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社论

把盛典激荡出的热情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力量

新时代 新指南

思想导读习近平总书记激励中国人民

深度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七七草杂谈

不厚其栋,不能任重

学习之我见

编者按 

坚决落实好学习贯彻新思想这一首要政治任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动力源泉

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强化政治引领 推动纪检监察宣传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斗争精神守好宣传主阵地唱响主旋律

壮丽70年新中国70年管党治党历程回顾(三)

法规篇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为管党治党提供重要支撑

专题 ● 欢度国庆 祝福祖国

名城贺国庆西藏拉萨:歌唱美好生活等

纪委书记的国庆节四川省成都市纪委书记王川红与社区干部群众共同讴歌新中国七十年壮丽诗篇等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干部讲述“我和我的祖国”的故事

一得之见

一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时

立足岗位守初心 奋发有为担使命

再忆老书记“不忘初心”

特稿

将廉政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实践与思考

“三苏清风”廉政文化研讨会主旨发言集萃

涵养新时代廉政文化 助力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实证纪法

如何把握《规则》规定的监督检查重点内容

巡视巡察

沉下去,响应群众呼声

书记说纪

打通监督“最后一米”

当好民营经济发展“护航员”

“四风”监督哨

基层减负有实招压缩督查检查考核数量

警示剖析

答错“公与私”考题的高校自考办主任

实招集萃

一组

名城话廉

深圳:勤廉实干筑梦成

释疑答问

如何认定对抗组织审查行为

追梦路上话梦想

何建明:祖国永远繁荣昌盛,是我最深沉的愿望

王巨才:我们的中国梦不遥远

曾哲:梦的路过

张梦伟:我的八瓣格桑花

林雪儿:造梦的好时代

知行话题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

九月观察

一组

广角

图片新闻

地方动态

 

涵养新时代廉政文化助力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三苏清风”廉政文化研讨会综述
周玲 谭伟
首页
1

  9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四川省眉山市纪委监委主办的“三苏清风”廉政文化研讨会在眉山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传承‘三苏’清正之气,涵养新时代廉政文化”。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扬州大学等13个单位的40余名苏学专家以及部分地方负责同志共3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共同探讨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涵养新时代廉政文化,构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培育新时代廉政文化以及挖掘中国传统廉政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背景下,廉政文化对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更为重要。培育新时代廉政文化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需要,也是增强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的需要。挖掘和传承好我国古代廉政文化的优良基因,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具有重要意义。

  有专家认为,文化是影响、约束和引导人们思维和行为最为深沉、最为持久的力量。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离不开廉政文化的滋养,廉政文化也是持续让政治清明、官员清廉的有力保障。

  有专家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古圣先贤的廉政思想研究为依托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传承我国古代廉政文化精髓,为构建“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关于新时代廉政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与会专家一致表示,用好包括“三苏”文化在内的优秀廉政文化资源,开展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眉山在廉政文化的挖掘、传承、发展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从深入理论研究、品牌化建设到融入日常教育,从廉政文化基地建设到融入家风建设等多元化活动都是行之有效并值得推广的好经验好办法。

  有专家认为,新时代廉政文化建设,要深入理论研究,形成理论研究项目,用理论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智力支持。让廉政文化通过日常教育深入人心,传播廉洁种子,使党员领导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有专家指出,从文化的类型、人类反腐历史等角度看,要让新时代廉政文化真正有效地高质量地服务于全面从严治党,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理顺机制;可尝试探索为廉政建设提供学科支撑,考虑将“清廉中国”建设纳入国家战略。

  第三,关于“三苏”文化特别是苏轼廉政思想研究。与会专家一致表示,“三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具有充分的时代价值。苏轼作为我国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中唯一的中国人,他的政治理想、廉政思想、为官理念、处世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思想借鉴和实践参考价值。

  有专家认为,从“三苏”为官从政的具体事例中,可以提炼“三苏”父子特别是苏轼较为系统的廉政思想。苏轼在扬州为官期间勤勉正直、为民请命、革除陈弊和倡导教化,体现了心系百姓的勤政之心。

  有专家提出,苏轼的文学作品解析了坚守“不贪以为宝”的人生信念,崇廉尚廉、鄙视贪腐的廉政思想内容,摆脱外在物质束缚、达到内在廉洁自律的精神追求。苏轼“守其初心”的实践,是汲取历史文明精华,创新转化后,提升自我修养的结果。

  有专家认为,苏轼“初心”来源于其长辈良好的教育和自身勤奋的学习,醇正的家教家风让他形成“担当天下、忧国忧民”的初心。从苏轼践行廉洁行为角度看,个人修养、家庭教育和社会风尚对其廉政思想形成有积极促进作用。苏轼廉洁自律的定力与其“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的品质密切相关。(作者单位:四川省眉山市纪委监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