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我们请专家学者从内在逻辑和现实做法中探究其理。
理清关系
“学思用”“知信行”中的逻辑
杨洪源(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仅阐释了正确认识的辩证过程及普遍规律,而且阐明了有效实践的基础、动力与目标。
“贯通”一词,既有“连接沟通”之浅意,也有“通晓明白”之深意。它揭示了学习、思考和运用这三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用则废,用而不学则滞”……这些脍炙人口的至理名言即为恰如其分的描述。从“学”到“思”再到“用”,绝非一个从起点到终点的完成形式,而是呈螺旋式上升、前后贯通的无限循环。怎么理解学思用必须贯通的道理呢?我们来看一则故事。
齐国有一个名叫田仲的人,自命清高,不愿附庸权势而隐居乡间。有个叫屈谷的人对田仲说:“我种了一个大葫芦,皮厚壳硬,葫芦里面没有空隙,我想把它送给您。”田仲看了看说:“你的这个葫芦虽然很大,但坚硬得不能剖开,既不能装物,也不能盛酒,我要它有什么用处呢?”屈谷说:“先生说得对极了,我马上把它扔掉。不过先生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您虽然不仰仗别人而活着,但是您隐居在此,空有满脑子的学问和浑身的本领,却对国家没有一点用处,您同那个葫芦不是一样吗?”这个故事说明,学思与用只有“贯通”起来,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再说知信行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信”“行”的观念备受推崇。《尚书》《左传》《论语》等经典中均有相关论述,如“非知之艰,行之惟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知信行统一”与“知行合一”是同义语,其要义就是把思想转化为行动。
位于知与行之间的“信”,恰如打通知与行的中枢与纽带。孔子在谈到信的作用时,曾经将它比作古代的车前端直木与横木衔接处插上的小销子,虽不起眼却不可或缺,不论大车还是小车,离开了它都无法前行。而对于一个有为者来说,最不可或缺的就是信仰、信念、信心。
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筑牢信仰之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尤其年轻干部的,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
反面案例
背离规律是个什么结果
田坤(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凡事皆有规律。逆之者,虽成必败。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充分体现了事物联系发展的普遍规律。然而,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想一套说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演技派”官员受到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被打回原形,反映出曾经一些党员干部学而不用、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的问题比较严重。
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违纪、职务违法犯罪案例来看,所有受到党纪政务处分乃至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党员干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用脱节、知行分离的问题。一些干部习惯了“两面人生”的切换,台上满嘴马列、道貌岸然,台下贪污受贿、蝇营狗苟,两种完全对立的价值观在一个人身上,双轨运行、各行其道。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就是一个典型的“两面人”。他经常在会上讲:反腐败要言行一致,决不能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台下另做一套。在被纪检监察机关带走接受审查调查的当天上午,他还在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从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做到敬法畏纪、遵规守矩。王敏如此要求济南市的干部,自己却长期与不法商人勾肩搭背、输送利益,收受贿赂1800余万元,并利用职权安排自己的女儿“吃空饷”,为自己的女婿经商“铺路子”。他自称喜欢看红色影片,看到革命烈士壮烈牺牲,总是激动难抑、泪流满面,“但第二天自己想做啥还做啥”。
纪检监察干部长期浸润在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环境中,本应做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知纪守纪的带头人,但时而曝光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也说明,“知”“信”“行”之间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朱明国、金道铭长期从事纪检监察工作,都曾经担任过省级纪委书记,经他们的手查处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出台的廉政规范不在少数,可以说他们几乎天天都在接受生动的法纪教育和警示教育。但实际上,曾经的纪检干部身份和党纪国法知识并没有阻遏他们走上贪腐之路。从腐败手法上来看,朱明国、金道铭同他们曾经查处的对象并无二致,都是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朱明国通过向其他部门打招呼的方式,帮商人解决各种诉求,收受各项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41亿元,另有9104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明来源。金道铭为他人在煤矿资源整合、职务晋升、纪检调查等事项上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2亿余元。
身为党的领导干部,王敏、朱明国、金道铭等人“学”而不信、“知”而不行的行为方式,成为当地政治生态的重大污染源。他们带坏了一批干部,有的甚至成为一地塌方式腐败的重要推手,而他们自己也必然因背离宗旨、践踏规律遭到人民的唾弃。
正面典范
他们为什么能成为时代楷模
张文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涌现出很多优秀共产党员,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愧于党和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些优秀代表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作为时代楷模,他们无一不是“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典范。
他们把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体现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中,从不因现实复杂、条件艰苦而放弃梦想。作为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将用科学技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当作担负使命的不二选择。他扎根太行山区35年,立志做“太行新愚公”,把自己最好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写在太行山上。他每年在山里“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他们用生命兑现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无论在重大灾难面前,还是在危及生命的紧要关头,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捍卫着党和人民的利益。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原副县长兰辉就是这样一位典型。“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兰辉正带着客商在北川县曲山镇东溪山考察项目。震后第一时间,他翻山越岭,用一天多时间将100多名被困群众安全转移出大山。得知母亲和嫂子遇难的消息,他强忍内心悲痛,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工作中,他把群众的难事当成自己最大的事,他的手机里储存着2000多个电话号码,手机号成了很多群众的求助热线。2013年5月23日,兰辉在下乡检查工作途中不幸意外坠崖,因公殉职,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党,献给了北川人民。
他们一辈子锤炼党性、不忘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无愧人生。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他的事迹一经公开,即刻感动中国。他年轻时保家卫国,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退役转业后,他来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晚年的张富清依旧保持着看书学习的习惯,这段他标记出来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老英雄一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