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伟 河北省辛集市清河湾学校教师、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藏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在我看来,实现梦想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普通农民。父母的言传身教、老师的精神感召,催生了我的梦想萌芽,那就是成为一名教师。1994年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在辛集市一所乡村学校任教。2014年,当得知市里公开选拔教师赴西藏阿里地区支教的消息时,我仿佛听到了藏区孩子们对我的呼唤,为藏区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的想法油然而生,我做出了一个连自已都惊讶的决定,我要援藏支教去!
初到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虽然对藏区生活的困难提早做了准备,但强烈的高原反应还是把我打得手足无措。一到冬天,这里就无水无电,更没有暖气,要吃水只能去河边弄一些带着杂草、混着昆虫的雪水。生活上的困难容易克服,更令我揪心的是这里学生的学习环境。由于缺少图书室、实验室和必要的教学器材,与内地孩子相比,这里的孩子知识基础差距明显。从他们渴求知识的眼神中,我读懂了援藏支教的意义和价值。
为了尽快融入这里,我与本地老师一起备课,一起探讨,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本地老师的教学方法结合,探索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针对成绩落后的孩子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补牢欠下的底子,班级成绩很快提升。2017年,我又争取到了为期三年的援藏支教机会,任拉萨阿里河北完全中学教务处主任,同时承担两个班的教学工作。
圆自己的梦,也帮助别人圆梦。孩子们小小年纪离家在外,缺少关爱,我把他们全部当成自己的孩子,用爱为他们的梦想护航。学生桑卓因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后醒来拉着我的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张妈妈,谢谢您!”让我更为感动的是,好多孩子悄悄告诉我,自己的梦想就是“长大后,我想成为你”。我还做了孩子们的“梦想辅导员”,给孩子们讲民族政策、讲“中国梦”,帮孩子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告诉孩子们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实现梦想的能力。
几十年来,一批批援藏支教人心怀梦想、默默坚守、无私奉献,推动西藏教育事业实现大发展。无数追梦人艰苦奋斗,绘制出西藏教育的壮美画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相信未来的藏区教育,那时城乡、区域、校际教育都无差别,支教帮扶将载入历史。我们会实现从幼儿园到大学完备的普惠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并从满足“量”的供给走向满足“质”的强大。
我相信未来的中国,人民群众受更好教育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能够向着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未来的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人们最向往的留学目的国,为人类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透过重重花影,我仿佛看到了那朵代表幸福的八瓣格桑花。圆梦时刻,我想告诉每一个追梦人: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作为一名中国教育工作者,我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