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钱学森钱老在一栋楼里工作的岁月,是值得我一生珍藏的美好回忆。
那是1984年1月,刚满18岁的我在“新兵连”集训结束后,很幸运地被分配到原国防科工委办公厅服役。当时,国防科工委和国防科技委算是合署办公,钱老是国防科技委的领导,他的办公室就在我办公室楼上。
服役期间,我担任微机操作员,主要负责机关各类文件的打印,其中也包括打印钱老修改的文稿材料等。尽管与钱老没太多直接接触,但我与他的秘书、警卫干事等身边工作人员还是会经常打交道,从他们口中常常听到一些钱老的故事。偶尔在楼道、电梯里碰到,我会主动向钱老问好,钱老都会亲切地微笑点头示意,特别平易近人。而每一次与钱老接触,甚至有时看到钱老修改文稿时所写的独特铅笔字迹,都会让我年轻的心有一些小小的激动,谁能想到我竟可以和儿时就敬仰的大科学家在一栋楼里工作呢!小时候,就曾听家里长辈讲过钱老放弃美国优越的待遇、坚守初心回国奉献的故事,“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这句话像一粒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而让我真正切身体会到钱老对祖国的那颗拳拳赤子之心,还是在有一年的全国两会之后。那年国防科工委机关召开会议传达全国两会精神,钱老因为去德国考察所以没有参加全国两会,于是他说跟大家谈谈他此次出国考察的体会。记得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同志们啊!我们的国家现在还很穷、很穷、很穷!”连续三声“很穷”,就像重锤擂鼓,一声声地敲打进大家的心窝里。原本大家还在为能听到国外的情况而兴奋,但钱老的话音刚落,上千人的大礼堂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被钱老的爱国之情、忧国之心所深深震撼!我想在场所有人都会像我一样,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幕。
是啊,钱老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一直不曾忘记当初回国的初衷:“祖国现在是很穷,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他把稿酬用来给力学系的学生买计算尺、捐给系统工程研究小组、捐给我国西部治沙事业,将国家补发给他父亲钱均夫的工资作为党费悉数上交……几十年如一日,为了祖国,钱老倾尽了所有。而反观他的生活,却异常简朴。记得有一次,涂元季秘书来送钱老要打印的文稿,办完登记手续后,他随口道:“小杜,最近在看什么书啊?”我回答说:“正在看列宁的《哲学笔记》呢,一本挺有意思但比较难懂的书。”没聊几句,涂秘书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事,说要找营房处给钱老修些东西,就急匆匆地走了。后来看了涂秘书写的回忆钱老的文章,才知道钱老家的沙发、书橱都用了几十年却一直没换过,虽然不知那次是要修什么,但想必也是用了很长时间的东西。
尽管在国防科工委只服役了四年,但这短短四年在我的生命里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即使后来离开了部队,我依然密切关注着钱老的信息。2009年10月31日,钱老在北京去世,听闻噩耗的我不禁泪流满面。11月6日,我一大清早就和当年的战友一起赶往八宝山革命公墓为钱老送行,冷风吹红了我们的脸,也吹痛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前不久,我们杂志社党支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原著找差距 见行动”研讨交流会。会上,曾在航天系统工作过的同事分享了钱老“今天我不是很激动”的故事,再次勾起了我对钱老的深切怀念。
据同事介绍,那是1991年,为表彰钱学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前者是过去从未有过的高规格新提法,后者一直是战斗英雄、生产一线劳模的“专利”,从来没有向科学家倾斜过。出乎意料的是,面对如此殊荣,钱老却坦言“今天我不是很激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钱老已经激动过了三次。第一次是1955年回国前,他的导师、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说钱学森在学术上已经超过自己时,他激动了,因为他觉得自己为中国人争了气;第二次是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他激动得睡不着觉;第三次是1989年,当得知中组部把焦裕禄、王进喜以及他本人作为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时,他激动极了,觉得自己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而且与劳动人民中最先进的分子连在一起了。
同事讲完钱老的故事后,我们都陷入了深思。钱老的三次激动都和荣誉、地位无关,他激动的是为中国人争了气、成为共产党员和劳动人民的一分子,是自己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了什么,而不是他自己得到了什么。
用钱老在会上的话说:“刚才诸位领导讲我钱学森如何如何,那都是千千万万人的劳动成果呵,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钱老的这番话,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宽广胸怀。
尽管钱老离开我们已近十年之久,但在我的心中,他一如往昔,仍然是三十多年前和我微笑点头示意时的样子:和大家一样穿着军装的钱老,既有着军人的坚毅刚强,也有着文人的温文尔雅。时光飞逝、岁月流转,我仍然能感受到他那独特的精神力量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感受到他那“学成必归,报效祖国”的纯粹初心和爱国情怀。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钱老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作者: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通联发行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