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社论

着力发挥监督保障执行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新时代 新指南

思想导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深度学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优势的根本所在

学知躬行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到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

专题 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在专项整治中保畅通、赢民心

把承担的任务一项一项落实到位

一线传真驻水利部纪检监察组:摸清底数好监督

        湖南:清单管理确保盯牢盯实不落项

        山东聊城:坚持问题导向压实主体责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时

立足职能职责 抓好贯彻落实

特别关注天津——回访教育让“跌倒干部”重振精神再出发

思路天津加强对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

举措天津是这样做好回访教育工作的

亲历者说用制度化保证规范化 以规范化推动常态化

        用“四个真”做好回访教育

成效“拉一把”让干部“跟上来”等

学习之我见

以首善标准唱响新时代纪检监察宣传主旋律

用制度彰显为民利民的初心使命

在推动融合发展中奏响宣传最强音

坚持“一案一整改” 助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纪检监察机关要敢于和善于斗争

学术研究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及其当代体现

七七草杂谈

要作好人须寻好友

巡视巡察

实打实,破解监督难题

实证纪法

解读如何落实《问责条例》有关准确界定对象、分清责任的规定

        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问责条例》赋予纪委的职责定位

探源回避概念的缘起及展开

书记说纪

用好函询“良方” 让监督有力度有温度

广角

地方动态

一线撷英

“四风”监督哨

基层减负有实招严控责任状和“一票否决”事项

释疑答问

对嫖娼、赌博等涉嫌违法行为如何定性处理

一得之见

以新理念引领案件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实招集萃

一组

警示剖析

在一把手岗位上纵权纵欲

明德风苑

刘兰芳:为人民说书,做好党的文艺工作者

知行话题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视点辑览

一组 
刘兰芳:为人民说书,做好党的文艺工作者
本刊记者 曹雅丽
首页
1

 

“谈古论今依旧事,万人空巷看兰芳。”这是中国曲艺家协会原主席陶钝生前对刘兰芳的赞誉。从1959年开始从事曲艺工作,到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从四十年前风靡全国的《岳飞传》,到近些年的《中华好人颂》等,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凭借着一桌一椅、一折扇一醒木,在曲艺舞台上已经工作了60年。这60年来,她始终秉承 “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原则,上前线,下农村,无数次深入到基层一线演出,虽条件艰苦,但她总是满腔热忱。

近日,这位75周岁的老艺术家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依然神采奕奕,目光炯炯、声音铿锵—

 

说书讲正能量,所以经久不衰

记者:评书作为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为什么能够流传下来并经久不衰?

刘兰芳:评书这种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早在汉代就有说书人。上个世纪50年代,在四川古墓出土的说书俑,高55厘米,一手拿着鼓槌儿比划着,另一手臂环抱一扁圆鼓,在挤眉弄眼吐舌头,惟妙惟肖,十分传神。南宋诗人陆游还曾作有一首诗,“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说的是盲艺人说书的场景。

评书为什么能够经久不衰?因为它宣传的是正能量,能够启迪人、教育人。说书一是讲史。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能够走到今天,她的民族瑰宝靠什么流传至今呢?文字记载是一种形式,口头文学则是传播历史文化的另一种很重要的形式。二是讲忠孝节义。从小要孝顺父母,对兄弟要友好相处,长大之后学好本领,报效国家。

比如讲岳飞,一方面讲他对母亲孝顺,另一方面讲他对国家尽忠。岳飞的母亲有病,经久难愈,岳飞就亲自给母亲喂药。他的母亲在他后背刺了四个字“精忠报国”,他铭记于心。

岳飞有个弟弟叫岳翻,岳翻英勇征战,在战场上被杨再兴所杀。后来杨再兴被岳家军擒拿,岳家军要杀他报仇,杨再兴提出了一个请求:“见过岳飞之后,再杀我!”岳家军把杨再兴推到岳飞面前,岳飞一看,原来杨再兴是杨家后代,是抗金的将领,便说:“你要是能跟我共同抗金,我弟弟的事,既往不咎,那是家仇,现在是国恨,咱们一致对外,抗击金兵!”杨再兴深受感动,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最后在小商河(今河南许昌地区)被乱箭射死。他的尸体被火化后,从中捡出铁箭头两升多。

像岳飞这样精忠报国的人,老一代革命前辈和现在的干部中也有很多。有些人的亲人为革命献身,但他们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甚至他们中很多人在退休后还尽可能为国家、为人民多做些事情,继续发光发热。

 

用真情感染人,才能让教育走心入脑

记者:近些年您创作并演出了很多新评书,比如《中华好人颂》、《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中国母亲风采》等,您能否为我们讲几个印象深刻的人或事?

刘兰芳:接到这样的任务,是组织和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厚爱,也是我学习的机会。这些道德模范、先进典型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有了他们,中华民族才能不断前进。

去年创作的《大孝惟忠》,说的是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爱岗敬业的故事。为了保守国家秘密,黄旭华隐姓埋名,在荒岛上白手起家研制核潜艇。30年后与母亲再相见,母子对视无语凝噎。为了演绎好这个故事,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看到感人之处也流下了眼泪。可以说,说评书,我是先感染了自己。我认为,说书必须带着感情,先感染自己,才能感染听众。

还有两个故事非常打动我。一个说的是见义勇为。2014年的一天,身带自制炸药、手枪和汽油的农民张泽清闯进一个小学教室,劫持了52名学生,代课老师秦开美与其多次周旋后,对他说:“我留下来做人质,让孩子们离开吧。”最终,所有学生安全撤离。如果没有秦开美先期稳住劫持者,警方很难顺利展开布控和救援。另一个是孝老爱亲的故事。武汉黄陂区的刘培、刘洋是亲兄弟,为救重度烧伤的父亲,不顾生命危险,争相割皮救父,被誉为“中国好兄弟”。

记者:您认为新评书和旧评书有什么相通之处?

刘兰芳:两者从根本上说是相通的,都应该是宣传正能量。不论时代怎样发展变化,也不管表演方法上、语言艺术上怎么创新,我们弘扬主旋律的这个原则不会变。

记者:在文化娱乐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您如何做到下基层演出依然场场爆满,您觉得评书应如何适应社会的变化?

刘兰芳:做任何工作都要与时俱进,说评书也不例外。如今可供选择的娱乐活动多了,评书的听众有所减少,但仍然有不少人喜欢听,还有很多新听众,原因就在于评书有了新的语言和新的内容。新的内容一个是新书,全新的主题更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听众更爱听;另一个叫老书新说,旧书新评;同时,说书还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

 

没有党和人民,就没有我的今天

记者:您已经75岁了,又已经退休,为什么还能一直坚持演出,坚持行走在群众中?

刘兰芳:因为感恩党,感恩国家,感恩人民。没有党和人民,就没有我的今天。2014年,我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叫我去干什么?是去享受荣誉吗?不是,我一个说书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那是担子,是总书记寄予的期望,希望你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创造出更多优秀作品。

特别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提出:“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我理解,“培根”就是扎根人民,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学习人民,以人民为本;“铸魂”,说的是做艺先做人,以德为先,有好的人品,才能创造好作品,才能精炼艺术的精品,才能为人民服好务。这个以人民为本,就是要心里想着群众,要迈开腿,走出去。几十年的文艺工作使我真切感受到,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文艺的源头活水。

结合当前的形势,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改编了一些原有评书的内容。比如岳飞传,我会多说说劝人走正路,引导大家为人处世要以善为先等。尽管个人的力量不大,但我觉得也能为扭转社会风气,尽点绵薄之力。要是人人都走正路、去行善,我们的社会风气就会更好。

记者:您能否为我们讲讲与听众往来的故事?

刘兰芳:我有几万封听众来信,存放在河南马街书会的刘兰芳艺术馆。80年代的来信中有几封我还能记得。其中有一个知识女青年,她在信中说,我是知青,岁数大了就在农村结了婚,每天背着孩子喂猪打草煮饭,觉得生活一点意思也没有,听了岳飞传,我觉得我应该振作起来,人生还有未来。

武汉有两个八九岁的小孩听了岳飞传,在来信中说,刘阿姨,我们长大后一定精忠报国,给您寄一个小手绢,等您说书累了擦擦汗水。

河南的马街书会,30多年我共去了18次,一般都是正月里,天寒地冻,但每次去都是上万名乡亲顶风雪、踏严寒汇聚马街。有次演出完,一位大爷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终于盼来了刘兰芳。”那一刻,我流下了眼泪。乡亲们的这份真情,更坚定了我多年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说书的决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