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这是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清末思想家魏源,在《默觚·治篇》中的名句。意思是,每个人的鞋子大小不必相同,关键是要适合自己的脚;每个国家的治理方法不必雷同,关键是要有利于人民。
治理之道,贵在实事求是。我国古代就有不少说明这个道理的典故,比如,人们熟知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一出自《晏子春秋》的古语,告诉人们,万事万物有其适合存在的环境,盲目移植有可能会造成“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的结果,因为“水土异也”。味道不同,尚在其次,有的盲目照搬照抄甚至还会让人丧失了固有的优势。《庄子》中有个“寿陵失步”的故事,说的是当时燕国寿陵有个年轻人,特别迷恋赵国都城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就专门跑到邯郸学走路,最后他不但没学会当地人走路的姿态,连自己怎么走路也全忘了。
这些历史典故都告诉我们,不从自身实际出发,一味盲目模仿他人、照搬照抄,往往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甚至会有不良后果。因此,凡事要从实际出发,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治国理政尤其如此。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中国绵延不断的传统文化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修身做人道理,更蕴藏着许多治国理政的智慧。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从“备预不虞,为国常道”的忧患意识,到“清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治国理念,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情操,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这些思想中的精华,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治国理政方略的重要借鉴。
“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我们正是在把握历史文化脉络、知晓制度利弊、总结政治得失中,知晓从哪里来,到何处去。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以国情为基准、以问题为导向,以效果为检验,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发展道路,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正是这一制度优越性的持续发挥,使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世界奇迹。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阐述中国为什么不能照搬其他国家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指出如果不顾我们自己的“土壤情况”,盲目学习外国的制度和模式,学到的也只会是皮毛,更有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他还曾用“量腹而受,量身而衣”“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深刻阐明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走自己的道路,否则再好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都会碰壁,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
如今,有西方学者感慨,中国发展道路与西方有着根本差异,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新“现代化模式”的崛起。相比之下,一些后发国家把西方模式奉为圭臬,或因简单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因没能处理好开放与自主的关系而沦为“依附性国家”,使国家发展脱离了正常轨道。
梦想如长风,鼓起船帆;目标如灯塔,引领航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邃的历史视野、总揽全局的战略眼光、践行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只要我们坚决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就一定能不断推动中国这艘“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