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亚洲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文明形成了覆盖广泛的世俗礼仪与制度成果,留下了不朽巨著与艺术瑰宝,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汇集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全部47个国家及希腊、埃及两个文明古国伙伴的共451件(组)文物,呈现各国文明之美,讲述各国文明故事,展示亚洲历史悠久、文化融合、多元共生的文明特征,为人们诉说着精彩过往。
唐三彩载丝骆驼 洛阳博物馆藏
骆驼运输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运输方式。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中说:“伟大的丝绸之路是唐朝通往中亚的重要商道,它沿着戈壁荒漠的边缘,穿越唐朝西北边疆地区,最后一直抵达撒马尔罕、波斯和叙利亚……这些道路之所以能够通行,完全是靠了巴克特利亚骆驼的特殊长处,这种骆驼不仅可以嗅出地下的泉水,而且还能够预告致命的沙暴。”巴克特利亚,是古希腊人对今兴都库什山以北的阿富汗东北部地区的称呼。可以说,极耐干渴、善于行走的骆驼,连通了万里丝绸之路,成为古丝绸之路的不朽象征。依靠素有“沙漠之舟”称号的骆驼移动在古丝绸之路上,汉唐成就了彪炳千秋的伟业。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无论用什么样的语言描述、赞美骆驼对丝绸之路的贡献都不过分。历代精美的骆驼造型正好证明了人们对骆驼的无言赞美,此时无声胜有声。1963年在河南省洛阳关林出土的这尊唐三彩载丝骆驼,通体主施白釉,头顶、驼峰、颈下、前肢上部,及驼尾施褐釉,呈昂首嘶鸣状,牙齿和舌头的刻画栩栩如生,四肢劲健有力,周身施淡黄、褐、绿釉,三彩饰釉华丽精美。正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东方先生所说,“唐代骆驼的塑造渗透了对现实生活的歌颂和向往,不是简单的形象再现,它们或大步行走,或引颈长啸,表现出勇敢坚韧的精神,有的凄惨悲壮,像是对险象环生的恶劣自然进行着抗争”。正是骆驼背垫彩毯,峰驮兽囊,载有水壶、食品、丝绸等物,执着跋涉于“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交流,使我国获得了“丝国”之称。
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复制品)
斯里兰卡科伦坡国家博物馆藏
2014年9月16日,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向习近平主席赠送了一份珍贵礼物,即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的拓片。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物,由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在永乐七年(1409年)第一次访问斯里兰卡(锡兰)时竖立。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外交官沈鸣曾感慨:“郑和于公元1405年至1433年间七下西洋,在海外各国曾多有布施立碑记载,但时隔600多年,就碑而言,在海外遗迹尚能幸存的,仅此一件,文物史料价值极高。此乃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中斯友好交往的实物明证,弥足珍贵。”
1911年,此碑在斯里兰卡南部港口城市加勒(Galle)的克里普斯(Cripps)路转弯口附近发现出土。碑额前后两面都刻有二龙戏珠的浮雕,两角呈圆拱形。背面无字,光滑平整。石碑正面从右至左、从上至下分别有中文、泰米尔文、波斯文三种文字,只有中文能够清晰释读,记有“谨以金银织金、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中文碑文是对佛世尊即释迦牟尼的颂扬和敬献,泰米尔碑文和波斯碑文的内容与中文碑文相似,分别是对泰米尔族、僧伽罗族都信奉的保护神毗湿奴和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的颂扬和敬献。碑文表达对三种宗教的礼敬与尊重,体现了郑和与明朝统治者在宗教上的宽容,体现了当时的中国所具有的宽广的胸怀和世界性的眼光,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上不同族群、语言和宗教共存的现象,也体现了古代中斯两国人民不远万里的友好交往。
郑和前后七次奉命率领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28年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郑和为发展中西海路交通和友好往来贡献了毕生精力,为促进明朝与亚非诸国的交往关系、确立明朝友好外交形象、加强亚非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积极效果。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均以瓷器、丝绸、金银、钢铁等换取当地的香料及其他珍奇宝货,扩大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
元青花梅瓶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元青花一改宋瓷注重釉色变化的设计理念,以绘画平涂为主,重视装饰构图。纹饰是元青花最具艺术魅力之处,分为主题纹和辅助纹。主题纹多位于瓶腹、盘心、碗壁等处,题材主要有三种:一为以整幅图画作主题,二为动物纹,三为植物纹。辅助纹主要有缠枝花纹、变形莲瓣纹、水波纹等,多绘制于口沿、颈部、底足部,用来分割主题纹饰,起辅佐和衬托作用。还有,元青花受伊斯兰建筑多层装饰的启发,更强化了多层装饰带在构图中的作用,繁密的多层装饰带使画面分割更加合理和美观。以同心环构图装饰的器物,每一同心环的纹饰大都不同,环间有一圈极细的留白,构图井然有序,呈现了极强的秩序感。
明快大气的蓝、白两色为其重要的基本色调,也是元青花的重要特征,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又是中西亚文化直接交流融合的结晶。在元朝,“国俗尚白,以白为吉”,崇尚自然,蓝色和白色被视作天空与白云。在萨满教中,蓝与白,是天与善的符号。在汉文化中,蓝白二色也被视作高雅、正直、超逸,所以青花瓷的蓝与白,也是对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传承。不过,青花瓷中的蓝色原料,更多的是来自中西亚波斯地区的“苏麻离青”,即氧化钴矿。因为“苏麻离青”含氧化铁成分高、氧化锰成分低,并含有砷,所以青花瓷多呈色浓重青翠,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
实际上,青花瓷代表着中西亚文化交流的结晶。公元13世纪,蒙古族崛起,建立了元帝国,揭开了中西交通史的重要一页。中西交通往来十分频繁。江西景德镇的瓷器,特别是青花瓷器不但在国内有广阔的市场,而且大量销往海外。到14世纪以后,中国的青花瓷就通过贸易的渠道输往西亚、东南亚、南非、欧洲等地。这件元青花梅瓶是中国江西景德镇出品,由伊朗萨非王朝阿拔斯一世从中国购买放在祖先陵墓里作为圣礼珍品保存下来的,是当时中伊之间文化与商贸交流的见证,现在属于伊朗国家博物馆馆藏。肩部绘有瑞兽,四周由缠枝莲环绕其间。腹部的纹饰为缠枝牡丹纹,栩栩如生,牡丹有富贵吉祥的美好寓意。腹下至近足部位仰莲垂珠纹装饰,层次非常分明。肩部和足部均刻有卡塔查盖(Qara-chaghay)字样,表明此青花梅瓶出自萨法维时期苏菲派主要领袖萨菲阿德丁族长的陵墓。(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工作部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