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岁的然然从武汉儿童医院治愈出院,98岁的危重患者胡婆婆从武汉雷神山医院康复出院,101岁的戴爷爷从武汉第三医院出院……一个个患者治愈出院的好消息,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奋力挽救每一条生命,成为中国抗击疫情的一个鲜明特色。“这是一份博大的人民情怀!”正如许多国内外网友点赞的那样,这成绩是奋战在抗疫一线时代先锋辛勤付出的结果,是举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晶,是我们党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生动实践和真实再现。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而坚定的话语,给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划出了底线。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上下迅如风雷、聚如丘山,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行动——紧急调配医疗资源,充实疫线救治力量;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十天建成,为生命争分夺秒;方舱医院火速改造,感染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落实辖区、行业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强化网格化管理,确保社区防控不留死角、宣传不漏一户、排查不落一人…… 一条条暖人心的政策,一桩桩筑同心的行动,彰显的是我们党“人民至上、生命第一”的庄严承诺。
时刻把百姓放在心上,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无论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用实际行动捍卫人民的安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的旗帜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日夜奋战在抗疫最前线;人民警察吴涌连续奋战60天牺牲在防控一线,用生命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群众以性命相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聂晚年护士长用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这里危险,让我来!”是我们听到党员先锋在抢救患者时说的最多的话,他们连续战斗几十个小时、几十个昼夜,用守望相助和最美逆行,为千家万户铸就一座座健康堡垒。人民有所需,国家必有所为。疫情面前,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仅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而且全力保障米面粮油、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应,让“宅”在家中的老百姓不愁“菜篮子、米袋子”,也让后方家庭、远方亲人、前方先锋少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放心。
“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疫情防控这一场人民战争怎么打,靠什么赢?靠的是人民群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民的力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论是救死扶伤的一线医务人员,还是身处社区防控阵地的志愿者;无论是日夜奔忙修建医院的建设者,还是做好水、电、气保障的城市运营者;无论是加班加点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工人,还是一刻不停供应生活物资的快递小哥;无论是卡口值守一丝不苟的社区保安,还是捐菜捐大葱的朴实农民……一群又一群平凡的人在危难中挺身而出,14亿中华儿女团结一致、齐心战“疫”,用铁一般的事实展示了人民群众迎难而上的“硬核”和刚强、守望相助的亲情和热情、打赢战“疫”的勇气和豪情。纵览世间,灾害面前,只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才有这样的动员力和战斗力。
抢救生命不遗余力,守护健康不畏危难,关怀冷暖不问西东。行进中的共产党人,始终敬重生命,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全心全意履行自己的初心使命。人同心,则力同向;力同向,则战必胜。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依然很重。为了每个人的健康、社会的安宁、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慎终如始筑牢防线,众志成城凝聚力量,力争早日赢得疫情防控战的最终胜利。(作者:宁波市党建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