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历经实践凝练而成的认识体会,其中蕴含的强大决心、意志和担当,对于我们应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于稳中求进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益发显得弥足珍贵。
所有困难,换言之其实就是矛盾和问题,无论是既存的,还是突发的,无论是全局的,还是局部的,普遍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而办法,毛泽东同志谓之的过河的“桥”和“船”,则来自于行动。它是实践的产物,是专门用来对付困难的。万事万物相生相克,有困难就一定有解决它的办法,就如同有河流存在,人类迟早会找出过河的办法一样。
一般说来,困难是出于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它属于思想认识的范畴。这种认识,有的符合客观实际,有的则可能来自主观想象。经常听人讲,某某事情太困难了,某某事情怎么可能,实际上都源于他的认知或感受,虽然这种感受并不一定符合客观事实。但是,凡属困难,符合实际的也好,来自想象的也罢,不行动起来,永远不可能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不干起来,永远都会觉得“压力山大”。这是因为,办法需要通过行动来检验,也需要随着行动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行动,才既可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现存的困难,同时又不断找到更多解决新困难的办法。我们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并不是指简单数量意义上的比较,而是因为行动是办法的“母腹”,不干,办法永远不会“分娩”。
50年前,我国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人从此叩开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卫星从研制、发射升空,到顺利入轨,其间的困难和艰辛是难以想象的,尤其对一个当时尚处在建设初期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在研究决定这项航天伟业时,面对“能不能搞得成”“能不能搞得起”的质疑和困难,毛泽东同志说,“要搞,你才能知道能不能搞得成;要搞,你才能知道花多少钱”。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念和决心,正是因为无数科学家和工作人员抱定“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心和干劲,我们才找到无数或大或小的技术和办法,克服重重难以想象的困难,让悠扬的《东方红》旋律第一次在太空响起。
这次迎接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及时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不失时机作出武汉封城、对口医疗援助、建设“两山”医院、改建“方舱医院”等决定,又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明确提出加强科研攻关、推动复工复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等要求,一系列“组合拳”“兵法集”,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既彰显独特制度优势,更凸显方法论的智慧。在推进复工复产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积极想办法,云上办公、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智能物流、共享经济……甚至一些以前不敢想象的新业态、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也在不断涌现。支撑它们的,无疑是亿万人民主动求变、化危为机的勇毅担当。
面对困难,找到方法,解决困难,从中提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再面对新的困难,找到新的办法,解决新的困难,进一步提升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以此循环往复推动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今天,我们在推动发展、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同时,实现了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突飞猛进,极大丰富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和能力。试想,过去条件艰苦时,我们尚没有被困难和问题所吓倒,今天就更没有理由在困难和问题面前裹足不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改革发展、经济转型、脱贫攻坚、生态治理等诸多困难,特别是疫情情势下的全球挑战,只有坚定办法总比困难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前行,才能不断闯关夺隘、攻坚克难,推动事业走向新的更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