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社论

把盛典激荡出的热情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力量

新时代 新指南

思想导读习近平总书记激励中国人民

深度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七七草杂谈

不厚其栋,不能任重

学习之我见

编者按 

坚决落实好学习贯彻新思想这一首要政治任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动力源泉

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强化政治引领 推动纪检监察宣传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斗争精神守好宣传主阵地唱响主旋律

壮丽70年新中国70年管党治党历程回顾(三)

法规篇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为管党治党提供重要支撑

专题 ● 欢度国庆 祝福祖国

名城贺国庆西藏拉萨:歌唱美好生活等

纪委书记的国庆节四川省成都市纪委书记王川红与社区干部群众共同讴歌新中国七十年壮丽诗篇等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干部讲述“我和我的祖国”的故事

一得之见

一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时

立足岗位守初心 奋发有为担使命

再忆老书记“不忘初心”

特稿

将廉政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实践与思考

“三苏清风”廉政文化研讨会主旨发言集萃

涵养新时代廉政文化 助力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实证纪法

如何把握《规则》规定的监督检查重点内容

巡视巡察

沉下去,响应群众呼声

书记说纪

打通监督“最后一米”

当好民营经济发展“护航员”

“四风”监督哨

基层减负有实招压缩督查检查考核数量

警示剖析

答错“公与私”考题的高校自考办主任

实招集萃

一组

名城话廉

深圳:勤廉实干筑梦成

释疑答问

如何认定对抗组织审查行为

追梦路上话梦想

何建明:祖国永远繁荣昌盛,是我最深沉的愿望

王巨才:我们的中国梦不遥远

曾哲:梦的路过

张梦伟:我的八瓣格桑花

林雪儿:造梦的好时代

知行话题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

九月观察

一组

广角

图片新闻

地方动态

 

曾哲:梦的路过
首页
1

 

曾哲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曾获老舍文学奖、北京市政府文学艺术奖等

 

三十多年前,我独自一人从藏北草原出来。在拉萨小休整一下,向藏东南进发。走墨脱进察隅,再准备从盐井顺滇藏线到云南。

一路总做一个梦。梦乡,招展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旌旗猎猎,或在原野或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上,偶尔还会在雪山之巅。后来发现,这个梦是我马上要读大学那年,骑车去雾灵山开始的。到达山顶的时候,东天赫赫之光,一团巨大的彤彤天体,喷薄欲出。后来的梦里,就有了这挥之不去的心旌。

我以为,梦不仅仅是前世的记忆,还是未来的再现;不仅仅是通往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入口,还是未来的走向引领。

对我来说,梦是路,路是梦。

那是个山菊初败一般的傍晚,日头掉落,天空纷扬鹅毛雪花。隘口不算很高,随便过来了;又一片缓冲的大坡,也轻松地走过。没目的走哪算哪,背着那种色调的天幕。行影是单,脚硬地软,融雪湿润。

山里特怪,嘎隆隆雪里响雷。不是响在天上是响在脚下,响在山谷里。轰的一下,像嗽嗓子,然后嘎的白闪闪,牵着霹雳,牵着凉风。有的霹雳,黄灿灿蓝幽幽还涂着一层玫瑰色。

这里的环境有意思,半天路,就从冬天走进夏季。一根儿大绳出溜下去,减掉七八里的冤枉道。只是手心,会刮撕掉丁点儿血肉。从海拔5000多米倒腾一阵儿,就到了300多米。从高寒地带,降落在热带雨林。

一阵大雨,几分钟,就把我浇了一个透儿心凉。我继续翻山越岭沿江。这不,真找到过江的桥了。

桥弯,颤悠,在江心大塌腰,还晃荡。这桥叫藤网桥,就是藤子编成的一米多高的椭圆网笼子。一长溜儿,挂在滔滔的江面上。钻进的人想稳步,身体就得摆出个十字。脚下足球大的网眼儿间,踩着有点儿像踩皮筋,两手抓挠好才敢有步子。建材,是吱吱扭扭的老藤陈荆。

江心风大,两百米的藤网桥摇摇晃晃,驻足,磕膝盖儿抖擞。抖着,竟然越抖越厉害。是身后来了一个藏族老汉。大个子,很健壮。

老汉说他叫经纬,邀我去他家作客。

一听到“家”,我就只管点头。200多天的奔波,家的模样,模糊又遥远。

大山里的夜,黑得没有方向,亏了经纬老爹向导。

他的家,马灯照得通明雪亮。木屋的火塘间真大,盘腿地板可坐下百十口子人。地板上干干净净没一点灰尘,空气中挤满了艾蒿嫩草的清新味道。光亮也被滤得柔和橘黄。贴近火边还铺了块新卡垫,火里的鲜柴冒着蓝色的火苗。

饭后,大家围着火塘聊天。他家的大姑娘问老爹:“旗子买到啦?”老爹说:“没有,真难买。人家供销社说,自打有了商店就没卖过。”

“没托个人到拉萨或者到成都去买?一准儿有!”我随口搭茬。

说完,我马上后悔了。悔得都想抽自己个儿一个大嘴巴。好几千里路,这不是忽悠人家吗。我赶紧改口道:“你们甭着急,等我出去到成都。噢,横是走不到那边,得先到昆明。到昆明也成,给你们寄过来三面五面的,或者一打。一打,就是12面。绝对一点问题没有。”接着又补充道,“打好包,裹上塑料布,再挂个号。邮局必须给送,因为是挂号的,一直送到这木楼上来。”

“真的?!”一家人异口同声。说完看着我,突然严肃起来。

“这还有假!?”他们的反应,让我有点儿拿不准了。

“不行就寄到乡上也行。也就几天的路。我去取,我去取。”老爹这时丢了矜持,像小孩子一样,还边说边为我满上酒,“几天来神山紫气,我就知道要碰到大好人了。我的名字你记住了吧?经纬!不行!这里叫经纬的多。”

“写清楚,南山口界碑家经纬,肯定可以。”二姑娘补充。

“最好是镇子小学操场上的那种软和的滑溜的。咱这里风轻。”经纬老爹软言细语,眼神儿里全是渴盼。

“是喽,是喽!”三人同声应着。

我一点儿没想到,这家人为买国旗,个个都变得如此兴奋急切。“绸子的,软乎的。我负责,一包到底。”我再一次承诺。

父女仨轮番敬酒。

乏、困、酒——主要是酒,一堆儿把我搞翻。瘫倒,大睡过去。

梦,还是那个梦。远了近了,淡了浓了。

有人捏我的鼻子。我被二姑娘拉起。她说,太阳要出来了,要升国旗啦!升国旗时不能睡觉,不然爹要生气。

“怎么睡了这么久。我能干点儿嘛?”

“要站立,要行注目礼。”

我人没动,心却在动。琢磨着,难道是个家庭升旗仪式?

我的心思,一下被她拽起,随着上到木楼的阳台。老爹和大姑娘,正手捧红旗面向东方肃穆站立。那面陈旧得发白的布质红旗,只有一块手帕大小。水冬瓜旗杆,只比老爹高出一米。山岚在青黑的山谷中很淡,一同影衬着渐白渐黄的天空。

我望了一眼东边的山,一轮红日从山的那边喷薄欲出。而此时,五星红旗在老爹手中,冉冉升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姐妹俩的歌声中,旗帜高高,太阳高高。

我心里,一动,一颤,一热。这个画面好熟悉。

看着经纬老爹黑皱的面孔。陌生又熟悉,与梦无二。

说来真巧,我去年为云南的脱贫攻坚写了一本书,就叫《经纬滇书》。结尾的一行是:经是信念,纬是忠爱。坐标永存,亘古不变。

唯有清晰的远方,唯有这份信念和忠爱,摆脱贫困这个千年梦想,才能变成脚下的路,变成触手可及的风景。

梦的路过,终成梦的抵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