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社论

只争朝夕加油干 不负韶华再向前

新时代 新指南

全面从严治党2019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方向指明路径

专题回望2019,高质量发展这一年

理念思路中央纪委这样指导推动高质量发展

生动实践透过“新的成绩”看高质量发展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纪检监察就在群众身边

作风建设“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利剑出鞘显锋芒

让监督“长牙”“带电”

将改革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

标本兼治持续深化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纪检监察队伍

深刻启示“坚定稳妥、扎实有效”缘何而来

把“三个一以贯之”作为基本要求坚持好落实好

始终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纪检监察工作主题主线

正风深一度

2019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环球瞭望

2019中国正风反腐的世界回响

正风反腐在身边2019正风反腐改变人生

悬崖勒马,副检察长主动投案

斩断贪污黑手,小会计身陷囹圄

走出困局,“老上访户”拥抱新生活

推动整顿秩序,土石方老板再也不用求人

曾经执法者,沦为“阶下囚”

挨了“板子”,副局长从一般干部重新干起

● 评论 ● 群众关注正风反腐实质是对自己命运的关切

纪律部队风采榜样这一年

石晓莲:初心让人长葆青春

蔡昱:主动就是效率,把事情做在前面

胡艳武:用“绣花功夫”精准执纪执法

王沛:怕得罪人,就不要当纪检干部

张金金:真正的成熟是严格依规依纪依法

钱德剑:纪检监察人最要讲认真

陈利华:为群众的利益较真

书记说纪亲历2019

● 得意之笔 ● 创新打法精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

● 履职心得 ● 把党的领导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等

● 难忘时刻 ● 决不让干事创业的干部流汗又流泪等

知行话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知与行

评论

2019,正风反腐在你我身边

七七草杂谈

以“日新”精神开好头、起好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知与行
首页
1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本期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内涵、源流、实践等角度为读者进行解析。

 

解“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于“全面”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陈坚

 

“小康社会”,是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在规划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意义也不断得以丰富和充实。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要求,作出新的战略部署。

显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于“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绝对不是少数人的小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他还特别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为民担当的情怀,更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

为确保“全面小康”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人民情怀,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决定性成就。十八大以来,农村已累计减贫823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度赞扬中国“造血式”的开发扶贫,称之为人类实现脱贫减贫之路。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等等。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

经过十八大以来的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依然面临不少短板弱项。譬如说,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发展质量有待提高,金融风险有所积聚;生态修复方面还有很多欠账,与人民群众对美丽中国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以最后冲刺的劲头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确保这一战略目标高质量实现。

 

话“小康”

小康是共产党人奋斗的重要阶段目标

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赵金刚

 

小康是什么?小康是孟子“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诉求;小康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唤;小康是于谦“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奋斗。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始终怀有百姓宽裕、殷实的生活理想,并为之奋斗,“小康”二字可以说是这种穿越千年的理想的浓缩。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百姓困苦,应该让百姓稍得安宁。《论语》虽未提“小康”二字,却表达出孔子对民众生活的美好构想。孔子认为,一个好的社会应做到安全(“足兵”)、富裕(“足食”)、百姓诚信(“民信之”),社会不能有过大的贫富差距(“不患寡而患不均”),以“百姓足”为目的。《礼记·礼运》总结前代儒者对百姓理想生活的描述,并以“小康”“大同”两阶段对儒家的政治理想进行划分。用今天的话来讲,《礼运》描绘的“小康”是这样一种境况:百姓有足够的财产来养自己的父母妻子,国家安全,人际和谐,制度规范,人人各司其职,社会良序运转。

小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1935年狱中的方志敏怀着理想描绘了他心中的“可爱的中国”,她充满了创造进步、欢歌笑脸、富裕康健、智慧友爱。无数像方志敏一样的人,正是怀着这样一个理想,为了新中国、为了中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1954年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上发出将“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的号召;1979年邓小平同志会见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提出了在中国实现“小康”的发展目标;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今,我们正期待见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这片土地的实现。

小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笃行。早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探索实行“土地改革”,最终实现了广大农民千年来“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取得了成功防治血吸虫病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水平极大改善;改革开放四十年后,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七十年来,中国发展成就惠及十几亿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一步步实干出来的结果。

全面小康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一个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有着更高远的理想。这一理想类似《礼运》讲的“大同”却又超越大同,类似朱熹等人讲的“大治”却不奢望少数“圣君贤相”的恩惠。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由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达到。

 

说“实践”

用铁的纪律,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保驾护航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干部   柴杰

 

脱贫攻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历史和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

从纵向的时间维度看,我国历史上有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的文景之治,有过“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有过绵延150年时间的康乾盛世,都没有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从横向的空间维度看,世界上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虽然综合国力强大,也没有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实现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吃不愁、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发展史做出的重大贡献,极大地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向心力,极大地厚植了党的执政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最终要靠各级干部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工作直接面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直接同人民群众打交道,任何作风和腐败问题,群众的感受都最直接、最强烈,会直接影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来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还很严重,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推进。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纪律部队,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纪检监察干部是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落地生根的战士。要睁大眼睛,紧盯脱贫攻坚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格等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执纪。要敢于亮剑,对扶贫领域的突出问题,一经发现,要追查到底。对查实的典型案件,要坚决予以曝光,严肃追究责任。以严格的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确保脱贫攻坚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用铁的纪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保驾护航。(作者现于四川省乐山市挂职扶贫,任马边彝族自治县劳动乡小谷溪村第一书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