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清河县纪委监委聘请的企业特约监察员对相关部门工作满意情况进行表决。
河北省清河县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全县拥有规模企业500余家、企业摊点2000余个,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羊绒加工、稀有金属、耐火材料五大支柱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是加快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纪检监察机关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支持和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清河县纪委监委结合实际进行了探索。
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纪委监委要大包大揽,而是应聚焦主责主业,履行好监督职责,协助党委持续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配合政府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此,县纪委监委出台了《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督促各镇、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转变作风,抓好扶持政策落地。
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我们通过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发出《致清河县企业家的一封信》,向企业家们提出建议,“不要主动邀请公职人员到企业食堂或营业场所就餐,企业家们要学会说不,对公职人员违规吃喝问题要积极举报。”同时,向全县党员干部发出提醒函,通过双向发力,坚决杜绝“不吃公款吃老板”等现象。很多企业家反映,这不仅是对公职人员的警醒,也是对他们的有效提醒。
在加强正面引导的同时,我们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反映问题的渠道,在117个企业中聘请了49名特约监察员,定期反馈民营企业对职能部门和公职人员廉洁从政从业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有企业反映行政服务中心某办事窗口工作人员办事拖拉,门好进、脸好看但是事难办,办理一项业务往往需要来回跑数次。经过调查核实,我们及时对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谈话提醒。谈话之后,该单位不仅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处理,而且举一反三,开展专项整治,窗口服务效率得到提高,工作作风也有了明显改进。
与之类似,针对部分职能部门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我们严格执纪问责,通过压实主体责任,督促相关部门认真整改。同时,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利用职权插手和干预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等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县纪委监委优先处置、优先办理,加大查处力度。邢台市生态环境局清河县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某利用职权向其管辖的多家企业推销产品,引起多家企业不满,且在工作日午间参加企业安排的宴请并饮酒,造成不良影响。县纪委给予张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建议邢台市生态环境局免去其职务。
既要向违纪违法者亮剑,也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在监督执纪问责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区分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出于公心的失误错误和谋求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前段时间,省委巡视组移交了县水务局某施工项目无招标的问题线索,我们在初核中发现,该事件起因是县内部分河段出现突发性水体污染,如按正常程序,从制定治理方案、进行评审到公开招标,至少需要45天。为防止水污染加剧,经县政府紧急调度会研究决定特事特办,在没有招标的情况下,水务局与5个施工队分别签订了施工合同,一个月内完成了筑坝拦水治污。针对问题线索,我们组织审计、财政等部门认真调查核实,并未发现该工程项目有违规违纪、破坏营商环境等问题,提请县委常委会实施了容错免责,保护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作者:河北省清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