握物质与精神辩证关系的时代演绎?如何将助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寓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这就是以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来回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精神之间的张力关系。这种张力关系所体现出来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环境中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在奋斗者的时代里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在中华民族前所未有之大复兴的历史新方位上“担当起该担当的时代责任”等,既是当代中国攻坚克难、抵御风险的重要法宝,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锐利武器。
中国精神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石。道德是由全体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情感表达体系和信仰体系等要素构成的精神文化系统。道德建设是促进中国精神力量的生长点,寄托着中华民族成员共有的精神支撑和心灵归宿。成就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呼唤道德建设以更具冲击力的符号、象征及意义的文化建构,不断激发全体人民的智慧和潜能。广受认同的高尚道德理应成为既被认同又被信守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凝聚成实现全面小康的磅礴伟力,激发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厚实精神力量,这既是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又是中国精神的价值旨归。如果没有强大的、坚实的道德基石作支撑,就无以构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牢固基础,也就无以绘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丽画卷。
中国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疏浚和培植道德源泉和精神土壤。道德素质的提升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频共振,是经济的应然、社会的必然和文化的使然。道德之于国家,是构建和谐秩序的基础,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基石。道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手段。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需要从文化传统、礼义诚信、价值观念、公序良俗、公正法治等各个方面,对人们进行道德感化和思想渗透,涵养人们道德的精神沃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然而,实现全面小康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比如,在外部环境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加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又如,在国内经济形势方面,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掩盖了一些矛盾和风险,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总体而言,我们现在改革开放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同以往有很大不同,有利因素更多,但风险挑战不容忽视,而且都是深层次的风险挑战。
解决好上述重大问题,既要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又要敢于挑战新老矛盾相互交织的巨大困难,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和挑战中抢抓和创造机遇,打破区域壁垒,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奏响决胜全面小康的“协奏曲”,离不开中国精神的聚力践行,营造向上向善的道德氛围。构筑中国精神,必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源源不断的道德滋养。在中国精神的倡导下,通过向全社会深入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确立当代中国伦理道德的根基,指引人们的道德践行,推动道德实践养成;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汇聚以德兴国的中国力量,使之成为决胜全面小康砥砺奋进的道德源泉和精神土壤。(作者: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