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社论

以奋发有为之姿迈向第一个百年目标——写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

新时代 新指南

精读原文 习近平总书记谈家庭家教家风

思想导读 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深度学习 正家风家教 树清风正气

以案为鉴 清廉传家惠久远 家风不正遗祸患

延伸阅读 传承红色家风 涵养初心使命

特别关注 ●《政务处分法》系列解读

导语 规范政务处分 完善监督制度

权威解读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政务处分工作规范化法治化

        正确理解和适用政务处分与处分

        实现政务处分制度的纪法贯通、法法衔接

        政务处分的基本原则、方针和要求

        准确把握政务处分种类和适用规则

        增强政务处分的有效性

        实现监督全覆盖具体化、制度化

        规范开展政务处分工作依法保障公职人员合法权利

亮点释义 如何理解政务处分和处分并行体制以及本法适用范围的规定等

以案释法 从六个案例看《政务处分法》带来的变化

图卡迷宫 公职人员违法,“板子”怎么打

坚强保障 决战决胜新疆聚焦脱贫攻坚 深化监督保障

全景纵览 脱贫攻坚战正酣 不破楼兰誓不还

践行论要 做实巡视整改日常监督 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监督保障 清除“拦路虎” 搬开“绊脚石”

         给小微权力“上锁” 为脱贫攻坚护航

         协作区专班提升线索清零“加速度”

         以案促改助力脱贫高质量

实践故事 听“买代表”说说心里话

         让蜂农的日子甜起来

专题 ● 战“疫”进行时

用科学精准的流调抓住疫情传播源头

燕阁观察

从纪检监察工作视角看学习运用民法典

学术研究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名城话廉

红船映初心 正气满嘉兴

秀水悠悠 廉情脉脉

明德风苑

陈水林:在南湖红船边谈红船精神

讲好红色家风故事

名家荐书

王均伟:学习党的创建史的五部著作

警示剖析

官迷了心窍 财纵了欲望

知行话题

以“三个多用”践行人民至上理念

评论

共产党人的怕与不怕

 
清廉传家惠久远 家风不正遗祸患
——透视浙江省查处家风不正典型案例
浙江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首页
1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从浙江省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不少领导干部栽在“家里那点事”上。有的“一家两制”,做“夫妻档”“父子档”生意,任由妻儿在管辖范围内经营牟利;有的纵容、默许家人打着自己旗号大肆收受礼金礼物;还有的兄弟姐妹齐上阵,大搞家族式腐败,形成共同敛财链条,等等。家风不正,使他们陷入了物质生活享乐化、精神生活腐烂化、家庭生活逐利化的泥沼,最终身陷囹圄,悔之晚矣。

|透视之一|把溺爱当疼爱,配偶子女成为“围猎”的突破口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苏利冕出身贫寒,早期一心扑在事业上。但随着职务的提升和年龄的增长,开始追求物质享受,放松自我要求,家风败坏祸及配偶、子女。苏利冕在忏悔录中写道,“我家无论经商、收受礼金礼卡,甚至受贿的钱物,家庭成员都或多或少有所参与,特别是我儿子参与其中的程度较深,从小逢年过节收受礼金礼物,到国外读书收受老板赞助的零用钱。回国后经商办企业的本事没学会,而我的不良习气却在他身上暴露无遗。”如今身陷囹圄的苏利冕坦言,仅从物质上满足子女是种溺爱,为教好儿子没少磨过嘴皮子,但自己贪图享乐,喝洋酒、吃大餐、穿名牌、收赌资,没做出好榜样,说教一百遍也没有用。事实一再印证,自身不正,极易酿出“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的苦酒。

 一个普通家庭的家风正不正,影响家庭的接续发展;而领导干部家庭的家风,则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观感。衢州市柯城区不少干部群众都知道原区长方庆建对再婚妻子夏某“疼爱有加、有求必应”,夏某利用其权力捞取好处,这在当地并不是秘密。请托人投其所好,送礼就送高档商场购物卡、奢侈品牌衣物,大大满足了夏某的虚荣心。几年时间,夏某购买和人家送的服装、皮包等奢侈品就价值几十万元,最贵的一件衣服花了6万元。经查实,方庆建收受他人财物都与夏某充分沟通,并将赃款赃物交给夏某支配和使用,对夏某贪欲膨胀起到推波助澜的影响。在忏悔录中,方庆建讲到,“因为我的职务提升,特别是当了区长,她说话的分量不一样了,办事顺利了,身边说好话的人多起来了,她的优越感、虚荣心也强起来了”。正是这种领导夫人的光环,使夏某迷失了自我,从一名获得过诸多荣誉的教师,沉沦为金钱的奴隶,也把丈夫推向腐败深渊。

点评▲ 苏利冕、方庆建都曾是奋发向上、实绩突出、得到重用的领导干部,理应追求高尚道德情操和行为品德,但却防线大开、贪欲膨胀,终致以身试法,自毁前程。过分溺爱子女、纵容家属,必将祸起萧墙。苏、方两人不但不为配偶、子女做好榜样,反而大开方便之门,任由“老板”“朋友”围猎亲属,心存侥幸、自我麻痹,终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透视之二|亲情观念错位,把权力当作谋私变现的工具

 领导干部的作风往往决定着家风,家风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有的领导干部受封建腐朽思想影响,大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封妻荫子”的鬼把戏,不择手段追逐家庭甚至家族利益,使家庭或家族成为了亲情捆绑下的利益共同体、腐败共同体。

 杭州市滨江区委原常委、副区长兰斌因自小受到三姐一家资助读完大学,总想好好报答他们。经营自行车配件厂的三姐夫廖某找到兰斌,以拓展销售渠道为由托其介绍企业老板认识。兰斌立即牵线搭桥,把企业家蒋某介绍给廖某。此后,廖某先后9次以借款为名收受蒋某贿赂款375万元。对于廖某与蒋某之间的这种非正常经济往来,兰斌一直知情默许,还多次提点蒋某要帮帮廖某,并坦言帮廖某一家就是帮他兰斌。2019年12月,兰斌因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零六个月。廖某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点评▲ 人人都有亲情,但决不能逾越党纪国法。兰斌想报答廖某一家曾经的恩情可以理解,但报答方式违法,最终双双锒铛入狱,实是咎由自取,可悲可叹。一个“私”字作怪,任由亲属打着自己的旗号伸手拿别人的钱,当作还恩;一个“贪”欲膨胀,利用领导干部的职务影响,短短几年时间收受巨额贿款。一份糊涂的亲情,换来的是两个家庭的悲剧。

|透视之三|“一家两制”混淆政商关系,既想当官又想发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但偏偏有些干部却想好事成双,做官的风光与发财的实惠一个都不能少,甚至把当官作为发财的途径,大发不义之财,最终结果必定是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嘉兴市委原常委、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党工委书记何炳荣为规避组织监督,以侄子等亲属名义违规经商办企业,出资6家公司占股分红,违规获利308.49万元;利用职务影响,为亲属经营活动牟利打招呼;帮助女婿以低价获得土地,用于其公司经营物流仓储业务,并指示相关职能部门为其公司违规获得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共造成国家经济损失231.95万元。最终,何炳荣因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零六个月。

 由于家风不正导致腐败绝非高级领导干部的“专利”,不论职务高低,在这方面一不留神,都有可能成为反面典型。金华市婺城区秋滨街道党工委原书记黄彩虹曾是远近闻名的“狮子型”女干部,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先后获得诸多荣誉。但精于算计的黄彩虹,早就开始了她的经商牟利计划,放任配偶利用其职务影响承揽管辖范围内建设工程的钢管租赁业务,对家属从业行为不但不约束,反而一门心思打招呼、拉业务,利用职务便利为家属实际控制的广告公司承揽所在街道办事处的广告宣传业务;宠溺其子奢靡享乐,在儿子成为党员干部后,继续出资纵容儿子违规经营观赏鱼养殖公司,并为儿子以围标串标方式租赁秋滨街道办事处下属企业厂房开办养殖公司出谋划策。2019年12月,黄彩虹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点评▲ 何炳荣、黄彩虹模糊了公私界限,将公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工作中徇私舞弊,家庭里“一家两制”,贪腐成性、狂妄行权,最终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肆无忌惮,大肆敛财。既想当官,又不想耽误发财,终究是“白日梦”一场。这再次警示广大党员干部,权力和贪欲相伴必定导致腐败,自认为很聪明,可以瞒天过海,实则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透视之四|家庭成员齐上阵,家风失守全家腐

 家风决定家业成败,也进一步影响党风政风。从近年来查处案例看,个人道德败坏、家庭怙贪助贪的案件占比不小,“一人当官,全家受贿”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领导干部自身理想信念失守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家规不正、家风涣散,不能严以修身,更不能严以治家,害了自己,也坑了全家。

 温州市瓯海区建设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刘晓千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涉及其妻子、儿子、岳父,乃至未婚儿媳等多人,是典型的家族式腐败。这种“全家腐”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不容忽视——家风败坏、以贪为荣。刘晓千担任建设局长后,不重视家风建设,纵容其妻子、儿子等家庭成员利用自己的职务或职务影响参与违纪违法活动,捞取不正当经济利益。通过妻子收取相关企业4笔贿赂,共计204.61万元;通过岳父收受某公司190万元贿款,并将其中30万转给儿子及其未婚妻使用;要求聘任其儿子就业的某置业公司负责人予以照顾,儿子不上班照样领取工资26.4万余元;打招呼为未婚儿媳介绍并承接设计、装饰工程等。全家上下齐“努力”,腐败雪球越滚越大,最终收受的钱物,只能是罪恶的“化身”、犯罪的证据。

点评▲ 刘晓千曾是“全家骄傲”,最终沦为“家族耻辱”,造成悲剧的根子还是其本人,既没有把好廉洁自律的“前门”,也没有守好家庭防线的“后门”。权力成就一个人,也足以毁掉一家人。全家收礼收钱“同气连枝”,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如此“家族式腐败”现象,为领导干部及其亲属同时敲响警钟。

 

 家风不染尘,清廉惠久远。在家风建设中,领导干部自身的作用至为关键。建设优良家风,领导干部首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锤炼党性、涵养作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方能引导家人正心修身、崇廉尚洁、戒贪弃污,进而引领一方清风正气,让好家风成为广受推崇、世代相传的“传家宝”。(执笔人:胡耀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