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杰,作家、历史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传》等作品。
历史总是有趣的,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历史学的学术著作往往不好读,或者说其内容和普通读者的知识视野相距较远,读后感觉收获不多。因此我向大家介绍几本在我看来内容既学术又比较有趣的作品。
第一本是刘莉、陈星灿所著的《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近年来,随着文博文化类节目的热播,考古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考古是理解历史和认知历史的重要方式,唯有从考古资料中,我们才能获得中华文明孕育时期的“质感”。这本书是关于中国考古学的概述,范围从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7000年)一直到商代晚期,梳理了各个地区的文化延续和交流。作者视野广阔,信手拈来地把中国早期文明放到人类早期文明中进行对比,从而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早期文明与世界的联系,以及中国文明的独特个性。对于一个中国考古爱好者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全景式读物。
第二本是仇鹿鸣的《长安与河北之间》。我们提到历史,往往想到“盛唐”和“弱宋”,但是“盛唐”仅仅是唐朝开国百年的事,之后就不能称为盛唐了。从“盛唐”到“弱宋”,这之间还有着非常多的、色彩斑斓的历史环节。只有了解了这段历史,才能理解“唐宋变革”。很多人认为,这段历史过程包括唐代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就是一团乱麻,但是这本书就是要解开这团乱麻。书中提供了很多新史料,更关键的是作者让这些史料相互连接起来,得出了很多新的结论。该书尽可能站在安史之乱时期当时人的视角,让历史的叙述更为细腻,让人读来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我对其内容印象比较深的一点,就是在唐代,人们对家族等小共同体的“忠”仍然被肯定,这是西周以来价值观的一种延续,但这种观念在宋代以后基本消失,所以中晚唐时期正是一个关键转折点。
第三本是吴琦、赵秀丽所著《明代“问题皇帝”研究——一项基于社会类群的考察》。这本书饶有趣味的一点是总结了明代皇帝的一些特点,如只愿意享受权利,不愿意承担义务。他们通常视皇帝这一职责为累赘,沉迷于自己的业余爱好中,不能自拔。书中也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些原因,一是废除了宰相制度,所有担子压于皇帝一身,二是祖训过于严密,还有就是皇子教育的缺陷。明代的皇子教育缺乏其他朝代比如宋代和清代的制度性安排,弹性极大。这都导致了明代皇帝身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四本是季压西、陈伟民所著《从“同文三馆”起步:语言障碍与晚清近代化进程》。现在学习英语是稀松平常的事,但在晚清时期人们是如何学英语的呢?这本书以“同文三馆”(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东同文馆)的设立为起始,展现晚清中国人为突破英语障碍做出的努力。该书向读者全景式地介绍了晚清社会学习英语的状况,不仅介绍了官办外语学堂和非外语专业的洋务学堂,还介绍了民间私人办的外语学堂和教会学校。既展现了民间英语学习热,也谈到了宫廷内部皇帝臣子学习英语的情况。全书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文献,深入探讨晚清社会各个领域中排除语言障碍的努力及其影响。
第五本是张俊才的《林纾评传》。前一段我读了一本林译小说,感觉用古文译的小说读起来很有意思,林纾的译笔也确实好,所以对林纾这个人开始感兴趣。林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个重要的历史名人,集诸多矛盾于一身,兼有译著、译文、古文理论、古文创作等多类多种作品。这本书提供了很多资料,让我对林纾这个人有了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