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0年第15期

社论

以精准监督推动“六稳”“六保”落实落地

要闻

习近平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赵乐际在江苏调研

中央纪委常委会举行第十六次集体学习

新时代 新指南

核心述评 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

学者视点 构建双循环为“两个大局”育新机

平语心读 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

学知躬行 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忠诚履职尽责

        自觉服从服务大局 深化做实政治监督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山西: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

践行论要 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 进一步提高治理腐败效能

调研报道 保持高压态势 持续筑牢“后墙”

        把纪律和监督挺在前、严在前

        既全面从严又注重“三个区分开来”

实践一线 揪出背后“蛀虫” 封堵监管漏洞

        精准处置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采访札记 实现高质量发展 “严”这一手决不能松

专题 ● 奋战防汛抗洪

危难关头显担当

以有力监督保障防汛抗洪

学术研究

以永不停顿的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巡视巡察在行动

以巡察整改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将依规依纪依法要求贯穿巡察全过程

一得之见

因时因势应变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等

正风反腐在身边

四川遂宁:斩断招投标背后的腐败链条

七年“陪跑”怪局的终结

执纪者说 找准定位才能明职尽责等

坚持标本兼治 深化招投标领域系统治理

实证纪法

如何理解和把握《规则》有关防范处理打击报复行为的规定

如何理解和把握《条例》有关对抗组织审查行为的规定

书记说纪

一把隐形“保护伞”是这样挖出来的

以案说规

提级优先办理 强化政治监督等

广角

河南济源:“四上门”为民服务解难题等

名城话廉

遵义:遵道行义承薪火 红色基因代代传

遵道行义的城市精神密码

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

七七草杂谈

法与时转则治

明德风苑

金一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需一支强大军队

名家荐书

舒健:学习人民军队光荣历史的五部著作

知行话题

“跟我上”与“给我上”的多维透视

评论

坚定不移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

 
构建双循环为“两个大局”育新机
鄢一龙
首页
1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分析我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强调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为我国新一轮发展锚定了新航向,找准了新动力。深刻理解“两个大局”的丰富内涵,把握双循环的内在机理,才能更好地审大势、观大局、抓大事。

胸怀大局知变局

谋大事必先观大势,开新局必先知变局。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国际力量格局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面对瞬息万变的新情况新形势,我们既要研判“什么在变”,还需考虑“会怎样变”,必须更加精准定位我国所处的历史坐标与世界坐标,把握好谋大局、开新局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当前,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突出变化大致可归纳出五方面特点。

国际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逆转。环顾当今世界,美国依然是唯一超级大国,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明显,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正在改变全球政治经济版图,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数百年来以西方为中心的大分流转向非西方国家集体性崛起的大翻转,国际格局加速变化。

美国动作频频,试图全面遏制中国发展。美国政府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者,对中国发起了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与全球霸权为基础,以军事威慑力为后盾,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等战线相配合的全政府应对举措。

二战结束以来全球化持续上升的趋势出现逆转,自由主义全球秩序陷入空前困境。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推动了逆全球化,疫情期间全球经济运行不正常,全球供应链也不稳定。西方国家要求制造业本地化的战略诉求更强烈,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正陷入空前困境,新旧世界秩序裂变时期已经到来,外部世界不确定性非常强。

第四次产业革命浪潮兴起,成为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第四次产业革命是智能化革命,中国已经成为第四次产业革命领导者之一,在一些关键领域处于领跑或者并跑的位置。美欧近年发布的报告,都将中国作为5G、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也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背景。

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并由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主要矛盾从有效供给不足向有效需求不足转变。

谋篇国内国际双循环

变局固然潜藏风险,但危机也往往孕育转机。知变局、谋变局的目的在于拨开迷雾、厘清脉络,找准机遇、因势而谋。那么,如何以变应变、主动作为,在危与机的转化中谋划后疫情时代中国发展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新发展格局,意味着要畅通国内供需循环,提升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同时也要畅通国际供需循环,发挥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双循环,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利用我们产业基础实力雄厚、产业链条完整,战略回旋空间大,超大市场规模的特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推动实现内部自我循环,包括供需循环、产业循环、区域循环等;还要形成国际大循环新格局,摆脱过度依赖传统国际大循环模式,推进新型国际大循环。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推动两种资源、两种创新、两个生产、两个市场相互促进。统筹两种资源是指继续开发本国能源资源,同时积极进口国际能源资源;主要依靠本国资金,同时积极争取海外投资,积极扩大对外投资;主要依靠本国劳动力和人才,同时积极吸引全球人才。统筹两种创新是指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内源式创新,成长为全球重要的创新领导者,同时继续保持开放学习、开放创新,积极引进和应用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统筹两个生产是指在国内稳定和优化全产业链优势的同时,积极布局海外产业链,在保障本国产业链安全的同时,与其他国家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统筹两个市场是指既积极扩大内需,进一步扩大开放,同全世界分享巨大市场机遇,同时积极稳定外需,开拓新兴市场,推动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供需循环。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作为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发展必须立足国内。我国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这是我们的现实国情,也是我们的最大优势所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推动实施若干重大战略。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有效投资需求,挖掘潜在消费需求,促进供需大循环。我国要避免经济增长进入“低水平均衡陷阱”,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挖掘潜在消费需求,特别要将公共投资与公共消费作为第一推动力,恢复市场信心,促进经济供需内循环。

实施优化和稳定产业链战略,确保全产业链优势不被削减。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要继续鼓励企业走出去,避免全产业链优势被削弱。通过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于企业的金融支持等,保障市场主体运行,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牢牢把握第四次产业革命机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

实施内源型创新战略,优化和提升创新链,推动我国成为全球重要的创新领导者。推动由技术引进、引进吸收、集成创新、跟随战略等外源式创新模式为主,进一步转变为以自主创新、融合创新、基础研究等内源式创新为主。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实施区域大循环战略,加大中国经济发展纵深。推动形成更有效的区域协调战略,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加强区域之间联通性,畅通区域间循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推动城乡形成多层次交换循环。推动城市群建设,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进新型国际大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我们不仅要立足国内大循环,更要推进新型国际大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推进新型国际大循环需要逐步摆脱过度依赖中国作为生产制造中心,欧美作为金融研发中心、消费中心的传统国际循环模式,转向更均衡、更多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化模式。

推进“一带一路”成为国际大循环的重要战略平台。通过 “一带一路”建设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布局国内国际两个生产、两个市场。在推进海外投资的同时,扩大资源品的进口来源地,形成资源品——制造业的循环。通过帮助当地发展,提升购买力,形成农产品、轻工业品——消费市场的循环。通过国际工程项目的建设,拉动配套制造业产品的输出,实现制造业——建设项目的循环。通过推动中国投资,提高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服务能力和全球服务半径,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对外投资的循环。

维护多边主义全球秩序,积极推进新型全球化。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强劲的火车头,为全球提供优质、稳定的供应链。中国经济恢复增长,能够帮助世界各国复工复产,从而带动世界经济恢复增长。中国坚定维护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国际秩序与自由贸易体系,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推进共同发展。

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加快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建设贸易强国。加快推进服务业开放,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构建高水平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优化对外开放区域格局,形成陆海并进、东西双向的新开放格局。

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中国将更进一步融入全球化之中,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者: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情研究院副院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