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融是最美好的相遇。孟夏时节,古都北京已然繁花似锦。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于5月15日隆重开幕。这是一幅文明交融的盛世画卷。从平行分论坛到主题沙龙,从文物联展到美食盛宴,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通过一场场文明互鉴的交流活动,让人们亲眼见证了多元文明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和谐共生,展现了中华文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精神特质。当此之时,本刊记者从盛会现场采撷文明鲜花,献给读者。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在亚洲乃至世界引起反响,更在与会专家学者、外国官员和艺术家中产生共鸣,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们由衷表达了对此次大会的真切感受。
本刊记者:参加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演讲,您有哪些体会和感触?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 范迪安
范迪安: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演讲,我深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宽广文化胸怀和深厚历史情怀。尤其是总书记提出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等要求,是我们做好文化交流工作的根本遵循。
美术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视觉印记,是记录文明进程、体现文明特色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人,我们也应站在更高的视点上来观照亚洲文明,看到亚洲文明的丰富性、多样性。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文明互鉴为目标来落实实际工作,把美的教育、美的研究和美的推广传播作为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的重要方面,向世界打开更加宽广的大门,在文明互鉴上做出中国贡献。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吴为山:在大会开幕式上,我清楚记得,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的时候,会场上掌声雷动。我和参加会议的不少亚洲国家的国家美术馆馆长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文明交流互鉴太重要了,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需要心灵的交流,需要通过对话、交流来获得。所以,总书记讲出了亚洲人民的心声,也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心声。
作为美术工作者,特别是作为国家美术馆的馆长,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并贯彻到工作实际中去,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做好展陈收藏等本职工作,通过美的传播、美的交流以及美的创造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因为美术作品可以表现一个时代艺术家的情感,更可以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将充分利用好中国美术馆这个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国际交流、艺术品修复等活动,向国内外展示新时代中国艺术家们的情感、对美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反映我们国家、民族的文明程度,力争在推动亚洲乃至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刊记者:这次大会从内容到形式是如何实现对话意愿的?这其中蕴含了中华文明怎样的精神理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 许利平
许利平:本届大会由开幕式、6个平行分论坛、亚洲文化嘉年华、亚洲文明周活动四部分组成,来自世界五大洲2000多名代表参加,在具体安排上就已充分展现了亚洲文明的多样性、包容性,也融入了中华文明中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价值理念。对话体现了平等交流。比如,展览专门设置了一个中间展台,供各个国家做互动展示。开展的时候是瑜伽表演并与观众进行互动,来自印度的瑜伽文化通过这种现场展示,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得到了很好传播。
范迪安:以往的文化交流中,我们比较注重书画艺术、雕塑艺术等,这次侧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这是不多见的。此次展览把亚洲非遗艺术和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注重文化遗产的活化和创新性发展,尤其凸显了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我们独特的生活理想和生活方式。同时,我们在策展中与亚洲一大批工艺美术师、遗产传承人进行了交流,并把他们请到中国来,一起参加这样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的盛会,特别是通过我们的生活体现文明特色,本身就是中国推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实际贡献,彰显着中华文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精神特质。
本刊记者:作为参会的国家代表,您在展示自己国家文明方面有哪些收获?您对中国文明和中国文化有什么样的理解?
尼泊尔驻华大使 利拉·马尼·鲍德尔
利拉·马尼·鲍德尔:尼泊尔和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悠久的文化、政治、经济、宗教、社会和民间关系。中国和尼泊尔的文化交流有不少里程碑式的事件,比如著名的尼泊尔艺术家、建筑大师阿尼哥就是其中之一。12世纪初期,在忽必烈的邀请下,阿尼哥带领一些工匠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中国,首先来到拉萨,在那里建造了大金塔。随后,他们前往北京,建造了许多杰出的建筑,包括当时北京最大的建筑白塔。
历史上的文化交流活动,早就将两国人民联系在一起。此次参加会议,我重点介绍了尼泊尔的古文明以及我们与中国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活动,邀请人们前往尼泊尔体验丰富的文化。
印度尼西亚艺术家代表 迪迪克·尼尼·索沃克
迪迪克·尼尼·索沃克:中国文化对于亚洲文明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在一千多年前的记录中,中国古代已与东南亚和中东开始了正式的文化交流。这种联系和交往催生了多元灿烂的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渗透将我们的心灵彼此相连。在各类文艺作品中,均能找到对方的影子。比如中国唐代薛仁贵的故事被翻译成爪哇语,我们用皮影戏的方式表演,用印尼传统乐器甘美兰进行伴奏,在印尼非常受欢迎,很早就流行。此次展出的一套皮影木偶作于20世纪50年代,是华裔印尼工匠制作的,如今这位工匠已经去世,他制作的皮影仅存这一套了。
参加大会,我真切感受到,交流和互动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各类文化遗产,如舞蹈、音乐、纺织、建筑、手工艺和烹饪等,无一不体现着文化交流的丰富成果。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应以无比坚定的意志和决心,努力保护我们辉煌的文化成就不受损害,应携手共进,推动文明的发展进步。
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
习近平总书记精彩论述
1.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2.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努力把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3.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4.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
5.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6.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7.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