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社论

以奋发有为之姿迈向第一个百年目标——写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

新时代 新指南

精读原文 习近平总书记谈家庭家教家风

思想导读 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深度学习 正家风家教 树清风正气

以案为鉴 清廉传家惠久远 家风不正遗祸患

延伸阅读 传承红色家风 涵养初心使命

特别关注 ●《政务处分法》系列解读

导语 规范政务处分 完善监督制度

权威解读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政务处分工作规范化法治化

        正确理解和适用政务处分与处分

        实现政务处分制度的纪法贯通、法法衔接

        政务处分的基本原则、方针和要求

        准确把握政务处分种类和适用规则

        增强政务处分的有效性

        实现监督全覆盖具体化、制度化

        规范开展政务处分工作依法保障公职人员合法权利

亮点释义 如何理解政务处分和处分并行体制以及本法适用范围的规定等

以案释法 从六个案例看《政务处分法》带来的变化

图卡迷宫 公职人员违法,“板子”怎么打

坚强保障 决战决胜新疆聚焦脱贫攻坚 深化监督保障

全景纵览 脱贫攻坚战正酣 不破楼兰誓不还

践行论要 做实巡视整改日常监督 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监督保障 清除“拦路虎” 搬开“绊脚石”

         给小微权力“上锁” 为脱贫攻坚护航

         协作区专班提升线索清零“加速度”

         以案促改助力脱贫高质量

实践故事 听“买代表”说说心里话

         让蜂农的日子甜起来

专题 ● 战“疫”进行时

用科学精准的流调抓住疫情传播源头

燕阁观察

从纪检监察工作视角看学习运用民法典

学术研究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名城话廉

红船映初心 正气满嘉兴

秀水悠悠 廉情脉脉

明德风苑

陈水林:在南湖红船边谈红船精神

讲好红色家风故事

名家荐书

王均伟:学习党的创建史的五部著作

警示剖析

官迷了心窍 财纵了欲望

知行话题

以“三个多用”践行人民至上理念

评论

共产党人的怕与不怕

 
正家风家教 树清风正气
全国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蔡淑敏
首页
1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长期生活中形成和积淀的生活方式、文明风范、传统习惯和道德风貌。家教作为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既是我们每个人的起始教育,也是每个人的终身教育。家风家教相互依存又互为因果,共同作用于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明确指出要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民风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体现了对家风家教的高度重视和对亿万家庭的深切关怀。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只有正家风家教,才能树清风正气。

2019年5月,全国妇联、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举办2019年度首场“梦想启航——好家庭好家风巡讲活动”。

 

|正家风家教|弘扬涵养清风正气的家庭美德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家风建设,在《颜氏家训》等家规家训中所体现出的孝亲、和邻、亲友、尊师、修身乃至为政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不仅是维系一个家族秩序的行为规范,经过历代传承和发扬,已成为中华优秀家庭美德的重要内容,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承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优良家风。毛泽东同志教导子女要坚持原则,不搞特殊化。周恩来同志为家人定下“不许请客送礼”等“十条家规”。人民公仆焦裕禄教育子女不能看“白戏”,杨善洲不让家人搭“顺风车”等,这些优良传统体现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展现着清风正气的家庭美德。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家庭美德,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领家庭成员共同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家庭美德不仅包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等具体内容,而且将向上向善归纳为家庭美德的核心。一个人、一个家庭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抵御歪风邪气的侵扰,才能树清风正气。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创建等家风弘扬活动,让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作为无言的教育、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家庭成员,使之成为每一个家庭成员励志勉学、修身处世,乃至为官理政的重要精神基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细落小落实,融入家庭日常生活,引领广大家庭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同时,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正家风家教|培养传承清风正气的时代新人

 家风家教是人们精神成长的沃土,具有培养人塑造人的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家教,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一环,家庭的作用和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或缺。只有家教严、家风好,才能打好家庭成员的人生底色,真正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才能以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塑造和固化家庭成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构筑抵御不良风气的思想道德防线,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生态贡献家庭力量。

 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点滴中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和做人教育,用正确思想、正确行动、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让孩子从小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长大后成为良好家风的传承者、清风正气的守护者,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正家风家教|优化助推党风政风清正的社会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家风连着作风,影响着党风、政风。目前众多社会问题中,很多问题的发生都不同程度地与家庭有关,与家庭教育有关,与家庭成员的行为有关,有些问题甚至是家庭问题的扩大和延伸,是由家风家教发生偏差所造成的。因此,正家风家教要从每个家庭做起,引领每个家庭成员都做良好家风的弘扬者,以自身的好家风影响带动更多的家庭崇德向善。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正家风,首先要从领导干部做起。近年来全国妇联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联合开展了“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活动,地方妇联与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及组织、政法、宣传等部门共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树清廉家风活动,组织“梦想启航——好家庭好家风巡讲”,选树清正廉洁最美家庭典型,发出清廉家风建设倡议,编发清廉家风建设丛书,引导领导干部把对党的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带头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带头重家教、守家训、正家风,守纪律、讲规矩、作表率,以清廉家风涵养清正作风,以好家风促进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净化优化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正家风家教|健全完善保护清风正气的制度规范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仅靠提倡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和完善正家风家教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只有在法治与德治的交融中,才能更好地树立法治信仰、凝聚核心价值、实现良法善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明确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了“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最近颁布的民法典不仅在立法目的中明确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在婚姻家庭编中明确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上述规定充分体现了我国新时代党纪国法的鲜明道德导向。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把道德要求贯穿到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把家风家教等基本道德要求上升为制度规范,补上家风家教问题无法可依的治理短板,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弘扬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

 家风家教建设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家庭幸福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正家风家教, 树清风正气,让美德植根于每个家庭成员心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每个家庭生活,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清风正气,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