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名字往往承载着历史的印记、饱含着深厚的期许、延续着璀璨的未来,最终定格成一座城市的性格禀性。遵义之名也是如此,以“道”载义,以“义”遵道的精神内涵高度契合了这座城市特有的人文情结和民俗风貌。
遵义之“义”遵循的是“忠义”。“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是一种国家民族整体观,是一种深明大义的家国情怀。遵义自古不乏忠义之士,汉有“义郎”谢暹拥护国家统一,奋起反对蜀王公孙述的分裂。唐有罗荣、杨端、穆星天率军逐南诏,收复失地,永镇播州,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宋有冉琎、冉璞兄弟设计修建合川钓鱼城,抗拒蒙元,抵御外侮。明有申佑忠言直谏,舍身救主。清有黎庶昌呈递清穆宗《上皇帝书》五六千言,不畏风险、列数时弊、进言献策。鸦片战争以来,遵义人民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志士仁人出国留洋寻求强国富民之路,15名遵义人参加联名“公车上书”主张变法图强。五四运动中,遵义籍北大学子谢绍敏血书“还我青岛”参加天安门示威。近代以来,先后涌现出雨花台英勇就义的袁咨桐、左联战士段雪笙等一大批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舍生取义的革命先驱。
遵义之“义”遵循的是“道义”。这是一种天下为公、公而为民的担当。南宋时期,播州土司杨粲以“尽臣节,隆孝道,守箕裘,保疆土,从俭约,辨奸贤,务平恕,公好恶,去奢华,谨刑罚”为家训,施政宽简、寓兵于农,开创“播州盛世”。清乾隆年间,遵义知府陈玉壂深感播州民众贫苦,三次遣人赴山东购蚕种、请技师,教授百姓养蚕缫丝之法,自此遵义府绸与蜀绸、苏绸争价吴中,远销南洋。道义精神代代传承。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地处大山深处,世世代代缺水喝,老支书黄大发带领群众靠着锄头和钢钎、铁锤和双手,三十六年如一日,在万仞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天渠”,让穷窝窝旧貌换新颜。扫雷英雄杜富国一句“你退后,让我来”,更是用自己的生命担当把这种道义体现得淋漓尽致。
遵义之“义”遵循的是“礼义”。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美誉,遵义历来崇尚文明礼仪。汉代舍人、盛览、尹珍“三贤”外出学成后,著书立说、启蒙教育,首开贵州文教先河。晚清时期,遵义乐安江畔半里之大的沙滩之上,一个崇尚“渔樵耕读”的小村寨,百余年间走出了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等数十位文人学者、两位外交官和一批有作为的官员,沙滩文人著书221种,经史子集俱全,旁及教育、科技、医药、金石、书画、版本目录等诸方面,这一罕见的村落文化现象被国内学术界称为“沙滩文化” 。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穿越炮火来到遵义湄潭,在艰苦的环境中弦歌不辍,熔铸“求是”精神,地处偏僻的“西迁浙大”被誉为“东方剑桥”。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这片文化多元的土地上浇灌出独特而璀璨的文明之花、民俗之礼。热情好客的遵义人自然不会缺席茶酒待客之道,酿造出以茅台为典范的酱香白酒,绿茶、红茶、白茶、小叶苦茶种类齐全,茶叶产量位居全国市州第一。仡乡人家的“三幺台”,茶席、酒席、饭席一台接一台,精彩演绎出“把酒话桑麻”的民俗古风。勤劳智慧的遵义人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孕育出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遵义文化,遵义因此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不仅具有重大历史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现实价值,对建设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至关重要。近年来,遵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殷殷嘱托,重点挖掘整理长征文化中蕴藏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建成遵义会议纪念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苟坝会议会址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倡导和弘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目前,全市正在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着手建立以“长征干部学院”为品牌的长征红色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长征红军步道,打造“千里红军路”,串联沿线“百个红军村”,形成更为完整和丰富的遵义红色文化基因图谱,让有形的文化遗迹幻化为无穷的精神动力,成为滋养党员干部党性心性的营养供给,不断培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土壤。(作者:遵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