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9年第11期

社论

以扎扎实实教育成效砥砺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

新时代 新指南

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

学知躬行做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三个讲清楚”助青年学生立鸿鹄之志

誓做建功基层的实干者

新时代青年的青春修炼指南

深度学习切实履行职责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平语心读

真情系民“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

廉典明德“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封面故事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

让党的旗帜在象牙塔高扬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高校之变

问卷分析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师生怎么看

把马克思主义学科优势有效转化为育人优势

我们把思政课开到了国外

我是这样入党的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职业

为祖国建设培养栋梁之材

透过“窗口”看风气之变

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

特稿

文明在中国交汇

领略亚洲文明的多元之美

文明多元共生的千古岁月

特别关注规范容错纠错 激励担当作为

容错须在纪律红线法律底线内进行

程序从严方能令人心服口服

容错更要纠错

深化改革需要在法治轨道上容错纠错

名城话廉

广州:峻节清风 羊城廉脉

七七草杂谈

为官避事平生耻

清风时评

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也要有居危思安的自信

低质量的“勤”无异于另一种形式主义

政治岂是用来秀的

巡视巡察

激发内生动力 确保真改实改

贯彻全国巡视工作会议精神,他们这样做

实证纪法

如何理解《规则》规定的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的要求

如何理解《规则》关于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的规定

广角

地方动态

一线撷英

“四风”监督哨

难以拒绝的饭局

新规2年不执行 两任所长皆受罚

释疑答问

多次收受贿赂后退还但又收受收条,应如何认定

名家荐书

张国刚:简明通贯的五本文史入门书

知行话题

政商关系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启示

视点辑览

一组

 
七七草杂谈
为官避事平生耻
向贤彪
首页
1

  “为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这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诗句。全诗《四哀诗·李钦叔》共8句,表达了对好友的怀念之情,更抒发了官员应以不敢任事、避事、躲事为最大耻辱,应该为国家社会做到视死如归的情怀。诗中追忆的李钦叔即金末官员李献能,就是一位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的官员。

  李献能博览群书,以词赋见长,贞祐三年特赐词赋进士,廷试第一,是一位标准的翰林文士。他在翰林院任职后期,蒙古急剧扩张,并开始对金大兵压境,他的家乡运城很快陷落。这时,李献能毅然选择了弃笔从戎。他告别翰苑,来到了金元两军搏斗的最前线。从书生到武将,李献能运筹帷幄,布置防线,指挥若定,最终在战乱中为国捐躯。

  “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这是北宋宰相王曾的一句名言。他为人公正持重,始终认为,为官从政不能“收恩避怨”。有时做好事、管难事,并非一时能被人理解,但为百姓利益长远计,也需要硬着头皮做下去,最终是会得到理解与拥护的。

  司马光在《涑水记载》中讲了一件事:时逢宋夏交战,陕西百姓多有逃匿。为了督促百姓参与转运粮食、支援前线作战,京兆府的官员杨谭和林特采取了一些诸如扣人、联保等强制措施,虽然导致怨声载道,但也没人再敢逃匿。与京兆府相比,其他一些地区采取的措施比较宽松,但却带来因转运粮食不力而造成战事不利的后果,“人畜死者十八九”。后来,被杨谭、林特“得罪”的那些百姓,终于回过神来了,对这两名官员大加称颂,同时他们也得到了朝廷的重用,杨谭官至谏议大夫,林特当上尚书。

  “官之得民否,去官日见真”。东汉费贻在合浦太守任上,因勤政廉政,为民做了许多好事,任期满而离开合浦的时候,百姓不忍其离开,攀辕百里相送。明朝陈本深据守吉安时,满秩当迁,亦因部民所请,最后朝廷决定增加他的俸禄,仍让他在当地任事。

  相比之下,那些尸位素餐、碌碌无为,遇事没有主见、更亦缺乏担当的人,则为百姓所不齿。宋代有个官吏名字很好,叫郑清臣。其实他既不清也不正,而是刻薄寡恩、虐待黎民。他任槐里县令,不仅劣迹斑斑,还毫无建树,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者十之八九,民甚怨嫉。后来,他调到别的地方任职,离开时,合邑之民,遮道唾骂。郑清臣不仅毫无羞耻和愧意,还将此事上奏皇上。真宗皇帝知道后贬了他的官,而且说了一句非常在理的话:“为政在得民,民心如是,尔政可知。”史书写到这里,也不禁感叹:这就是不把老百姓放在眼里的报应。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古往今来,担当历来是考评官员的重要尺度。担当是什么?担当就是责任,就是勇气,就是奉献。为官避事,不敢担当,遇事能推则推、能躲则躲,在人格上就是懦夫,在事业上就是失败者,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就是逃兵。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面对国内外形势的严峻挑战,面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每个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官避事平生耻”的观念,强化勤勉任事,敢于担当的意识,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方能确保伟大目标如期实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