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提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危中有机,风险与机遇并存。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对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受贸易战影响陷入低谷的中美关系因为美方推诿责任持续走低。与此同时,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引发新一轮保护主义,甚至针对我国海外企业、华侨、留学生的排华浪潮。这些都是我国面临的外部危机,也是全球治理和全球化遇到的危机。尽管面临挑战,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仍然可以抓住许多机遇,努力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当前我国的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许多外部风险是由美国一些政治势力正在绑架中美关系,试图将中美关系推向所谓“新冷战”所致。白宫5月20日发布的《美国对华战略报告》中提到,随着中国国力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原本希望对中国“和平演变”的美国战略人士大感失望,决心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对抗政策,尤其是采取打断中国经济发展的遏制政策。这种论调在美国长期存在,随着部分极右翼政客进入决策层,大力推动美国上下对中国的敌对情绪,从几个方面造成了非常不利的政治氛围:美国自2017年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等文件以来,频繁通过官方渠道鼓吹“中国威胁论”;美国两党部分精英,尤其是某些华盛顿政客在反华方面达成共识;美国社会对华观感在2018年以后达到新低谷。在这种大背景下,美国极右翼政客得以毫无顾虑地对华施压;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一些美国政客更将反华作为推卸责任、掩盖国内矛盾的机会。
除此之外,美国国内正在涌现日益强大的反全球化情绪。在制定决策方面,将跨国企业、自由派等所谓“全球主义者”包装为美国的敌人,鼓吹贸易保护主义和反移民政策;屡屡无视国际规则,推行所谓“美国至上”的外交和经贸政策。在国际合作方面,退出多个国际谈判框架。面对我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等,美国利用其舆论优势和“巧实力”,在沿线国家鼓吹经济民族主义,反对其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这些情况构成了国际保护主义思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再加上美国及其部分盟友的舆论攻势,我国具体面临几方面的压力。第一,美国部分战略鹰派企图借助疫情实现中美“脱钩”,鼓吹停止中美经济往来,一些美国政客多次要求在华美国企业回国。第二,西方市场的经济萧条冲击我国出口型企业。第三,美国及其盟友鼓吹“中国有罪论”“向中国索赔”,企图以舆论战攫取经济利益。这在国际上得到了一些效仿,尤其是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债务压力,经济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有可能要求中国免除债务,甚至通过国有化等方式威胁中国海外投资安全。第四,美国日益升级对华技术封锁,逼迫一些国家的公司停止与中国高科技企业合作,可能对一些中国企业的海外布局造成严重打击。
尽管如此,我们仍有理由对中国的经济形势保持乐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面对国际保护主义,我国“应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面对贸易战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重重考验,我国展现出了较强韧性和较大空间,有望率先成为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复的经济体之一。我国拥有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包括4亿中等收入人群的14亿人口的大市场,还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强有力的政策工具,这是我国吸引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资本,也是我国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只要我国继续坚持开放市场,更多国家会与我国展开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反对保护主义;只有在国际上尽可能争取合作伙伴,我国才能应对美国日益加码的技术封锁和外交破坏。可喜的是,当前东北亚、东南亚地区率先从疫情中恢复,东亚区域内贸易显著增加。今年前四个月的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逆势上涨,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以开放姿态推进中日韩合作,中国-东盟区域合作,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将成为中国应对反全球化浪潮和美国反华战略的有力武器。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造成世界经济萧条,甚至人道主义危机,我国要保障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和推动抗疫多边合作,应对美国舆论攻势,维护自身权益。中国已经为抗疫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而且向将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紧急援助;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6点建议、5大举措,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在5月18日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上,我国团结140多个国家,挫败了少数国家将新冠病毒政治化的图谋。在积极参与国际援助之余,我国应在舆论场上据理力争;面对美国当局对内抗疫失职、对外破坏合作的种种行为,我国应继续起到抗疫表率作用,争取国际第三方的支持。
崛起的中国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重要自变量,也是全球化的“定海神针”。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格局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但百年变局的国际背景并未发生本质变化,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应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