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9年第18期

社论

发扬斗争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发扬斗争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要闻

习近平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 

习近平会见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

赵乐际在河北调研

新时代 新指南

编者按 

思想导读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努力实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思想解读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

深度学习“六个坚持”推动派驻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知躬行“三不”一体推进深化国企全面从严治党

特稿

聚焦职责使命 强化政治监督 扎实做好对中央和国家机关的政治巡视

十九届中央第四轮巡视有哪些看点

壮丽70年 ● 新中国70年管党治党历程回顾(二)

反腐篇反腐败: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

监督篇加强监督是永葆党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时

学习教育怎样抓深

调查研究怎样抓实

检视问题怎样抓准

整改落实怎样抓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资料库

七七草杂谈

守着“正俸”做清官

专稿

建设高素质队伍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石

专题 ●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导语强化政治责任 践行初心使命

权威解读增强“四个意识” 做到“两个维护” 提高问责工作的政治性精准性实效性

坚持问题导向 防止问责不力和问责泛化简单化

完善问责情形 推动精准规范问责

明确问责程序 促进问责工作规范化

以精准问责促进全党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

把问责的责任扛在肩上

亮点释义如何理解关于问责工作原则的规定?

如何理解关于问责情形的有关规定?

如何理解关于启动问责调查程序的规定?

如何理解关于问责调查要求、精准提出问责处理意见的规定

如何理解关于可以不予或者免予问责的情形的规定?

如何理解关于应当从重或者加重问责情形的规定?

如何理解不当问责的纠正与责任追究的规定?

图卡迷宫关于问责,问责条例厘清了这些错误认识

以案说规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地方实践云南:提高政治站位 用好问责利器

四川成都:实事求是 把问责板子打准

江苏宿迁:明确标准刻度 确保精准问责

法规原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警示剖析

生财有“道”终入狱

广角

一线撷英

地方动态

名家荐书

王炳根:冰心喜欢读的五种书

明德风苑

苏轼的初心与坚守

知行话题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面面观

2019年8月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大事回顾

八月观察

一组

 
守着“正俸”做清官
桑林峰
首页
1

 

“政者,正也。”为官者,当追求做清官好官,绝不做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而要做清官,就要守着“正俸”过日子。

贪官的种类很多,但有一点是相似的,就是他们不愿守着“正俸”生活,总是信奉“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处处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南宋文言小说集《曲洧旧闻》中就记载,宋徽宗时期,王黼主持国事时,公然收受贿赂,卖官鬻爵。他甚至与宦官梁师成相互勾结,联合开办“乌纱公司”公开标价卖官。“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他们开出的价码。王黼依据受贿多少,来决定授予官职的大小,早就不靠“正俸”过日子了。他后来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历史不断地告诉我们,官清方能万古流芳。据《旧五代史·晋书》记载,五代时的名臣高汉筠在襄阳供职时,有不法官吏私下向他献上白金五百两,高汉筠严词拒绝。他说,你们拿来的这些钱,“如果不是多剥削农民,就是多榨取了商贩,我有正当的薪俸,拿这些做什么!”随即告诫他们不能再这样做,至于白金他都原封不动上缴给了朝廷。高汉筠守着“正俸”过日子,做了一辈子的清官,受到百姓的爱戴。

反对贪官,就要反对非法所得。明人郑瑄在《昨非庵日纂》中,讲述了汪汝达不为陋规所动的故事。汪汝达在浙江黄岩做县令,用自己的俸禄修筑城池,贼寇来了百姓也不害怕。他为官二十余年,清白如月亮一样。离开浙江时,下属官吏送来平日收缴的罚金,说道:“这照例是应该归你的。”汪汝达正色问道:“做官除了日常的俸禄之外,还有其他应得的钱财吗?”马上断然拒绝。在汪汝达心里,如果照惯例、遵旧俗拿了那些钱,就有违自己做官的操守。可以说,他坚持守着常俸过日子,不该占的钱一分都不要,为后人立起了不循陋规、清正廉洁的标杆。

杨震拒金

 

柳宗元曾写过一篇《哀溺文并序》,提醒人们“始贪赢以啬厚兮,终负祸而怀仇”。他把不当之财比作“仇敌”,并尖锐地批评了那些贪得无厌、执迷不悟者。东汉名臣杨震曾以“天知,地知,我知,子知”,拒绝以前的门生王密向他献上的黄金,被后人尊称为“四知先生”。封建官员尚且懂得有“正俸”、不可贪,今天的共产党员,有着马克思主义的义利观,应该做得更好。对党员干部来说,“正俸”是工资,是合法收入,不能有什么灰色收入,更不能有违法所得。

古人有言:“苦钱能久,苦工能恒。”这告诉我们,金钱取之有道,才能心安理得。只有坚守法纪的底线,不贪念自己那口井之外漫无边际的“水”,才能让自己过得安心、安业、安定。如果取之非法,今天获一点,明天收一点,后天要一点,久而久之,越积越多,结果只能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也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投机得来的财富自然要寻求满足,于是享乐变成放荡,金钱、污秽和鲜血汇为一流。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告诫党员干部:“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正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清正廉洁作表率”作为一个具体目标,体现的正是我们党对新时代党员干部廉洁方面的基本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守着“正俸”做清官,牢记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做到无愧于党、无愧于民、无愧于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