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0年第10期

社论

以扎实有效巡视监督有力促进全面小康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赵乐际出席全国巡视工作会议暨十九届中央第五轮巡视动员部署会并讲话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座谈会

新时代 新指南

思维导图坚持底线思维怎么看怎么办

思想导读坚持底线思维 在防范化解风险上敢于担当

深度学习党的自我革命是战胜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

学者视点辩证唯物主义是底线思维的“根”和“魂”

特别关注推进新时代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

将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巡视全过程

落实巡视主体责任 强化组织领导

深入推进上下联动 不断完善巡视巡察工作格局

推动巡察向基层延伸 促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强化整改日常监督 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深化政治巡视 为央企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坚强保障 决战决胜东西携手奔小康 跟进监督添助力

北京:为交出扶贫支援“首善答卷”提供坚强保障

上海:加强帮扶力度 助力脱贫攻坚

浙江:打出“组合拳” 护航攻坚战

福建福州:助力定西建设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

江苏昆山: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新名片

监督一线不让裂开的墙皮伤了民心

               走访,从“我们村”走成“咱们村”

评论

办法总比困难多

对待群众要用情用心用力

专题战“疫”进行时

战“疫”勇士中医药人的坚持和努力

“疫”线传真央企担当冲在前

“疫”线观察稳慎有效,保障推动“双战双赢”

学术研究

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视域下的政治监督

名城话廉

兴安盟:草原廉盾安边铸屏

民族文化陶冶清风正气

七七草杂谈

不知标本者谓妄行

实证纪法

解读如何理解和把握《规则》关于检查督办检举控告的规定

实务严格全程录音录像确保取证规范

一得之见

深化国企改革应强化职业经理人监督管理

涉外反腐败培训应着力讲好中国故事推进务实合作

一组

正风深一度

再看新形势下的“车轮歪风”

纪律部队风采

在脱贫一线捂热群众心鼓足发展劲

广角

地方动态

一线撷英

明德风苑5·18昆曲纪念日

冰心独抱 傲骨凛然

昆曲《清明上河图》的背后故事

陈均:了解昆曲的五本入门书

知行话题

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来之不易

四月观察

2020年4月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大事回顾

四月观察

封三 

【河北】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陈均:了解昆曲的五本入门书
本刊记者 宋梁缘
首页
1

 

陈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著有《昆曲的声与色》《京都聆曲录》等,编有《京都昆曲往事》等。

 

5月18日被称为昆曲纪念日,一是因为在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昆曲从几近消亡的境况中得以重建;二是在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认定为世界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再一次得以重振。在此,我就常阅之书中选取五本,想要了解昆曲的朋友们不妨一读。

第一本是陆萼庭的《昆剧演出史稿》。这是一本昆曲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书中的一些概念成为人们描述昆曲的习常词汇,譬如“折子戏的光芒”。陆萼庭先生将昆曲的发展描述为从全本戏到折子戏。明清传奇常常多达几十出,全本演出需要几天几夜,因此昆曲艺人在全本中选择若干折子戏来演出,形成“折子戏的时代”,如《宝剑记》只演《夜奔》、《虎囊弹》只演《山亭》。折子戏这一演出方式使昆曲表演艺术更趋细化与精致。此书经过作者生前多次修订,尽管其细节仍有可商榷之处,但依然是如今诸多昆曲读物的“母本”。

第二本是白先勇的《牡丹情缘——白先勇的昆曲之旅》。昆曲成为“非遗”之后,影响深远的文化现象之一便是白先勇先生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巡演,迄今已超过三百场。从2004年台北首演,以及在苏州大学、北京大学先后开启高校巡演,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方式、审美意识以及运营成为昆曲制作的借镜。更重要的是,该剧改变了公众对于昆曲的观念,让古老的传统艺术焕发新的青春活力,从而吸引了大量青年观众。此书以白先勇先生撰写的随笔和在各种场合的演讲为主,既描摹了先生于昆曲的心路历程,也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复活”的样本与图景。

第三本是陈古虞著、俞永杰编的《陈古虞文存》。陈古虞先生是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常向王益友、韩世昌等昆弋艺人请益,因而生旦净末丑皆能。此书为陈先生生前文章之结集,评说昆曲表演尤为精到。譬如他提出“场上歌舞,局外指点”是中国戏曲的演剧传统,即演员以歌舞为手段,但是通过演员与观众的想象力来“共同创作”而得以完成一部剧作。这既贴近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实际,又将其过程解说得非常清晰,只有对戏曲表演与观看有深刻的亲身体验,方能道出。

第四本是靳飞的《靳飞戏剧随笔》。靳飞先生的活动及著述多以戏曲与中日文化交流为主。此书为他近年来戏曲随笔之结集。书中作者提出了“民国京剧”,认为其是可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相并提,并代表民国文化的艺术形态,这种观点带来了激活近现代戏曲研究的新可能。书中还选录了他与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合作中日版《牡丹亭》的工作日记。我们可以从中了解这一剧目的工作细节,即艺术指导者如何与艺术家合作,完成艺术创作。日记描写颇有趣味,也可藉此依稀想象梅兰芳缀玉轩的往日光景。

第五本是张弘的《寻不到的寻找——张弘话戏》。昆曲的演出,无论是复活传统剧目(整旧如旧),还是创编新剧目,编剧问题几乎是不可逾越的障碍。青春版《牡丹亭》的编演提出“原汁原味,只删不改”的观念,成为较被认同的剧目整理方式。张弘先生是江苏省昆剧院的编剧,以多年来的实践,提出了以元杂剧的四折为基本结构,来编演、新创或整理折子戏的路径,并与妻子石小梅合作,相继出品(编剧或指导)了《红楼梦》折子戏、《世说新语》折子戏等。张弘先生的编剧观念,带有浓郁的文学意味,书名《寻不到的寻找》,即是由具体剧目《桃花扇》的改编理念到对昆曲、对文学甚而对人生的哲理表述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