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力监督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具体的实践。这里,我们选取了几个故事,从专项监督、巡视巡察、力量统筹、作风整治、工作重点等方面,看看监督实招如何化为监督实效——
包保督办解难题——
茶叶种植的“及时雨”
“雨水草萌动,农夫备春耕。”2月23日,在贵州省龙里县醒狮镇元宝村,国光辉一家正在茶叶地里栽种茶苗,打窝、插苗、压土、剪枝……大家分工有序、忙得不亦乐乎。
苗族群众在采摘春茶。杨武魁/摄
国光辉是元宝村的贫困户,2020年开始在当地政府帮助下进行茶叶种植,这也成为他们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在这个特殊时期,面对采茶难、防控难等问题,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为其送来急需的茶苗等物资,使得生产生活没有受到影响。
这得益于贵州省纪检监察机关实施的包保督办责任机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龙里县纪委监委按照省市两级纪委监委部署,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点监督检查制度,整合巡察办、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等力量组成10个包保督办组,对全市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等工作统筹推进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推动各地在科学精准防控同时,落实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就要种植了,茶苗却运不进来”“防控要求严,家里的茶园没时间打理”……在醒狮镇走访时,包保督办组收到不少像国光辉这样的反映。“他们大部分刚脱贫‘摘帽’,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肯定会影响到今年的收入。”县纪委监委立即向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反馈,督促扛起主体责任,对症“开方”,切实解决茶农难题。
精准到位的监督,推动问题真正有效解决。县扶贫办、农业农村局及醒狮镇联合成立工作专班,2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第一时间送去茶苗等生产物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茶苗栽种,同时套种辣椒等作物,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茶叶种植9750亩。“我们要求各组每周都要到包保的乡镇部门开展督查,确保战‘疫’期间,扶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通过包保督办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推动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罗显琴)
上下联动强震慑——
主动投案的财政局长
“没有睡过一天好觉,实在扛不住了,只好向组织自首。”在恐慌中煎熬了10多天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某镇财政分局局长刘某来到县纪委监委,主动交代了自己的违纪违法问题。
刘某的投案,源于贵州健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集中开展省市县专项巡视巡察所形成的强大震慑。
十二届贵州省委第三轮巡视毕节市期间,省委第五巡视组对大方县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视。
“大方县乡镇这么多,巡视组不一定巡到我这里。”面对当时的形势,刘某心存幻想,认为巡视组再怎么认真也不会查到自己的头上。然而,就在他自以为能“躲过风头”时,毕节市及大方县也同步派出巡察组,对全县贫困乡镇开展联动巡察。
“扶贫搬迁筹资款为何存在个人账户上?登记的扶贫搬迁款为何和实际金额有出入?”在某镇财政分局,巡察组紧紧盯住该镇扶贫资金往来账目不放,一笔一笔资金地查,一个一个细节地问。
看到巡察组“动真格”,刘某忐忑不安、惶恐不已,意识到自己“借鸡生蛋”,挪用扶贫搬迁筹资款投放高利贷的违纪违法问题瞒不住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后,他最终选择到县纪委监委自首。
“扶贫领域问题涉及面广、情形复杂,以前巡视、巡察各自为战,存在触角不够深、覆盖面不够广等问题。”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贵州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在脱贫攻坚中的利剑作用,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省委对扶贫领域开展巡视时,市、县党委巡察机构同步进行巡察。同时,开通扶贫领域巡察移交线索“绿色通道”,建立“当天处置、隔日转办、周报进展、限时办结”机制,零容忍查处扶贫领域典型案件。
为用好巡视巡察成果,贵州还建立巡视巡察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三通报两公开”制度,同时定期开展“回头看”,把巡视巡察问题整改情况,作为下一轮巡视重点,纳入市、县巡察重点内容,对整改不到位的严肃追责问责。去年以来,贵州高质量完成十二届省委第五轮、第六轮和第七轮巡视,市县两级共巡察贫困乡镇149个,发现扶贫领域问题1389个、干部违规违纪问题线索185件;巡察贫困村3245个,发现扶贫领域问题10452个、干部违规违纪问题线索564件。(张勤)
统筹协作聚合力——
“蝇贪”是这样被揪出的
调查力量有限、部门协同乏力、人情因素牵绊……这样的问题,在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中不同程度存在。如今,通过整合市纪检监察室、县(区)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的优势兵力,贵州省安顺市纪委监委在处置一问题线索时,打了一个“漂亮仗”。
2019年3月,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在关岭自治县开展扶贫项目专项监督检查时发现,某单位在核桃种植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到位、建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此外,群众还反映了该单位主要负责人彭某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
按照以往工作模式,此问题线索应移交给涉及的县区纪委监委进行处置。为了快速突破此案,市纪委监委决定整合市县力量,运用“市县贯通、室组一体”的工作机制,明确指定紫云自治县纪委监委管辖,市纪委监委第六审查调查室统筹指导,抽调市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以及相关县区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同志组成专案组,对该案展开调查。
专案组充分发挥工作机制中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优势,找准主攻方向,兵分三路打出“组合拳”。一组由审查调查室负责,发挥其专业强、业务精,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组织与彭某等相关人员进行谈话,重申纪律规定,让其放弃侥幸心理,配合组织审查、主动交代问题;一组由监督检查室与县区纪委监委人员组成调查组,利用熟悉本地区扶贫项目建设及实施的特点,深入一线实地核查;派驻纪检监察组则发挥其掌握了解扶贫政策的优势,对项目实施单位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情况进行核查。
各组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在大量的事实证据面前,彭某交代了其在负责核桃种植项目中,因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以及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红包礼金等问题。2019年12月,彭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通过创新监督机制、强化统筹协调,破解了基层执纪审查工作中存在的工作不畅、能力不足等问题,使得扶贫领域问题线索能集中力量快速查结。”安顺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2019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发现扶贫民生领域问题1728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94人。(鲍正峰 罗梦楸)
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致富桥”通了
行驶在贵州省松桃自治县盘信镇公路段上,不时会经过一座座横跨沟涧河流的崭新桥梁。平坦宽阔的桥面上,各类满载农产品的车辆往来穿梭。
就在几个月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2019年5月,松桃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在盘信镇走访时发现,连接上潮村与长坪村的桥梁工程迟迟未修通,附近的村民只能从河沟绕道出行,一到下雨天,地面便泥泞不堪,群众意见很大。
桥没修好,村里的特色产业也发展不起来,严重阻碍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收购的大车进不来,羊肚菌也运不出去,我们也不敢扩大种植规模。”
群众的痛点难点,就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重点。县纪委监委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根源,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监管缺失,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成立7个督查组开展专项治理。
原来,早在2018年6月,松桃自治县组织实施“农村基础设施交通扶贫工程项目”。县委县政府多次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在确保质量情况下加快推进建设,县交通运输局也表态保证按时完成任务。然而,直到督查组调查核实时,全县建设的大部分桥梁开工后又处于停工状态。
“县交通运输局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未按照计划进行调度安排,也未进行有效监管,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19年6月,县交通运输局党组被通报批评,相关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以专项治理为抓手,县纪委监委督促县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建立工作专班,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羊肚菌再也不愁卖了,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长坪村党支部书记何隆说,今年村里还计划发展竹荪、石蛙等多个种养殖产业,大家致富奔小康的劲头越来越足。(唐义长)
聚焦“四不摘”精准发力———
政策稳了 心踏实了
贵州省安农县万峰湖镇下箐村的程元娟这几天特别高兴,她终于领到了2019年镇里的产业帮扶分红资金,享受到了扶贫产业带来的红利。
安龙县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重点扶持县,2019年3月正式脱贫“摘帽”。安龙县纪委监委坚持脱贫摘帽后监督不松劲,用纪律保障脱贫攻坚成果。
“是不是国家的政策变了?”在县纪委监委的一次走访中,程元娟说起了自己的“烦心事”。2018年底,万峰湖镇引入了百香果、养猪等扶贫产业,在解决当地群众就业的情况下,按照政策规定,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每个家庭成员每年可以获得500元分红资金。程元娟一家都符合相关条件,但她从2019年初嫁到这里后,却没有领取过。
“政策稳了,群众心里才能踏实”,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检查组立即来到万峰湖镇农业服务中心调查了解。令人意外的是,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却查询不到程元娟的建档立卡信息。检查组立即找到该中心副主任、下箐村脱贫攻坚前沿工作组组长左某询问相关情况。
原来,程元娟嫁到下箐村时,正值安龙县宣布脱贫“摘帽”之际。左某认为自己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组组长的任务“已完成”,就没有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了解,也没有对贫困户人口资料进行核实更新,导致程元娟的信息一直未录入系统。最终,左某因工作不严不实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摘帽不是终点,脱贫不脱监督。针对存在的问题,安龙县纪委监委举一反三,随机抽查驻村第一书记、包保责任人等扶贫干部的后续履职情况,加大对已脱贫地方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做到投入不减、政策不变、帮扶不撤。2019年,县纪委监委共发现扶贫领域相关问题137个,给予党纪处分2人。(曾佩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