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博物馆,存有一幅《秋江送别诗并图卷》。这是1963年11月初,江西省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在江西靖安县西北高湖乡崖口村瞻仰况钟墓地、况钟祠遗址时获得的。徐徐打开图卷,历史感扑面而来, 丝丝入扣、清秀耐观的书法,山川润泽、云烟变灭的山水,让人遥想五百多年前的苏州和况钟治下的吴地烟云……
况钟,字伯律,号如愚,人称龙冈公,江西靖安县高湖乡崖口村龙冈洲人。明代永乐年间荐授礼部郎中,宣德五年升任苏州知府,前后治理苏州长达十三年之久。《况太守集》记述他的生活状况:“其内署萧然,无铺设华靡之物。每食一肉一蔬,非公燕别兼味。家人及亲旧相对,尊酒数行,青灯夜话而已。”一个富庶之地的知府,不仅生活无铺设华靡之物,其政绩也是斐然。
明宣德五年,年近五十的况钟被特选担任当时“天下第一剧繁难治”的苏州知府之职。出身于吏员的况钟深知吏治中的积弊,认为法不立则吏奸难除,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为难治。面对现状,况钟以吏治为先,依律惩处奸吏,罢免庸吏。走访农户时,了解到农民税粮负担过重,他为民请命,把个人的前途和生命置之度外,坚持请求朝廷开恩,为百姓减免,最终使苏州每年减税粮七十多万石。他还增设“济农仓”,制定“纳粮勘合簿”“力役仓”及“济农仓本金”,无息贷款给贫苦农民,扶助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为了方便百姓,他兴修水利,重修觅渡桥、吴门桥。况钟虽不是科举出身,但他兴崇学校,敬养才哲,鼎力举荐有才能的寒士,有的官至御史。
苏州以富丽闻名,宫中宦官纷纷前来购买花木、禽鱼、器玩等,有的恣意需索。况钟不卑不亢,待之以礼,从不屈膝,且戒属僚,勿赂一钱。他还常常“折狱明断”,遇有“奇冤”者“无不昭雪”。当时“吏不敢作奸,民无冤抑,咸颂包龙图复生”。况钟用他的才华、智慧和人品,在苏州这块土地上勾勒了一位旷世清官的形象,也正是这样一位清官,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和怀念。
宣德六年三月,况钟继母去世,他奏请朝廷回家守孝。离开苏州后,那些被打击的奸吏恶人又卷土重来,变本加厉。百姓思念况钟,作歌唱道:“况太守,民父母。众怀思,因去后。愿复来,养田叟。”还有一歌唱道:“郡中齐说使君贤,只剪轻蒲为作鞭。兵杖不烦森画戟,歌谣曾唱是青天。”呼唤、怀念之声溢于衢巷,县民三万七千五百八十余人联名奏请,夺情起复况钟。皇帝下旨,召况钟由家乡直接回苏州知府任上。
正统五年,况钟9年任满,例应上调赴部候升,走时“饯送者数百里不绝”。况钟写下了两首诀别诗:“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百姓留恋况钟,士民张翰等一万三千人联名向直隶巡抚按察使上书,恳请转奏朝廷,乞求况钟连任。最后皇帝下达圣旨:“既有军民人等保留,着复任,吏部奏升正三品,署知府事。”况钟返苏时,相迎者“不远数百里之遥”。
正统七年十二月,况钟卒于苏州知府任上,年六十。去世之日,郡民罢市,如哭私亲,苏州七县百姓,奔赴哭奠,就连邻近州府的百姓都络绎不绝地前来吊丧。第二年春天,况钟归柩之日,苏州居民空城而出,河岸上排满了白花花穿孝服的人。两千多里水路“夹岸哭奠不绝于途”,数百名苏州人一直送灵柩至江西靖安老家……
在况钟去世前的一年,况钟之子况宁从江西靖安来苏州省亲。况宁返归故里时,文友们知道况钟家教甚严,不会受礼,便集体作成一幅手卷,这就是本文开篇所说的《秋江送别诗并图卷》。这件作品无疑是况钟品行、家风以及与苏州不解之缘的佐证。长长的手卷,寄托的是对况钟的深情。诗文背后,更是百姓对清官能吏的推崇与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