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经济日报》刊文称,疫情大考为深入认识国家治理现代化带来思考和启示。一是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凝聚起众志成城、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坚定意志和强大正能量,就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各项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二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要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建构完备成熟的制度体系没有现成模式照搬,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不断探索,经受时间的考验、实践的检验。三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要聚焦解决治理短板和弱项。不能将治理简单等同于单方面管制,应不断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现代治理意识;同时,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持续改进和提高整体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
中国从来就没有垮掉的一代
《中国青年报》刊文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由“90后”“00后”组成的年轻队伍用扎实行动构筑起一道道阻击疫情的坚实堤坝。从“疫”无反顾、“青”尽全力的那一刻起,他们便不再是孩子,而已然成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中国,从来就没有垮掉的一代,只有一代代永不弯曲的青年脊梁!这代青年人不做时代的观众和看客,用行胜于言的激情和干劲为自己代言、为时代定义,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国青年用行动再次证明,唯有将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与个人期盼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伟大精神是战胜疫情的强大支柱
《光明日报》刊文称,担当、团结、斗争的伟大精神,成为战胜疫情的力量支撑。第一,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信心和勇气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面对突如其来的磨难,更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的决心和信心,在战略上判断准确、谋划科学,才能赢得主动。第二,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心相连、情相通,各界群众为抗击疫情守望相助、传递爱心、真诚奉献,共同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第三,义无反顾、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拼搏精神的生动写照。第四,伟大斗争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激励我们夺取伟大胜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弘扬伟大精神的实践主体。只有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凝聚起磅礴力量,使抗击疫情过程中迸发出的伟大精神成为从磨难中奋起的强大动力,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疫情防控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
《人民日报》刊文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主要在于,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虽是最有效率的形式但不是万能的,有些行业领域并不适合推向市场,更适合由政府主导,因为其特殊价值准则高于经济利益,需要促进社会总体利益最大化。如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等,就是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公共安全、适用特殊价值准则的领域。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政府高效干预医用物资和民生物资的生产调度,为遏制疫情蔓延提供了坚实物资保障。
美股熔断折射西方经济深层的经济金融化问题
《北京日报》刊文称,美股连续熔断以一种近乎极端的方式,让人们看到了西方经济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经济金融化。在把一切财富尽可能纳入资产负债表的经济金融化社会,整个社会的未来取决于账面价值能否持续增长,从而带来先前分利预期的变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形成了关于人们必将大幅度减少出行的预期,于是大部分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预期锐减,西方各国股票整体虚高的价格暴跌也随之到来。对全球经济来说,来自西方的“大水漫灌”约等于被“虚拟数字”买走真实资产,反映出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公正不合理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